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8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2512:40:24

    第二十三章波澜壮阔的万历时代

    我们所要讲述的万历时期到此就基本结束了,万历时代的确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基本上农耕时代的一切都在这个时期迸发,苏州工人的那场运动中更使得农耕时代的一切指标都达到了临界点。

    万历皇帝跟那些生于深宫、长于深宫的皇帝一样,他显得慵懒而对大多数事情毫无兴趣,他的幼年生活的并不幸,在李皇后、张居正、冯保的压力下,他正在进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接力性任务。他的童年是苦闷的,他不及他的先祖正德皇帝那般快乐,当他背书错了字的时候,将会受到打板子的惩罚,当他发现酒后和太监、宫女很有趣的时候,他的母后甚至威胁要废掉他的皇帝之位。这个孩子很聪颖,也有着孩子的天真,但他的天真、率性从来没有表露出来,他的一生似乎都是在机械性的生活。

    虽然皇帝对他的老师张先生表现出来很尊敬,但这明显是在演戏,通过《明实录》中那些虚伪的对话,我们可以感知到君臣的那种微妙关系,而天下的官僚也都感知的到。当张居正死后,由低级官僚开始,以一种循序渐进、去皮见骨的方式展开攻击,这种攻击最终演变成全面的政治风暴,他们不仅全面否定70年代所有的一切,而且还要牵扯现今的人和事,最后还得依靠首辅申时行及时制止了。

    严嵩与张居正的失败不是个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高级官僚与低级官僚对立起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高级官僚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得罪天下的官僚。

    自此,夹在皇帝与低级官僚之间的内阁阁臣日子益发难过,他们只得小心翼翼的在取得皇帝满意情况下来应对各级官僚。

    从张居正死后,“国本之争”差不多就开始了,皇帝以他的倔强脾气来跟全天下的官僚作对,事实上,这根本是不可能取胜的。嫡长子继承制早已经不是皇族的家务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情,在这个儒家最大的伦理上,没有人可以做出任何更改。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君臣之间的信任已经不复存在,文官之间的信任也不复存在,帝国进入党争时代。

    在清算完张居正后,万历总算搬掉了心头上的那座大山,从万历十一年开始这位皇帝显得活力充沛,他整日批阅奏章,亲自过问军事、人事和农田水利,在很多方面,这位年轻的君主都表现出独到的观点。但是很快,万历发现自己几乎在一切问题上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政策执行。

    本朝的行政体制自有它的特点,皇帝的诏命必须通过司礼监下发到内阁,然后由内阁拟票报司礼监批红,然后由六科签发全国,这当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阻力,皇帝的意见就得不到执行。年轻的皇帝此时已经发现有着这个成熟的官僚体制,他个人的确发挥不了特别的作用,皇帝这个时候开始怠政了。

    申时行的离开不仅没有使这个帝国安静起来,反而使它显得更加杂乱无章,并最终滑入无序的状态。几乎所有反对内阁的低级官僚形成一个坚固的政党——东林党。这个党派在随后的国本之争、矿税斗争都有精彩表演,这种表演甚至持续到了明朝灭亡。

    崇祯年间,常熟县民张汉儒就曾控诉东林骨干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畏明论,不惧清议,吸人膏血,啖国正供,把持朝政,浊乱官评,生杀之权不操之朝廷而操之两奸,赋税之柄不操之朝廷而操之两奸,致令蹙额穷困之民欲控之府县,而府县之贤否,两奸且操之。”此论虽然偏激,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问题。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