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8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09:15:49

    你要封官封侯,怎么不记着跟你出生入死的吕布、李傕、郭氾等人呢?!

    可以说,董卓的行为,再一次将他往坟墓里又推了一步。

    事实上,董卓已经有些预料到了他的结局,在郿县这个地方建了一个坞,史称郿坞,长宽高都有七丈。

    七丈有多长呢?按照民间的一丈三米来算,七丈就是二十几米,董卓的这个郿坞大概也就相当于十几层楼高的一个大碉堡。

    那么人们又要问了,这个碉堡里面都装的是啥啊?是不是董太师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啊?

    答案:对,但也不全对。

    那么装的主要是什么捏?

    答案:粮食。

    这么大一个郿坞,能装多少粮食捏?

    答曰:够吃三十年的。

    典说|新快|09:17:00

    对此,董卓还有一段精彩的自我解释如下:“我要能做成大事,自然要雄据天下,如果大事不成,我就守着这个郿坞就能养老了。”

    看了这句话,我真想去抽董卓几个大耳刮子。

    因为这句话也可以换成一个落榜好几次的高考生在去参加考试之前又买了一筐复习资料,美其名曰,我要是能考上大学固然好,要是考不上,明年还能用上。

    抱着这样的心态,他能考上大学才怪。

    而且说出来董卓都不嫌丢人,人家秦始皇要造就造阿房宫、郦山陵墓,阿房宫内据说是水银铺地,宛如天河,而他到好,造不好宫殿不要紧,盖几层小楼房也是好的,可是他连小楼房也盖不了,干脆就弄个大土堆,里面放满了粮食,也不怕招来老鼠,而且也不知道郿坞建筑的防水防火防潮系统怎么样,别粮食堆进去几天,再一扒出来,全都霉了,看你董太师到时候如何下口。

    从董卓的种种行为来看,说他是割据军阀都有些过了,他的行为倒很像一个暴富的土财主。

    当然,董卓连吃霉米霉面的机会也没等到,因为很快就有人想要他的命了。

    想要董卓命的人,是司徒王允,但不单单是王允。

    具体还有司隶校尉黄琬、仆**士孙瑞、尚书杨瓚和中郎将吕布。

    谋杀董卓的这个以王允为首的五人小团体,其中三人我们比较了解,即王允、吕布和黄琬。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这个黄琬是老早就被董卓提拔为太尉,后来却因为阻挠迁都之事又被董卓从三公之位上拉了下来,但是后来又认敌为友,把黄琬封为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这个官职我就不用多说了,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而王允是董卓来长安之前的长安军政一把手,至于那个尚书杨瓒也是人事部门领导,这三个人的势力加起来有多显赫随便想想就知道了。

    典说|新快|09:57:26

    而且杨瓒之前的尚书大概是郑泰,这个郑泰也是因为想要谋杀董卓才逃跑的。

    走了一个想杀董卓的尚书,新来的一个仍然是杀董小组要员,我只想问,现在的长安朝廷,还有几个是不想杀董卓的呢?!

    事实上不管是王允,还是黄琬、杨瓒,虽然他们握有实权,但要想扳倒董卓,还需要军队。

    所以他们瞄上了董卓的亲信,卫兵队长吕布。

    要说这吕布本来是董卓亲信中的亲信,甚至连盗墓这样的事董卓都是交给吕布去做。

    但是我们要提醒一下,董卓从内心深处,其实是不大看得起杀死丁原来投靠自己的吕布的。

    因为他让吕布去干的,也无非是些不着调的事情。

    几次把吕布派出去和孙坚打仗,也没让吕布成为主将,这让吕布相当不爽。

    而且在董卓封子侄为官的时候,吕布还是中郎将,原地不动,而且似乎也没有要发达的迹像。

    很显然,董卓是想让吕布一直给他当保镖,根本没想重用他。

    话再说回来,像吕布这种人,官位小也就小了,你让他过舒服就成,可是董卓又因为吕布和他的婢女通女干而和吕布闹起了矛盾,还差点用小戟刺死吕布。

    典说|新快|09:59:15

    这一段历史大家因为貂婵的事情耳熟能详,我也就不多描述。

    总之一句话,董卓不仅在朝堂上养了一帮日夜想谋杀他的高官,而且还和义子吕布争风吃醋,在战略上又屡败于孙坚,而且自己都在给自己安排后事。

    于是王允和吕布集团发现,原来董卓这只可怕的西凉狼王也只是一只纸老虎,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在董卓的恐吓下战战兢兢地生活,其实推倒董卓,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而且反对董卓的代价也不算大,那个郑泰不就成功跑了吗?

    而且黄琬、王允等人的官还越做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如果还不死,那就真的没有天理了。

    典说|新快|10:03:12

    于是在公元192年四月的一天,董卓在奉诏进殿时被吕布率兵刺死,一代枭雄、千古权臣董卓猝然离去。

    这个时候,距离他进入洛阳时仅仅两年零八个月,而此时距离他进入长安仅仅一年。

    典说|新快|10:05:54

    对于董卓,我已经说了很多,好的坏的都有,但是我对董卓的描述,好事讲得多,坏事讲得少,因为世人都知道残暴的董卓,不知道仁慈的董卓。

    平心而论,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董卓绝对不算坏到极致的那一类,他对平民很残暴,但是对文武大臣却又很尊敬。

    这是不是缘于他卑贱的出身,所以才想竭力讨好那些有学问的人呢?!

    可是董卓的悲剧在于,那些有学问的人,从来就没有试图过接纳他。

    不可否认,董卓是有一些军事才能,可是限于他的见识,他的军事才能又未能登峰造极,而且他老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严重缺乏**怀天下的远见卓识,再加上政治上的愚昧短视,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像董卓这样的人,即使他不死,也很难再改变历史进程,如果他没被杀死,最多也只能成为一股割据势力,只是没有了汉献帝,曹操的争霸事业也许会不那么顺利。

    但不管怎么样,董卓的本质算不上坏,否则无法解释他为什么一再宽容反对他的卢植、黄琬和皇甫嵩。

    他是很残暴,但也许是因为他在害怕,至于他在害怕什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大家读到这里,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所以对于董卓,我也就不再啰嗦了。

    至此,本书第一卷“董卓乱汉”也已经结束,第二卷“中原逐鹿”敬请期待。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