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隋唐后宫风云    长篇原创连载

正文 第16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2117:18:00

    因为一直对皇帝杨广的统治不满,杨玄感一直都有造反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一个恰当的时机。但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耐心的等待,那个千载难逢的造反时机终于出现了!

    这时已经天下大乱,皇帝杨广率领隋军第二次进攻高丽,命令外交部长杨玄感在河南黎阳负责督运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最基本的兵法常识,因此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责任,也可看出皇帝杨广对杨玄感这个外交部长的重视。

    2011-06-2117:18:55

    因为一直对皇帝杨广的统治不满,杨玄感一直都有造反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一个恰当的时机。但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耐心的等待,那个千载难逢的造反时机终于出现了!

    这时已经天下大乱,皇帝杨广率领隋军第二次进攻高丽,命令外交部长杨玄感在河南黎阳负责督运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最基本的兵法常识,因此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责任,也可看出皇帝杨广对杨玄感这个外交部长的重视。

    2011-06-2117:20:05

    因为一直对皇帝杨广的统治不满,杨玄感一直都有造反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一个恰当的时机。但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耐心的等待,那个千载难逢的造反时机终于出现了!

    这时已经天下大乱,皇帝杨广率领隋军第二次进攻高丽,命令外交部长杨玄感在河南黎阳负责督运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最基本的兵法常识,因此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责任,也可看出皇帝杨广对杨玄感这个外交部长的重视。

    2011-06-2117:30:05

    平心而论,杨玄感并没有夺取隋朝江山自己当皇帝的野心,他只是想推翻隋炀帝杨广,挽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杨玄感充分利用了督运粮草这个责任的重要性。他与亲信王仲伯、赵怀义等人秘密谋划,故意不给隋军按时运去粮食,从而使得战场上的隋军缺乏军粮、引起前线将士对皇帝的不满。杨广派人来催要,杨玄感就答复说:“水路运粮食,沿途盗贼实在太多了,要想源源不断,不容易办到啊。”然后,他的亲弟弟杨玄纵、杨玄挺、杨万石正跟随在皇帝杨广的军队中,杨玄感也暗中派人通知他们,把他们召到黎阳来;打仗亲兄弟,关键时候还得依靠自家兄弟啊!可惜杨万石在高阳被一个叫许华的隋朝官员活捉,在北京被杀。

    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在杨玄感的召唤之列,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李密,杨玄感的好朋友。

    2011-06-2117:30:35

    平心而论,杨玄感并没有夺取隋朝江山自己当皇帝的野心,他只是想推翻隋炀帝杨广,挽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杨玄感充分利用了督运粮草这个责任的重要性。他与亲信王仲伯、赵怀义等人秘密谋划,故意不给隋军按时运去粮食,从而使得战场上的隋军缺乏军粮、引起前线将士对皇帝的不满。杨广派人来催要,杨玄感就答复说:“水路运粮食,沿途盗贼实在太多了,要想源源不断,不容易办到啊。”然后,他的亲弟弟杨玄纵、杨玄挺、杨万石正跟随在皇帝杨广的军队中,杨玄感也暗中派人通知他们,把他们召到黎阳来;打仗亲兄弟,关键时候还得依靠自家兄弟啊!可惜杨万石在高阳被一个叫许华的隋朝官员活捉,在北京被杀。

    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在杨玄感的召唤之列,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李密,杨玄感的好朋友。

    2011-06-2117:36:29

    李密,字玄邃,原籍辽东襄平,后来迁到京师长安。他的爷爷李曜是北周帝国的太保,封魏国公。乃是绝对正宗的世家大族子弟。李密的父亲李宽,也为隋朝元帅,因功被封为蒲山公。李宽死后,李密袭父爵位,年纪轻轻便成为了令人羡慕的蒲山公!

    李密长相不凡,“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可惜就是皮肤黑。从小爱思考、喜读书,不仅文武兼通,而且志气宏远;不论能力还是器识,都将同龄人远远的甩到了后面!

    2011-06-2117:45:26

    成年之后,李密慷慨大方、不吝钱财、广结朋友,不仅交到了一些贫寒之士,而且还交到了宇文述元帅这样的当朝权贵。不久之后,李密被宇文述推荐为皇宫禁卫军军官,经常担任皇帝杨广的警卫。

    在国家最高领导人杨广同志身边工作,这是李密同志飞黄腾达的好机会。如果杨广同志重用李密这样的杰出人才,大隋帝国的命运、杨广与李密的命运也许会有所不同。可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复杂,有的人天生一见如故,有的人天生一见如仇敌。杨广与宇文述是铁哥们,宇文述欣赏李密,照理说杨广也应该欣赏李密,但偏偏杨广就看“黑人”李密不顺眼,李密还差点丢了性命。

    2011-06-2117:45:49

    成年之后,李密慷慨大方、不吝钱财、广结朋友,不仅交到了一些贫寒之士,而且还交到了宇文述元帅这样的当朝权贵。不久之后,李密被宇文述推荐为皇宫禁卫军军官,经常担任皇帝杨广的警卫。

    在国家最高领导人杨广同志身边工作,这是李密同志飞黄腾达的好机会。如果杨广同志重用李密这样的杰出人才,大隋帝国的命运、杨广与李密的命运也许会有所不同。可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复杂,有的人天生一见如故,有的人天生一见如仇敌。杨广与宇文述是铁哥们,宇文述欣赏李密,照理说杨广也应该欣赏李密,但偏偏杨广就看“黑人”李密不顺眼,李密还差点丢了性命。

    2011-06-2117:58:00

    据说有一次,隋炀帝杨广同志在日理万机中无意中看到了李密,便对旁边的宇文述说道:“刚才见到的那个黑皮肤小子,目光炯炯、不同寻常,不要让他担任朕的警卫!”杨广一看李密就觉得这小子不是好鸟,甚至动了杀机。

    宇文述跟李密的关系不错,看见皇帝不喜欢李密,于是赶紧找到他,劝说道:“像老弟这样聪明的人,应该通过才识学问去求取高官,何必做宫廷警卫!”

    李密何等聪明之人,知道自己与皇帝杨广无缘,这条路不但走不通,反而有生命危险,他立即就明白了宇文述的意思,第二天便假托有病主动辞去了宫廷警卫的职务。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