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8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1108:43:55

    孙燧的上书使得京城与南方的气氛紧张起来,官道上打探消息的人也多了起来,天下人都知道宁王要造反,他自己却莫名其妙。孙燧的上书过去不久,都御史萧准也上书控告宁王的种种罪行。

    到了此时皇帝再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他将内阁招来讨论宁王问题,内阁的意思是派人去南昌警告宁王不要胡来。朱厚照采纳了这个建议,派了一个驸马,一个御史,一个宦官去南昌警告朱宸濠,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这天是宁王的寿宴,南昌大大小小的官员齐聚宁王府,宴席进行了一半,宁王安插在北京的眼线回来了,眼线报告错了,眼线说皇帝已经派出官员来南昌捉拿宁王了,官员已经在路上了。

    其实这个时候,朱宸濠最好的策略是岿然不动,无论皇帝是何目的,等钦差来了再与其周旋。但宁王并没有这么做,他随即回到宴席上对众人说,朱厚照并非孝宗亲儿子,祖宗不血食已14年,昨日太后的懿旨到了,让我举义兵进京捉拿这小子。

    江西巡抚孙燧当场让朱宸濠将太后诏书拿出来看,朱宸濠拿不出诏书便将孙燧杀了,几个“死硬分子”也被处死,剩下官员只好依附朱宸濠。

    朱宸濠随即占领南昌城,以离职官吏李士实、落魄举人刘养正为左右丞相,改元顺德,召集刘六、刘七败退入江西的余部,以及一些江湖势力和地方势力,号称水陆两师十万,实际上一二万人,刘养正发布《讨正德檄文》,列数正德种种罪状,并着重指出正德非朱氏子孙,朱宸濠希望以此换取天下的认同。

    此檄文传遍长江流域,后来被朱厚照尽数毁掉,其内容是什么,我们已不得知,但今人武俊岭模拟当时流传的内容重写了一份,虽然不是原版,但也大致差不多,现发出来以飨读者。

    先祖创立大明,至今已历百年。不意祖宗血脉,孝宗驾崩而断。厚照竖子,乃民间野种。奸宦李广,抱入宫中。张后视如己出,爱如拱壁。遂使草莽无赖,俨然天皇贵胄。半岁韶龄,立为太子。十四少年,荣登大宝。此君昏庸无道,不唯豹房纵情声色,斗鸡玩狗。更于宣府营建“家里”,俨然**窟。滥认义子,一日百名之多;广选美女,载以十辆大车。权柄下移,钱宁猖狂。信任边帅,江彬跋扈。祖制荡然,新法不立。朝廷如市肆,神州苦板荡。时艰如此,厚照浑然不觉。天象迭变,群臣依旧恬然。一二老臣谏而不听,成群小臣劝则震怒

    宁王宸濠,乃太祖皇帝正统血脉。现奉太后诏书,起兵讨伐昏君奸臣。大军到处,秋毫无犯;老益相迎,少益从军。革除正德,民心所向。上下同心,共建勋业;昭彰日月,无愧天地。

    草檄此文,咸使闻之。

    2012-05-1108:45:29

    大军很快攻破九江、南康,接着沿长江而来欲取南京,大明实行两京一十三省制度,一旦南京被破,宁王就能在这里登基,随即宣布北方那个政权为伪政权,然后带兵北伐。宁王的美梦做的非常好,但很快进攻安庆受挫,这个时候南赣巡抚王阳明带兵包围了南昌城,朱宸濠大急,随即回兵救南昌城。

    朱宸濠这个时候正确的策略应该是一鼓作气拿下安庆,而不是回师救南昌。王阳明预计宁王要赶回来,便派出船队在江面上伏击宁王的船队,王阳明让人将点燃的小船推入宁王船队中,宁王船队随即被烧着,宁王跳入小船准备逃生,随即被俘,历时43天的宁王叛乱就这样戏剧性的结束了。

    宁王叛乱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他反映了正德朝一些深刻复杂的矛盾,我们这个帝国开始不稳。一旦皇帝的行为乖张,乱了儒家立法或者祖宗成制,那么天下的藩王就会取而代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