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55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2012-05-1707:49:49

    【更新】

    第230章大厦将倾:周瑜伟力回天

    2,周瑜在国难当头,能毅然抛弃他与孙权之间的芥蒂,勇担重任,尤其值得表扬。(XX网站 www.xxx.com)

    拜《三国演义》所赐,周瑜几乎成了妒贤嫉能的代名词,但让人很反感的是,这是罗贯中招致学者愤恨的一大败笔,因为这几乎是《三国演义》最大的谎言之一。

    事实上据靠谱的史料记载,周瑜的**襟气度别的不敢说,比诸葛亮略胜一筹是确实可信的,远非演义中颠倒黑白的“瞎扯淡”。

    随便上几个时人对周瑜的评价即可见一斑。

    ◆《三国志》陈寿曰:“(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XX网站 www.xxx.com)

    ◆蒋干称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程普

    ◆刘备间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这四则评论,两则出自敌国,一则出自政敌之口,一则出自《三国志》的编者陈寿,均不约而同地盛赞周瑜的气度和**怀,这恐怕不是偶然吧。

    事实上我们考察周瑜的生平,就会发现他是一个艺术修养极高,尤其精通音律的高人,拿他和孙策来比较的话,虽然他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和尚武的精神,但孙策是但凡打仗,自己捋袖子就上,不打到浑身是血三刀两洞誓不罢休的猛人。X X 网 站 w-w-w.-x-Xx.c-o-m。

    可是周瑜,却类似于武侠小说之中李寻欢那种云淡风清之间就取人性命的书生剑客,敌人死了一大片他却衣服上不沾半点血污的西门吹雪一般的剑客。

    即使是杀人,即使是中箭受伤,周瑜也非常在意自己的形像。

    所以这种人,其实对世间俗务是不会投入太多的,如果说周瑜还有什么真正关心的事,除了音乐,大概就是军事。

    正因为如此,在孙策死后,周瑜是清楚孙权对他的忌惮之心的,雪藏也罢,让他去柴桑练兵也罢,让他去剿匪也罢,他似乎都没有任何反抗的情绪,统统都接受了,而且干得都不错,丝毫没有功大欺主的意思。

    平心而论,由于周瑜的主动退让和不争功,他和孙权之间的相处还算是比较和谐的,所以才能在208年孙权大举袭击黄祖时被任命为前部大督。

    2012-05-1707:59:30

    【更新】

    不过好景不长,刚打下黄祖,周瑜就被远派到鄱阳湖养鸭子去了。

    如果不是曹操大举南征,谁也不知道周瑜又将被“雪藏”到什么时候。

    但是,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在鲁肃的大义推荐之下,在孙权束手无策的用人之际,接到孙权的一纸调令,周瑜义无反顾地回来了,回到了孙权身边,以一已之力撑起了东吴这间将要倾覆的大厦,这种不记前嫌的气度和雅量,这种为国不惜身死的豪情,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仰和歌颂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头。

    事实上,周瑜此时已经不是少年,而是34虚岁的青壮年,34岁,如果在当今社会,恐怕早已经被这花花世界磨去了棱角和锐气,但是周瑜没有,他的**腔仍然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心脏,他没有忘记当年孙策的重托,没有忘记他为之奋斗过的东南基业,在朋友的弟弟、国家的君王需要他时,他忘记了一切,站了出来。

    从此,天地震颤风云变色,江北的曹操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军团曾经将一个锦绣中原踩在脚下,却要栽在这个比他小了整整二十岁的年轻人手里。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