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22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7-0621:06:54

    第四十七章左良玉兵变和弘光王朝的覆灭

    当时间进入南明的时候,无论是国本之争,还是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战争仍旧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南明王朝中上演,这种激烈程度、血腥程度、卑鄙程度甚至超过了历代,并最终导致南渡三案的爆发。

    南渡三案背后的事实真相我们不得而知,究竟是不是东林党和复社在幕后指挥我们也没有确切的证据,但透过历史和事件发生的脉络,我们却可以清晰看见东林和复社在背后运作的特点。

    在南明王朝的运作中除了无休止的党争外,它的军队也出现了很大问题。江北四镇加上湖北左良玉的一镇,都成了不让文官控制的地方军阀,士兵不仅缺军饷,而且还缺粮食,江南的粮食已经需要湖广供给。弘光王朝跟崇祯王朝一样,面对羸弱的财政,只好让士兵们自己筹措补给,士兵们的纪律开始涣散起来,他们公开骚扰城市和乡村,这样的话,官兵已经成了半官半匪,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百姓的鄙视,地方官员甚至紧闭城门禁止他们入城。

    为了让这些军队能够继续为南明政权效命,朝廷将江北四镇的统帅连带左良玉都授予爵位,而且还允许他们绕开兵部直接提拔军中将领。到了此时,无论是江北四镇,还是湖北的左良玉军镇无疑都成了不受文官系统节制的藩镇。到了南明,文官政治的副作用和藩镇政治的副作用一起显现。虽然南朝出现了五大藩镇,但这五大藩镇既没有强大的实力来对抗清兵,也没有凝聚在一起的可能性。

    在整个崇祯朝对付农民军的过程中左良玉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农民军跑到哪里,他打到哪里,但到了最后几年,他总是被李自成打歼灭战,所以他一直龟缩在荆襄之地不敢出来。在左良玉的仕途中有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东林党人侯恂,左良玉的提拔得益于侯恂,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属于东林党派系,所以,自然受到南京方面的打压。

    随着清军逐渐打败了陕西的义军,李自成为了跟四川的张献忠会合便于弘光元年三月南下荆襄,加上湖广巡按御史黄澍说弘光皇帝不认太子朱慈烺,就这样左良玉为了避李自成锋芒,同时也为了表达对弘光的不满,便以“清君侧”为由顺江而下直往南京奔去。

    左良玉来到九江后见到了驻扎在这里的江楚总督袁继咸,袁继咸告诉左良玉那个太子并非真太子的时候,左良玉才意识到自己上了黄澍的当,但这个时候无论是左良玉的部队还是袁继咸的部队都不听两人的指挥,在这种情况下,年老多病的左良玉忧愤而死。接着,他们的部下合兵一处拥戴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为新的统帅,继续沿江东下,连克彭泽、东流、建德、安庆,最终抵达南京的外围太平府。

    2012-07-0621:07:41

    此时长江防线从西到东是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清泽,其中高杰和刘良佐都是原先李自成队伍的成员。由于黄得功和刘良佐防守西线,故而朝廷将黄得功的军队调到江南防守,刘良佐的军队调到江北防守,这样南北同时夹击左军,迫使左良玉大军退回九江。

    虽然左军退回去了,但此时清军已经开始南下,东线清军进踞山东,西线清军进踞河南。朝廷立刻派高杰进驻开封,阻止清军从中原南下。高杰来到开封后便前往河南东部的睢县,去督促那里的守将许定国。许定国这个时候已经投降了清廷,这点大家都知道,高杰也知道,但他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督促能够让许定国转变立场。高杰带了五千兵马来到睢州城外,许定国亲自出城迎接,他对高杰毕恭毕敬,并邀请高杰入城,高杰根本就不将许定国放在眼里,他似乎想大摇大摆的进城,同行的河南巡抚劝高杰不要进城,高杰根本就不将这种劝诫放在心里,他带着几十名随从进了城。

    无论许定国开始有没有杀心,但当高杰在宴席上斥责许定国投降清廷并规定开拔日期的时候,许定国的确起了杀心。当天夜里,高杰和他的几十名随从被杀死,第二天清晨外面得到消息的高杰的五千兵马攻破了睢州城,这些士兵进得城来乱杀乱砍,睢州城顿时便陷入一场浩劫。

    正在扬州督师的史可法得到高杰被杀的消息后,顿时明白中原已无险可守,虽然朝廷重新让高杰之子高元爵承袭高杰爵位,但高元爵已经无力约束高杰的数万兵马,高杰手下士兵顿时如鸟作兽散,只剩高杰部将李成栋退守徐州。

    最能打仗的高杰既死,等于说是明廷在西路失去了抵挡清军的门户,西路清兵分两路,一路攻徐州,一路攻毫州,徐州守将李成栋和江北四镇之一的毫州守将刘良佐尽皆投降清廷,转而充当清军进攻南明的马前卒,就这样江北四镇已去两镇。

    紧接着驻守淮安的刘清泽也降清,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发生则会发生连锁反应,这样,江北四镇只剩黄得功一镇。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悬念,清兵四月破扬州,六月破南京,接着又围攻黄得功驻守的太平府,黄得功在江上与清兵作战时被箭**死,逃到黄得功这里的弘光皇帝被俘后被送到北京处死。

    至此持续一年时间的弘光王朝正式覆灭,虽然随后在各地又建立了隆武、鲁王、绍武、永历、宁靖王以及其他的一些零星明朝宗室政权,但由于大明是两京一十三省,弘光王朝又控制了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所以我们认定当南京被攻破,277年的明王朝基本上就结束了,但对随后明代宗室所建立的政权我们在本书中还作一介绍,到最后再重点对明朝以及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一下深度解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