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46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411:05:13

    【更新】

    事实上张辽本来是反对曹操出征乌桓的,据《傅子》记载:太祖将征柳城,辽谏曰:“夫许,天子之会也。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太祖策表必不能任备,遂行也。

    虽然张辽的计策没被曹操采用,但张辽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还是有一定将略的。

    而拿张辽和张郃相比较的话,张郃曾给袁绍出主意,袁绍不听,张郃干脆“反他娘的”,导致袁绍满盘皆输,而张辽在进谏不被听从的情况下,却最终被曹操用为前锋,还建立奇功,两相对比,我们就能得出二张的高下了。

    而最后张辽能得善终,而且子孙袭爵,而张郃却遭暴死,大概也不是事出无因。

    3,曹操有没有屠柳城。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508:29:52

    【更新】

    第205章

    关于曹操屠城,一般来说是铁证如山,他屠徐州、坑杀袁绍降卒七八万都在史书里记载分明,按说没有什么疑问。

    惟独屠柳城一事,却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曹操是一个杀人魔王,在柳城钉降二十万,足以和当年的项羽分庭抗礼,是历史上罕见的屠夫;

    当然,也有人认为此事是子虚乌有,纯属那些读者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要说起来,这件事还是史籍给现代人开的一个玩笑。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文言文史籍都是竖排的繁体字,而且没有标点符号,所以现代人去读古代的文章,第一要做的就是断句,而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都有多种解释,不同的断句也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便引出了诸多笑话。

    我随便引用一个笑话如下:过去,有个人家中来了朋友,根本没打算朋友在家留宿。下午天又下雨了,于是这个人写了个条幅“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放在桌子上故意让朋友看见,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但那个朋友就是不走,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类似的笑话非常多,这里就不多列举,而曹操屠柳城一事也是如此。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这段记载最关键是最后一句“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这一句在现行版的《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上,因为中华书局的编辑先贤们加了标点,我们很容易就会得出结论:曹操这次和乌桓的决战,用张辽为先锋,杀了蹋顿和名王以下诸乌桓首领,而投降的胡汉百姓加起来有二十多万人。

    但是,按照古代文言文的记载,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这一句就同样可以解释成曹军杀了蹋顿和名王以下诸乌桓首领和投降的胡汉百姓共二十多万人。按照这种说法,曹操的杀人纪录上就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万人。

    二十多万人不是二十多万只鸡,会严重影响我们对曹操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关系到我们看待历史的态度,所以此事非同小可。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