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凿西域

正文 第四十三章:细雨霏霏滴醒帷中人,芙蓉嫩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细雨霏霏滴醒帷中人,芙蓉嫩脸,杨柳新眉

    副题:挟异术廷惊众心

    御驾赶回京城,恰到城门上钥时间。.雨势稍歇,没有了先时的急骤。皇帝缓缓入城,让东方朔下车自便,自己径回未央宫。宫尉、宫监早早候在宫外接着,宫中却没料到皇帝此时归来,少不得忙乱拾掇。皇帝莫名地郁闷起来,想去梅蓉馆,怕天晚惊扰子夫,惟眼望殿外怅立。黄贵手捧玉册,请皇帝钦点,禀奏说:“中宫今天开始清遣宫娥,卫子夫在列。”皇帝心中惊懔,缩回了伸向“李美人册”的手,急问:“子夫已经出宫了?”“上千人呢,皇上,都集中在椒房殿,女官逐次审核登记,给发盘缠。”黄贵观察着皇帝脸色,陪着小心说,“卫美人要轮到明天了。”皇帝暗自释然,无心再去李美人处。

    从京城到甘泉,再回京城,连续四天的往返奔波,并没有让年轻皇帝感到疲倦。殿外敲了二更,皇帝仍然毫无睡意,坐到御几前,拿起奏章,披览了一会儿,所奏无非是“吾皇圣德,天降甘霖,万民鼓舞,国祚昌达”之类,觉得没有什么重要事件,打了个长长哈欠,困意涌起,待要起身,看到最后折本竟是会稽郡急奏: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无端*潢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受兵,告急于上,谨奏圣裁。后附东瓯的告急求救章。

    皇帝才刚的恹恹欲睡霎时弥消,心绪又复昂扬,便问候在身边的韩嫣:“嫣,此折何时奏?”韩嫣这两天难得趁皇帝不在宫中,自是整天逍遥,只因今晚该他值勤,才不得不回殿,凑巧赶上皇帝赶回,但奏章之事他何以晓得?便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急得脸上淌出了汗。好在皇帝已然陷入沉思,没再深问。“嫣,换上雨具,我们出去走走散散。”闷了半晌,皇帝透了口长气,吩咐说。“诺!”韩嫣像遇了救星也似飞般而去,又飞般而来,张罗皇帝穿戴整齐,紧随皇帝身后走去殿外。

    “呀,东方先生执殿。”皇帝出门看见东方朔披着件蓑衣执戟挺立檐下,俨然似个守田草人,心中一乐,招呼说。“皇上这般晚了,何出?”东方朔横戟拦住皇帝,不客气地问。“哎,朕有要事,去商蚡太尉。”皇帝轻轻挡开戟柄。“皇帝金体岂可惹风雨?此等事,交由臣去办理即可。皇上请回。”东方朔双目炯炯,固执地把戟横了横。“闽越犯东瓯,东瓯求我汉往援,先生代朕问计于太尉:援兵发也不发?”看着东方朔转身跑去,皇帝不由“哧”地笑出了声,“召协律都尉来,我们共去李美人处!”

    “诺!”韩嫣虽口头上轻松应承着,内中已是心胆倒悬,欲言又止。好在皇帝只是注目东方朔在晦雨灯光中远去的影子,没有注意到韩嫣的表情变化。“算了,别打扰延年了,这般晚了,他今晚又不执勤,走吧!”支走了东方朔,皇帝改了主意,抬步下阶。韩嫣抚平紧张情悰,心胆归脏,忙撑伞随在皇帝身后。

    细雨霏霏,声舞伞盖;斜风缕缕,凉透肌骨。皇帝觉得更其清醒,越走越远,信步走过梅蓉馆,见大门紧闭,便又往前走。走不多远,便是李美人住处,仍是一片静寂。

    “皇上,咱们回殿吧,想东方先生已从蚡侯那儿回了,见了皇上少不得又是一番劝谏。”韩嫣在旁惴惴地说。皇帝略略犹豫,仍是脚不停地往前走。王美人宅竟是大门洞开,灯火通明。皇帝不待宫人跪迎,径自进院,身后响着宫人忙不迭的通报声:圣上驾到!但见内宅昏暗的灯光里,有两个慌乱的人影投在窗棂上。“谁在?”皇帝疑心陡生,问。“协……协律都尉。”宫人在后战战地回答。皇帝从鼻腔里哼了声,甩袖离去。

