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27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820:29:08

    袁术不大想救吕布,但是有一个人却还没忘记吕布。

    这个人是吕布的老乡,二张四公孙之一的张杨。

    据《三国志·张杨传》记载: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太祖遣史涣邀击,破之于犬城,斩固,尽收其众也。

    这就是曾经名动天下,官至安国将军和东汉大司马的张杨的最后结局。

    张杨之死,看起来是因为他想救吕布,可是没有得到部下的响应,然后身死人手。

    但联系到李傕、郭汜、杨奉、韩暹、李乐、胡才这批人的非正常集体死亡,有理由推测,这个杨丑之所以胆敢杀张杨,可能也与曹操脱不了干系。

    张杨之死,也是因为他那个大司马的官位太过吓人,会让他的邻居们如梗在喉,不除不快。

    但不管怎么说,张杨能在吕布的最后时刻还记得老乡之情,出兵为吕布助威,也不失为一条好汉。

    张杨,他只是汉末三国历史上的匆匆过客,但是因为他不忘老乡之情、朋友之义,历史还是记住了他,所以在《三国志》里,他也能位列“四张二公孙”之一。

    张杨死了,但是我们不用遗憾,因为马上会有比张杨厉害百倍的人来与曹操争天下。

    袁术不敢出兵,张杨虽然出兵,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吕布此时已经固然是弹尽粮绝,但是事实上曹操的状况也不佳。

    据《三国志·荀攸传》记载: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㈠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

    我们说过,曹操虽然是个非常狠的亡命徒,经常在大正月就东征西讨,看哪个不顺眼就狠打一顿,但是种种迹象显示,曹操同时也是个不大坚忍的人,在战事旷日持久的时候,他也容易产生退缩之心,比如在濮阳之战前后也打过退堂鼓。

    而在公元198年年底,曹操久攻下邳不下,又想打道回府,毕竟大冬天的,徐州的气温也是零下好几度,蹲在屋子时烤火都冷,别说在外面拿刀动枪了。

    而且吕布是守城,曹操是攻城,吕布白天打完仗还可以回到府里和美貂婵圈圈叉叉,想多舒服有多舒服,可是曹操在白天喝完西北风之后,晚上还要接着喝,这想想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按说如果曹操在这个节骨眼上退了,吕布就很有可能逃出生天死灰复燃。

    虽然以吕布的性格和才能,不一定能在徐州掀起多大风浪,但是吕布一天不死,曹操就一天无法腾出手去对付袁绍,一旦曹操在吕布身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在官渡之战时就很有可能输给袁绍,从而整个三国历史就会改写。

    但是在曹操产生动摇的时候,有两个关键人物劝止了曹操的退兵念头,这两个人是荀攸和郭嘉,曹操军事集团后荀彧时代的杰出双子星。

    典说|新快|-1820:40:43

    荀攸和郭嘉对曹操说,“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注定了吕布的死亡。

    客观地说,虽然荀攸和郭嘉的建议对曹操和吕布之间的战争结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个建议本身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颂的地方。

    因为对曹操来说,他只有打不打的问题,并不存在打败仗的问题,而对吕布来说,就是生和死的一线天。

    所以荀攸和郭嘉的建议,只是加速了吕布灭亡的过程。

    当然,荀攸和郭嘉能在曹操都打退堂鼓的情况下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得不说,此二人对于人性的观察,以及对于时局的清醒认识,已经超过了曹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已经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荀攸和郭嘉不仅坚定了曹操攻破吕布的信心,还给曹操出了个非常阴损的主意:决泗水和沂水去淹下邳城。

    如果我们还记得的话,就会想起吕布还曾经想用泗水来淹曹操,可是事实上的情况就是曹操的大军没有任何困难就包围了下邳城,而且用泗水来淹了主军吕布。

    这件事情说明,纵然有山河之险,如果像吕布那样不思进取混吃等死,那山河地利也会成为他的绊脚石。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