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20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2012-07-0211:02:27

    在东林党人钱谦益的运作之下,此次会推的入选名单全部是东林党人,这的确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礼部几个侍郎都入选了,但是温体仁这个礼部尚书和周延儒这个礼部侍郎却没有入选,崇祯元年的政治生态似乎又重回天启元年,皇帝似乎对天启为什么要那么严厉的打击东林党人有了初步的认识,因为这个党派跟其他党派不一样,它过于自私,过于党同伐异。X X 网 站 w-w-w.-x-Xx.c-o-m。

    周延儒的落选比温体仁的落选更让人不可思议,因为周延儒一直是深得崇祯信任的人。崇祯元年锦州士兵因为欠饷而哗变,群臣都劝皇帝赶快发饷安抚,但此时财政困难,崇祯对此问题很谨慎,周延儒体会到了崇祯的心思,便上疏说道:“现在朝廷需防山海关到宁锦的官兵,前番宁远哗变,朝廷发饷抚之,如今锦州又效仿,长此以往,各地皆效仿之。况且各地驻军粮食充足,单纯的缺饷引不起哗变,所以士兵的哗变一定是军官在煽动。”

    周延儒的看法正合崇祯的心思,他认为这个人跟自己是一条心,从此越发依靠周延儒。X X 网 站 w-w-w.-x-Xx.c-o-m。在吏部会推阁臣这件事情上,崇祯跟吏部打过招呼,如今周延儒落选,崇祯自然认为这里面有猫腻。看来自己想避免党争是不可能的,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周延儒和温体仁认为这是打击东林党的好时机,周延儒四处散播钱谦益操纵会推的事实,温体仁更是上了一道《直发盖世神奸疏》,揭发天启二年钱谦益主试浙江时收受童生钱千秋的贿赂,以一句水平不高的诗“一朝平步上青天”作为依据定为乡试第一名。由于此事跟此次会推都涉及人事方面,所以不由得崇祯对钱谦益更加产生怀疑。

    崇祯决定召钱谦益和温体仁当面对质。钱谦益到了文华殿,就看见温体仁和部院、科道大臣立在那里,崇祯劈头盖脸就问前朝早已结案的科考舞弊案,钱谦益顿时被问蒙了,他没想到皇帝竟然翻出前朝旧案。

    接着,崇祯便令钱谦益跟温体仁对质。

    钱谦益说道:“此案是由金保之、徐时敏做下的,况且此案已结,刑部有案卷在。”

    温体仁说道:“事发后,钱千秋在逃,来刑部过堂的金保之、徐时敏都供称你是主谋,此事既有人证在,如何能隐得?”

    两人扯皮扯了良久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崇祯便命人将温体仁参钱谦益的参疏和钱谦益的辩书一起拿来观看。X X 网 站 w-w-w.-x-Xx.c-o-m。由于崇祯对这些人不熟悉,所以此次推选阁臣崇祯采取的是将被推举之人的名单放在瓶子里最终抓阄的方式来决定阁臣最终名单,故而此次最终决定人选带有占卜的味道。所以,当崇祯看见温体仁的奏疏中称“神奸结党欺君”,“枚卜大典一手握定”等字句便向温体仁问道:“奸党是谁?枚卜大典谁人一手握定?”

    温体仁答道:“谦益之党甚多,臣还不敢尽言。至于此番枚卜,皇上本来希望能公正的推举一些真才实学之人,但实际上一切都是谦益在背后操纵。”

    2012-07-0211:04:00

    温体仁说完,吏科给事中章允儒说道:“钱千秋一案早已了结,体仁因为人品不行,所以此次会推没有入选,故而放炮,如果谦益真涉及千秋一案,为何体仁不在会推之前放炮?”

    温体仁立即反驳道:“章云儒替钱谦益说话,正可见科道官员都是钱谦益一党,枚卜之前,谦益无足轻重,我参他做甚?如今谦益成了入阁的热门人选,为了替皇上把好用人关,我自然要参他。”

    章允儒随即又反驳道:“历来小人陷害君子,皆冠之以‘党’字,昔日魏广微陷害**星、杨涟皆是如此。”

    崇祯听见章允儒将温体仁往阉党身上攀扯,不禁大怒,立即让锦衣卫将章允儒架了出去。接着,温体仁又说道:“吏部尚书王永光屡次上疏乞休,且谢门不出,钱谦益指使瞿式耜上门去让王永光将此次会推交给吏部侍郎张凤翔主持。”

    听体仁这么一说,崇祯便质问王永光,王永光不好得罪东林党人,只好让皇帝去问科道官员耽志炜。听王永光这么说,体仁继续紧跟不放,他连忙说道:“你是六卿之长,执掌会推大事,为何要推到司官身上。”

    御史房可壮奏道:“臣等会推是公议。”

    “会推推的是钱谦益这样的人,难道能说是公议?诸臣奏来。”崇祯反诘道。

    阁臣李标接着说道:“浙江科考一案的确跟谦益无关。”

    温体仁又连忙说道:“陛下你看到了吧,满朝皆是钱谦益一党,钱谦益若不受贿,钱千秋现在就在京师,而且经常往谦益府上跑,就是希望谦益能够入阁,自己好继续参加会试。”

    李标又说道:“前次已经召钱千秋对质了。”

    崇祯连忙说道:“钱千秋闪烁其词,不可凭信。”

    眼看皇帝完全倒在了温体仁这一边,周延儒连忙上前帮腔:“皇上再三让臣等回奏,为什么诸臣不敢奏呢?一者畏惧天威,二者碍于情面,总之,钱千秋一案有凭有据,陛下不必再问臣等。”

    崇祯听周延儒这么说,又连忙说道:“朕让九卿科道会推,竟然推的是这样的人,为何不奏?”

    周延儒又说道:“大凡会推,表面上看起来公,实际上就是一二人把持,臣等说也没有用,徒引来灾祸而已。”

    周延儒此举等于是将所有责任推到东林党一边,温体仁乘机又补充道:“臣乃孤身之人,满朝俱是谦益一党,臣哪敢说啊,此次上疏也是面对会推如此大事,也是为了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不得已而为之,此事过后,谦益一党必定要报复,臣恳请陛下批准臣回归故里。”

    崇祯说道:“汝既为国劾奸,何必求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