    再过梅蓉馆,门已开启,也掌了灯,光晕里分明立着卫子夫!子夫远远看到皇帝过来,早已盈盈拜在雨地里,待皇帝走近,轻启樱唇,掉啭莺喉娇媚叩称:“奴家见过圣上!”皇帝急走两步,扶起子夫,见她玉容惨淡,不胜孱弱,心底顿生无限怜爱:“子夫,恁晚恁凉,惊扰了!”轻携子夫玉荑,柔声说,“朕此间太忙,让你受苦了。”皇帝的抚慰触动子夫衷肠,近一年来所受的孤寂、欺侮、煎熬,却又不知从何言起,惟投在皇帝怀中嘤嘤啜泣!温存地抚摸着怀中的妩媚,与子夫相遇、相识到相爱的情景,脑中电闪而过,皇帝蓦地想起子夫要出宫的事,便问:“子夫出宫是不是受了皇后逼迫?”子夫只是啼哭,半晌方说:“是奴家自愿。”“这个悍妇!有朕在,绝不容你出梅蓉馆,往后看谁还敢欺负我的子夫!”皇帝温言安抚,临出梅蓉馆,又执手叮咛,“朕还有要务得赶回去处理,明早,至晚午后就来。”

    回到殿前果见东方朔大模大样地立在殿门前,皇帝不待他言语抢先问:“东方先生求计若何?”“圣上宸体不宜过劳,国事容臣早朝再禀。”东方朔又劝,“请圣上入寝,天将明也。”“也也也,进殿吧,我们议议。”皇帝学着东方朔的口吻说。帝臣刚刚落座,黄贵进殿急禀:“王美人暴疾亡逝。”皇帝眉头微皱了皱,问:“协律都尉李延年呢?”黄贵不知圣意问为何,呆了呆,惶恐地说:“小的不知。”皇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丧葬事宜按例由大行令全权处理。去吧!”

    黄贵退出,众大臣便陆续进殿,不知不觉间已是早朝时间了。“众爱卿:花喀赤祈雨抗旱,功在首等,敕封中大夫,秩六百石,随朝参赞。”年尚不足二十岁的少年皇帝持重老成,先封赏了西蛮梵,方转入东瓯急折求救事,“废吴太子刘驹为报父仇,挑唆闽越王郢发兵攻东瓯,老东瓯王复贞麾师迎敌,不幸马失前蹄,阵殁海涂,东瓯被困月余,粮食将尽,新君望遣使告急我朝。诸位臣工以为救也不救?”见众臣俱各噤声,转对东方朔说,“东方先生可先谈谈老太尉蚡侯意。”

    “诺!”东方朔出班躬身说,“太尉意:闽越与东瓯同为越王勾践后裔,但常年争纷不断,此次内讧实属平常,不值不惊小怪;且越人向来反复无常,自秦时就已弃而不使属中华,不值劳师往救。”“臣赞成。”韩安国出班说,“天下赖宗庙之灵,陛下德泽,幸得甘霖,民困稍解,但民生未全复,不宜再见兵革。”“臣反对。秦时弃置不管,是力不能够,德不能覆,况且,秦最后连首都咸阳都放弃了,当然无暇顾及他国了。”皇帝正在思考如何落实昨晚答应的留子夫免谴的承诺,听王恢出语不俗,赶忙收神,听他继续说,“我汉建基,仁抚四海,东瓯小国穷急来求,圣上不救,他们还能到哪里去求助,我朝将来又凭什么成为万国首?”“盛京距离东瓯近四千里,我朝就是即刻发兵,等到了东瓯弹丸地,其早被闽越人收拾干净了,虚糜兵力。”韩安国所言确是个现实问题,皇帝暗地里点点头,又想起子夫事,提笔写了个便笺:制诏中宫,卫子夫年轻德馨,有五容美,谕留掖廷。写毕,指示黄贵持往,又悄声叮嘱:“慰谕子夫,朕午后即去看她。”皇帝处理好卫子夫这件挂心事,转头见殿下大臣已然乱成了一锅粥:有主张出兵救助的,有反对用兵的,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莫衷一是。

    皇帝摆摆手:“西梵大夫在看笑话吗,为何不置一喙?”“阿弥陀佛!”花喀赤单掌立胸唪了声佛,“微臣不敢。微臣以为此事好解决:越人内讧发轫于废太子,待某前去,了此孽因,战事自可平息。”“东方先生意下若何?”皇帝见东方朔传达完田太尉意见后,也是耸拉着脑袋不置声,便问,“先生霜打了的茄子也似,是昨晚没休息好吗?”

    “启奏陛下:容臣斗胆借问花大夫,究有何术可抵闽越?”东方朔知道花喀赤挟有异术,故有是问,想探个究竟。

    花喀赤见皇帝向自己扬了扬下颏,便说:“请陛下为臣备盆水来。”他命宫监将水盆置于殿中央,不再多言,在众人狐疑的目光中围着水盆疾步飞跑。就见他胖大身躯越转越瘦越转越小,霎时变得如御案上笔筒般大小,没待殿内众臣有所反应,小人飞身跃盆入水,扬声说:“臣去也!”便不见了踪影,众臣俱大惊失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