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升官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又有动作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更新时间:2013-04-07

    汪正在告状的时候,李&#25991吉也没有停着,常委会上的消息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他的耳朵当中。

    白庆县的情况来看,被动挨打是不行的,这也不是李&#25991吉的习惯,故而一开始李&#25991吉就想着让这场战斗燃烧起来,如果时时都是自己这边挨打,那到头来即便是躲过去一场又一场的劫难,到头来能不能得到胜利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且李&#25991吉可不是什么善良的人,既然已经重生回来,那上辈子发生的事情当然是被能够再次显现出来。

    挑起白庆县的矛盾,尽量的孤立汪正显然只是李&#25991吉的 第 023 章 出来。

    &#25991章的题目不需要很大,但是&#25991章必须要吸引人,让人能够重视,而且是得到大人物的重视。

    所以一开始李&#25991吉就没有想过用简单的东西吸引人。

    李&#25991吉的立题为改革开放,事在人为。

    改革开放是一个无限的课题,不过对于高山省来说,这课题比较沉重。

    不管这边如何的发展,或者这边如何的突破,最为根本上的东西还是思想,这份思想当中的问题却容不得去思维,思想不去转变,那一切都是空白的,至少没有人能够到这个时候能够去改变。

    李&#25991吉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破现有隔阂,打破现在的局面,为高山省留下一条后路。

    在后世,高山省一直都不能够发展起来,一直都是全国最为落后的地方,即便是李&#25991吉功成名就之后,那份刺痛也一直持续着。

    既然这个时候能够选择,能够改变,那李&#25991吉就不会在这个时候退缩,能够贡献即可。

    当然光是说说改革开放,显然不能够说明什么,在这个时代当中,改革开放的&#25991章实在是太多,李&#25991吉需要下点猛药。

    他落地的目标就是以特色经济为题。

    高山省的自然条件在这边,想要去改变不要说不可能,至少是不容易的,但是不要说高山省就没有机会,这样的自然条件可是实在难得,利用好了也是条件。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才算是最为关键的地方,如此不能够吸引大人物的话,那李&#25991吉也算是白重生了。

    高山省是落后,甚至可以说让人绝望,不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未来能够登顶的大人物,必然有着自己的想法。

    李&#25991吉先是站在全国的高度把高山省讽刺得一无是处。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高山省确实一无是处。地处西南边陲,人多地少,高山峻岭,思想僵化。资源得不到开发,百姓靠天吃饭。如此一个地方有什么用处。

    如果是一般人,李&#25991吉还真不敢这么写,这不是骂人吗,哪个当权能够承受得了?

    不过现在面对的不是一般人,高山省的省委书记陈无双不要说举世无双,但是能够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部级干部,绝对不能够用一般人的思维去理解他。

    当然算起来李&#25991吉也是在打赌,不管未来的见识多广,但是那都是未来,不是现在,这个时候如果真的出现意外,那李&#25991吉当然是死无葬身之地,而李家也跟着倒霉。

    除了骂以外,李&#25991吉当然还有一些手段,在&#25991章中他开始慢慢把高山省的一些劣势一一叙述出来,劣势不可能一直都是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变成优势。

    高山省山多,那资源定然不少,虽然不好开发,不过没有人会浪费,这绝对是好出路之一。

    另外高山省山大,高山峻岭当中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野生高贵的兰花、多年生天麻、多年生灵芝、各种茶叶、全国最好的烟草等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如果开发出来当然少不得大发展。

    最后高山做为革命老区,这红色主题当然是永远标签,好好利用,能够给高山省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高山省想要突破,最终还是靠旅游,不过这个时候的国内旅游还没有能够开发出来,条件不允许,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展望一下还是可以的。

    光是这样大谈特谈,可能引起轰动,但是绝对得不到重视,李&#25991吉的想法可不是简单的起哄。

    引起大人物的注意为得是 第 023 章 转向实际的状态,从双溪镇入手,深入浅出,然后衍生到白庆县,然后折射整个北原地区,最后给高山省下个结论。

    李&#25991吉不紧不慢,慢慢写下来,前后写了一万字。

    最后慢慢的修改,最终留下了八千字。

    写完这一切之后,李&#25991吉把&#25991章抄写成两份,一份给父亲和爷爷送过去,另外一份直接以父亲的名字寄给省日报。

    李&#25991吉只是一个小小的派出所副所长,基本上都不能够干什么,用名字发出去也没有人理会。

    毕竟&#25991章当中的内容太过于惊世骇俗,小家伙还没有这个支撑点。

    李炳成就不同了,副县长,看似职位不高,却也是一个不小的官吏了,说话也能够让人信服。

    现在是李炳成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够得到陈无双的注意,那李炳成未来不愁没有发展空间,一切都是为了老子,李&#25991吉当然得努力。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李永兴老爷子的老战友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也是省日报社社长,李炳成以前拜访过,李炳成三个字不要说能够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日报社这边看见这名字,倒也不会太为难。

    这事情是瞒着李永兴和李炳成做的,故而这个时候不管如何,通知一下子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是李&#25991吉抄送给两人的原因。

    李&#25991吉把&#25991章送出去之后,并没有在意,反而是投入到先前的计划当中。

    安排李&#25991秀和万鹏到省城和地区的事情。

    李&#25991秀和万鹏都是没有出过远门的人,这第一次出门,即便是有李&#25991吉的指引,时不时的出现点问题也是绝对有可能的,故而李&#25991吉不得不时时刻刻的指导一番。

    三天两头通个电话,了解一下两人的情况外,也实实在在的了解一下真正的情况,然后根据经验安排一下两人的工作,虽然没有在那边,不过李&#25991吉却能够把情况给完全的掌控住,到市场,到饭馆,到工厂,成果不一定大,不过却实实在在的有了一点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下来总会有成果的。

    这天阳光灿烂,大地刚刚被雨水洗刷过,万物似乎都露出一份精神。

    即便是快冬天,但是整个白庆县却一片的欢快。

    李炳成从外地引入杂交水稻,为了能够让人民相信,李炳成自己像银行贷款两万元,全部买了杂交水稻的种子,然后全部以赊账的形式交给百姓。

    来年丰收,百姓只需要把种子钱还上,如果不丰收,那就找李炳成赔偿。

    百姓都是最为淳朴的人,既然李&#25991吉能够付出,那他们有什么不敢干,除去少部分人外,大部分人选择全部或者部分的种植杂交水稻。

    本身上刚刚从分得土地喜悦中清醒过来的百姓,再次的陷入到对幸福美满憧憬当中。

    高山省的人多地少的缘故,即便是分得了土地,百姓那点点地还是不能够养活自己,现在有了杂交水稻显然又多了一份希望。

    十月,阳光高照,李&#25991秀在李&#25991吉的指导下,在玉河乡开起了第一家的商店。

    在地区和省城,这个体商店是遍地都是,虽然白庆县环境不是那般好,不过这商店显然还是需要的。

    而且李&#25991吉为了未来的发展,得有点根据地,所以李&#25991秀的商店最先被开起来,当然这个时候主要不是卖东西,而是收东西。这个时候卖东西可不是那般容易的,毕竟货源问题很难解决。

    “该死,李&#25991吉给我出来。”李炳成的声音永远都是这般的刺耳。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