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朝为君妇

正文 雨后观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十七这日两人从赌气中清明了些,都想着说说话,几次欲张口又慌忙闭上嘴,袁熙是害怕听到不想听见的话,水柔是怕扰了这几日的心境,昨日冯大叔都说对袁熙来说是难逢的大喜,若是拿出那诗笺来问他,岂不是惹得谁都不痛快?

    袁熙坐在屋中无事可做,水柔拿出针线低头缝着袜子,好似全身心都在眼前的活计中,只是手里的针慢了很多,缝一下忘一下,过一会儿发现错了拆开再缝,袁熙在屋里转了几圈,就想往外走,水柔头也不抬得说:“又往哪儿去?又去院外呆坐着吹风吗?昨日阳光好,今日这天阴沉沉的,再坐石头上呆两个时辰,非着凉不可。”

    袁熙的手停在门上,她语气淡淡得絮叨,在袁熙听来却如天籁一般,她还是关心我的,怕我着凉,没有抬头就知道我要出门,眼里还是有我的。

    袁熙想着冲到她面前抢过她手里的袜子扔到床上,抓着她手往外就走,水柔不依说到:“这眼看就下雨了。”

    袁熙回头看着她说:“原来说好带你出去的,今日非去不可,不怕大叔大娘见了笑话,我就扛着你出去。”

    水柔知道他的性子,只好无奈随他往外走,出了屋门望了望天,黑云已压下来,嘟囔道:“要不和冯大娘借把伞吧?”

    袁熙却没听见她的话,也没看天色,心里窃喜着,想起那次母亲惹怒了她,也是硬扛回来的,早知道这招管用,还用昨日坐在石头上吹风吗?夜里也如法炮制,过一阵子,她有了自己的孩子,还能走得了吗?

    两人离院门远了些,袁熙才慢下脚步,紧攥着水柔的手也松了些,侧脸朝水柔傻笑,笑里又有几分得意,水柔假装没看见,板着脸问:“我们去哪里?”

    袁熙笑笑:“听说今夜街市上有灯谜大会,为明日上金榜的贡士们应景取乐,这会儿应该都挂出来了,我们先睹为快。”

    水柔心里小小的雀跃着,母亲在世的几年,每年元宵节父亲都要带着母亲和她去县府逛灯会猜灯谜,她坐在父亲肩上,挑自己喜欢的灯笼上的灯谜来猜,头一个猜中的人就能得那盏灯笼,碰上难的她就大声念出来,父母亲却总是笑着等她去想,从来不会告诉她答案。

    总有人抢在她前面猜出来,提了灯笼走,她从来都没有得着最喜欢的灯笼,回去的路上父亲总告诉她:“能得着喜欢的就好,不用非要最喜欢的。”

    她似懂非懂,提着灯笼心中总有淡淡的惆怅,母亲就指着那灯笼微笑说:“做灯之人花了心思想好,又花了功夫做好,费心写上灯谜,你只是取巧猜中,就能拿回家去,在床头挂上一年,睡后不用怕黑,灯光也不会刺着眼睛,醒来后入眼就是这灯笼的别致,应该高兴才是。”

  +激情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  她想着母亲的话就笑了,父母亲总是教她与世无争知足常乐,这会儿想起方才明白。袁熙看水柔绽开两日未见的笑颜,心下一喜,拉着她手快步往街市而来。

    来到街市上黑云压得更低,已经有些起风,两边店铺伙计都忙着往回收挂出的灯笼,袁熙跑到近前对一位伙计说:“别忙着收呀,让我们先睹为快。”

    那伙计看看他又看看水柔笑说:“这位仁兄佳人在侧,就失了心了,也不抬头看看,雨马上就来,不收回去都淋湿了,白忙一场。”

    袁熙抬头看看天笑说:“还真是没注意,那夜里这灯会还能有吗?”

    伙计摇头:“就看老天了,雨停了自然还能有。”

    袁熙本想央求伙计去他们店里避雨,可他刚刚那么看水柔一眼,去了他们店里,他还不看起来没完了?原地四处张望一番,不远处就是城隍庙,这时雨点已落下来,情急之下抱起水柔就跑,跑到庙门下站定,再看外面雨水已密集成帘。

    他喘着气放下水柔说:“幸亏跑得快,春日里竟有如此大雨。”

    水柔嗔他一眼,还好这庙门内就他们两个,要有别人在,这么大个人被抱进来,岂不臊得慌吗?想着也没说什么,转身向门里看去,正对上大殿两侧的楹联,上书: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阔处行。

    父母的那些教诲,此时才彻底融汇贯通,心下就澄明起来,袁熙也顺着水柔的目光看着楹联,连续两日烦躁的心情也平复下来,双手抚上水柔肩头在她耳边问:“柔儿冷吗?”

    说着也不等水柔回答,脱下外袍披在她肩头,从前面裹住她往怀里一带,水柔意外得没有躲,反而往他怀里靠了靠:“子昭岂不闻”

    袁熙接口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也有茅塞顿开之感。”

    两人就相视一笑,袁熙紧抱住水柔半天才问:“柔儿可喜欢看灯?”

