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儒道纵横

正文 第三章 童生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哎呀,沐公子?”略带夸张的叫声。

    虽然心里对这些人虚伪的嘴脸有些嫌恶,但既然人家招呼上了,也不好不理。

    沐言不咸不淡的微微拱手:“赵公子!”

    “沐公子在这儿难道也是要参加今次的童生考试?”赵鲜嘴角挂着玩味的笑意,在沐言生病之前,虽说赵鲜同沐言的才名在培元县境内齐名;但多数人都高看沐言一头,这让赵鲜很不爽,心中暗自决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翻。

    沐言点了点头:“自然!”

    “沐公子,沐兄弟!你大病初愈,这又是何苦呢?”赵鲜嬉笑着,伸手环指着赶考的众人道:“难道你是带着抱病之躯为大家陪考吗?就不劳你大驾,你还是回家安心养病去吧,要是你在考场里发起疯来,那可如何是好啊?”

    “童生尽处是孙山,我们沐公子恐怕是名在孙山外吧,哈哈哈”沐言几个曾经的同窗为了巴结赵鲜,也开始贬低他。

    顿时,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你胡说什么,我家少爷今天定能考中童生,倒是你们,说不定便要名落孙山!”老马见沐言受辱,气急败坏的叫了起来。

    “马叔,无妨!”沐言二世为人,自然不会受赵鲜的刺激,微微一笑道:“跳梁小丑而已,马叔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鲜哥……!”一声脆如黄鹂的叫声,柳飘飘含情脉脉的望着赵鲜,慢慢的走了过来,她的身后,是一双大眼恨恨盯着沐言的柳chūn元。

    “哎呀,这不是我们培元县第一大美女柳飘飘小姐吗?”

    “赵公子同柳小姐,真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啊!”

    赵鲜得意洋洋的看了看沐言,亲热的握着柳飘飘的手:“飘飘,你怎么来了?”

    “我们父女来呢,第一当然是来预祝赵公子你旗开得胜,考取童生;”柳chūn元一脸谄笑,粗声粗气的说。

    “二来呢,却是一个不知好歹的狗东西,纠缠着我们家飘飘不放!”柳chūn元嘿嘿冷笑着望着沐言:“稍后我们便要上报到县衙,请县太爷解除飘飘的婚约!”

    沐言与柳飘飘的婚约,在培元县曾经也是一段佳话,几乎无人不知。

    “沐言,这就是你不对了!你现在就是一坨牛屎,不能老想着飘飘这样的鲜花呀!”沐言曾经的同窗一副打抱不平的模样。

    “算了,当初是我瞎了眼,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迷惑,答应了和他的婚约!”柳飘飘双目微红,显得楚楚可怜:“在飘飘的心里,赵大哥才是我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可有些人却偏偏不肯放手,想要用这婚约讹我们家的银子!还说不给他银子,他就是死也不将婚约交出来,让我不能同鲜哥在一起!”

    此言一出,沐言发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大家看他的眼光先前若说是讥讽,现在却变成了**裸的憎恶。

    “你,你,你不要血口喷人……”老马气的浑身直颤,指着柳飘飘的鼻子说不出话来。

    赵鲜双眉倒竖,狠狠的盯着沐言冷冷说道:“想不道你不但疯了,还疯的如此彻底!”

    沐言目光渐冷,他盯着柳飘飘怒道:“是非曲直,人在做,圣人们在天上看着!我沐言可以向大家保证,今天下午童生考试结束,无论结果如何,我沐言一定会当众休了你!”