    水柔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喃喃说:“我更喜欢猜灯谜。”

    袁熙轻抚她头发:“柔儿既喜欢,等雨停了,我们进庙中施香油钱,谢谢城隍老爷给我们避雨之所,找茶楼吃过饭就去看灯。”

    春雨初歇,袁熙和水柔进了大殿,殿里守着的小道士不住朝他们笑,袁熙被他笑得不自在,就问:“道兄可认识我?怎么笑起来收不住。”

    小道士双手抱子午诀道:“福生无量天尊,刚刚隔着雨看二位施主,以为是不端之人,不曾想雨后会进大殿拜城隍老爷,原来是善男信女,只是没注意身后避雨之人,都没敢进这庙门,而是冒雨离去。”

    水柔被他一番话羞袖了脸,袁熙假装不懂,忙拿出二两香油钱放在供桌上,两人拜了城隍老爷要走时,小道士道了声留步说:“正巧斋饭好了,二位施主既有缘,请后院用饭再走不迟。”

    两人道了声叨扰,坐在后院石桌上用饭,石桌旁两株桃花开得正艳,水柔笑着赞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袁熙却呆看着她的笑颜,想起新婚那夜一对花烛映照下的水柔,眸如泫露面如桃花,脱口说道:“水比云柔,人比花娇。”

    水柔嗔视着他:“在城隍老爷面前,休要胡说。”

    袁熙嘿嘿笑道:“我这是面对佳人情难自禁,城隍老爷不会怪罪的。”

    小道士在旁扑哧一笑,水柔羞难自抑,起身抬脚就往外走,袁熙冲小道士做个鬼脸快步追上:“柔儿吃饱了没?”

    水柔袖着脸点点头,袁熙牵起她手往灯市而去,两人一时忘了心中的别扭,孩子一般好奇着盼着天黑,抬头时雨后晴空中架起一道彩虹,两人又盼着天一直亮着,站住笑看着彩虹慢慢散去。

    街市两边灯光盏盏亮起,此时来的人尚少,两人先到的是一处字画店,袁熙念着谜面,水柔笑着猜:

    袁熙说,半部春秋,打一字,水柔答,秦;

    袁熙说,画中佳人寻不见,还是字,水柔答,畦;

    袁熙说,湖光水色月当空,水柔答,古;

    袁熙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水柔答,夭。

    挨着的是一间茶楼,只挂着两盏灯:

    袁熙说,仲尼日月,打一人名,水柔答,孔明;

    袁熙说,落花满地不惊心,还是人名,水柔答,谢安。

    走过茶楼是一处药铺,灯谜都是药名:

    袁熙说,五月既望,水柔答,半夏;

    袁熙说,三九时节,水柔答,天冬;

    袁熙说,今日秋尽,水柔答,明天冬。

    话音一落两人就笑,水柔扯扯袁熙袖子:“药名知道的少”

    袁熙一乐:“那就再往前。”

    往前的地方门两旁墙上挂满了灯笼,细看原来是灯笼铺,灯的样子极多,上面灯谜也五花八门,袁熙挨个念着让水柔猜:

    “此花自古无人栽,没到隆冬他会开.无根无叶真奇怪,春风一吹回天外。”

    水柔说:“雪花。”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

    水柔想想:“风。”

    “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水柔一笑:“针。”

    “自小生在富贵家,时常出入享荣华.万岁也曾传圣旨,代代儿孙做探花。”

    水柔停了停,袁熙回头看着她,她也看着袁熙轻笑着:“子昭,这条灯谜真是应景,明日一早等你的喜报。”

    袁熙双眸中绽开温存的笑意,这时观灯者渐渐多起来,花灯间穿梭着如织的人流,袁熙手扶在水柔腰间护着她,生怕她被行人冲撞。

    走着走着水柔不动了,袁熙顺着她目光看去,盯着一只精巧的六角花灯在看,花灯六面分了上下共十二格,每格画着一枝不同的花,画工极好,花旁是相应的一行字,字也隽永:

    一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袖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袁熙在水柔耳边问:“柔儿可是喜欢这盏灯吗?”

    水柔兴奋得点着头,双眸中的期待犹如小孩子看见蜜糖般,袁熙心中生怜,脸上笑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柔儿既喜欢,我抢也要给你抢过来。”

    水柔笑道:“这观花灯猜灯谜是雅致之事,你可别鲁莽,能得就得,不得就认命,你忘了今日大殿上的楹联了?”

    袁熙点头答应着,灯下已聚了很多人,只是灯上没有谜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路的两边已难以通行。才施施然来了一位男子,登上高处举起灯高声说到:“出一灯谜凑趣,头一个猜中者提灯回家。”

    众人翘首等着,他慢慢说到:“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玉肤。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

    这谜面极为香艳,众人哄笑起来,袁熙低头琢磨,男子清清嗓子一本正经道:“来的都是雅士,休要想歪了,谜底打四位古人名,要一气说出方可作准,各位请了”

    灯下围着的大多是今科贡士,都低头沉吟,有一位许是读书时常常吟哦出声,一句一句念叨着琢磨,袁熙在众人哄笑之时就取巧从最后一句想着,已想了两个,听身边这位念到第二个,马上大声喊道:“可是贾岛、李白、罗隐、潘阆四位先贤吗?”

    男子笑道:“这位兄台不耽于谜面中的香艳,所以快了一步,这灯是你的了。”

    袁熙喜孜孜接了灯递到水柔手里,水柔冲他嫣然甜笑,他一时得意就冲身旁那位书生抱拳说:“多谢兄台赐教,这想着就念出声真是好习惯。”

    那位书生恨恨看着他,水柔此时方明白这灯真是他抢来的,笑着拉他走,书生看见水柔时不由缓和了恼恨,转身往别处去了。

    两个人尽兴方归,水柔一路提着那灯笼转着端详着不住得笑,没想到竟能得着最喜欢的灯,想着身旁那得灯的人,不由凑到他脸上叭的就是一口,那个人抚着脸呆立看着她,水柔心下一动,身子已腾空被他背起来,小跑着往冯家院子而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