    “你敢!”柳chūn元大怒,当众修妻,对女方可是极大的侮辱,虽然柳飘飘和沐言并未正式成亲,但也极伤颜面。

    如果能私下解决,对双方都好;但要是柳家闹上县衙,要求解除婚约,对沐言的名声的损害也是极大的。

    “你们不仁,便不能怪我不义!本来想着等我中了童生,自然会去你家退婚,这样好拿回属于我爹所赠之聘礼,没想到你们居然处处抹黑于我,就别怪我不客气!”沐言说完,一转头便大踏步踏向考场。

    守卫看了看考牌和&#25991书,验明正身之后,进了考场。

    过程简单的近乎敷衍,甚至连所带的书箱都没有检查;但沐言知道,无论是考童生,秀才还是举人,都会有当代圣人坐镇在京城的圣院之内,俯查天下,想要靠作弊蒙混过关,几乎是妄想!一旦发现,必然会被毁去才根,终身不得再考。

    考场之内的大院里,数百考生们站的整整齐齐,在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小型的圣庙。

    圣庙之中,最zhōng yāng矗立着一尊孔子雕像,两旁则是孟子荀子曾子等亚圣雕像,还有数十位半圣的牌位。

    从圣庙之中散发这一种无形的力量,极其柔和;但又蕴含着让人心悸的威能,就像是大海一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翻江倒海,变幻莫测。

    待到考生们完全进场,一众官员在培元县令的带领之下,鱼贯而入,在考生之前站成一排,这些便是童生试的监考官,他们不但负责考场的秩序,更负责批阅试卷。

    “一拜孔夫子!”

    随着一声高喊,在县令的带领之下,数百人对着圣庙开始进行祭拜,气氛庄严而肃穆。

    由于需要祭拜的前贤甚众,整个祭拜的过程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才完成。

    随后,县令大人一声令下,洪武七十三年秋的童生试正是开始。

    整个考场呈三重院落状,背靠背密密麻麻的的布满了一个个单独的小隔间,考生便在这些隔间之中进行考试。

    这些隔间便是考室,各个考室之间完全隔绝,这让考生们没有交头接耳,从而舞弊的可能。

    每个考生的考牌之上有一个号码,沐言根据号码轻易的便找到了自己所在的考室。

    整个考室大约三米见放,一张书桌,一张方凳,一个便桶便是其中的全部。

    进了考室之后,试题做完之前,除非是发生急病,否则考生不得踏出考室一步,否则答题无论有没有完成都算是考试结束。

    深深的吸了口气,沐言在书桌前的方凳之上坐了下来,深深的吸了口气,让自己的内心稍稍的平静了一些,这才打开书箱,从中将笔墨纸砚拿了出来。

    从自带的水壶之中倒了些清水在砚台之中,沐言便开始磨墨。

    手中的方墨已经只剩下了一点墨尾,原本想去新买一块,但老马足足凑了三天依旧没能凑足银子,也只能作罢。

    稍稍磨了几下,沐言便停了下来,那块方墨也只剩下了半截指头大小。

    应该够了吧!沐远苦笑了一下,心里想到。

    “噹,噹,噹”,梆子声显得沉闷而厚重。

    “巳时一刻,洪武七十三年秋,童生试县试正式开始,发放试题!”

    这声音厚重庄严,不知从哪里传来,但落在沐言的耳朵里,却似有人在自己的耳边说出来的一般无二。

    一位兵卒推着试卷,在一位监考官员的带领下,慢慢的为考生们分发考卷。

    “谢谢!”沐言双手接过,鞠躬道谢。

    那官员点头示意,便向下一个考室而去。

    考卷分为七张,用上好的宣纸印制而成,宣纸柔韧洁白,而且极其吸墨,最适合毛笔书写。

    沐言用镇纸将考卷放在一旁,从书箱之中取出一张白纸来,这才仔细的打量起试题来。

    试卷为三类,第一部分五张试卷,考校的是明经默意,即是对一些先贤的&#25991章进行解读,对一些故意空缺的经典&#25991章进行补充,类似于填空题和解答题,但答案都是固定的。

    第二部分则是论断题,试卷上列出了一个题目,需要考生发挥自己的自己的创意,最好的创意便能得甲,稍逊者得乙等,以此类推。

    第三部分,则是诗赋,不过这诗却是要求五言诗,针对民生。

    第一部分的明经默意,对于一般的学子来说只要下了苦功背诵,就等于送分题一般!对脑海之中有百度系统的沐言来说,便更是如此!

    ;</dd>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