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8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014:23:48

    第十三回李泌灵武辅李亨诸侯奉召派救兵

    1

    七月十八日,李泌历经千辛万苦,途经千难万险,不断地避开叛军及散兵游勇的追袭与骚扰,终于如愿以偿地顺利地抵达了新皇帝李亨临时的驻地灵武郡。

    一听说李泌来到灵武郡的消息,李亨就乐得发了疯。他心中仿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有了心灵的安慰与支撑。

    一个多月来的愁云,刹那间消失殆尽。

    2

    自从六月十五日,太子李亨与父皇在马嵬驿分别,独自率军,从奉天北上以来,李亨就从没有过上一刻轻松自在与安生的日子。

    能够经常帮自己拿定主意,自己一向宠爱的妻子张良娣不在自己身边,离开了父皇的指点与教导,一切都有自己独当一面,所有的事情都开始由自己做主,李亨感到很不适应。朝廷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李亨亲自去操心,拿出对策。而李亨身边,根本就没有多少值得完全信任,可以商讨之人。这实在很有些让李亨感到烦心和闹心。

    在逃亡路上,大军损失惨重,就是大军将士的补充,也是一个严重而紧迫的问题,令李亨伤透了脑筋。

    等到抵达灵武,七月十三日,李亨虽然受群臣拥戴,登基为帝,但朝廷的文武官员还不满三十人,能够帮助出谋划策的人才更是寥若晨星。李静忠,被接回来的妻子张良娣,以及那些文武大臣们,虽然经常围绕在李亨的身边,但他们都对国家大事的设计,处理与决策帮助不大。

    而战事的不顺,大臣与将领们的蛮横跋扈,又常常令李亨揪心不止。他甚至常常为此而不知所措,怒火攻心。

    朝廷一切都是草创,队伍又残缺不全,日常军政事务也难以步入正轨,这一切一切,都令李亨彻夜不眠,忧心如焚。

    军队的补充,叛军的动向和战略企图,以及朝廷急需的,各类人才的挖掘和提拔任用,给养和装备,粮秣辎重的筹措运输等,都使李亨忧心忡忡,常常急得李亨焦头烂额。

    朔方战区边防军的精锐部队,都奉命跟随节度使郭子仪东下去讨伐安禄山叛军。而当初,父皇罢免安思顺的朔方节度使的职务以后,军中很多将领都有些不满意,所以,军中实际上处处潜伏着危机。剩下留守的驻军,差不多全是老弱残兵。队伍的战斗力令人深感十分忧虑。

    无法可想,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大家就只剩下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一条路了。李亨下旨,命令大家在荒草野蔓中,开辟土地,建立临时的行宫和政府,商讨和处理国家大事。

    朝廷和军队所有的法令制度都是初创,而军队尤其骄慢难驯。他们大多是骄兵悍将,士卒们散漫无纪,将领们也都骄横无礼。

    大将管崇嗣仗势自己是军中老将,而又战功卓著,有一天,他公然在朝廷办公的驻地,背对宫门,肆无忌惮地大声谈笑,完全没有把朝廷的威严放在心里。李亨听见,只有隐忍在心,不敢过分督责。大将管崇嗣是桃林之战以后,最先来投奔李亨的高级将领,李亨深怕处置他会引起军中将领的反弹。

    而监察御史李勉哪管这些,他依然坚持上书弹劾,并逮捕管崇嗣囚禁起来。管崇嗣自知理亏,只好认罪,他的气焰被灭掉了一些,才使朝廷的威严得以重申。

    李亨其实非常害怕得罪悍将们,加之,军中将领十分奇缺,所以,管崇嗣被关了很短的时间,就被新皇帝下旨因管崇嗣年老跛足,特别加以赦免。

    朝廷应有的礼制,以及对李亨新朝廷的向心力,都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些事情,都使李亨更加地彷徨无计,日夜烦心。

    幸遇监察御史李勉等官员的着力维持,大力整饬和辅佐,政府才开始具备一些尊严和威信。

    但灵武当时的情势依然是岌岌可危。叛军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对灵武发动突袭,灾难随时都可能再次降临。

    李亨手下既没有可用之人,也没有可调之兵,没有可支之钱帛与粮食。军队急需的各种重要物质,也不知从何处筹措与准备。

    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繁杂事务,都令李亨这个新皇帝辗转难测,忧虑加倍。

    很长时间,李亨也没有听到西蜀太上皇的确切消息。李亨也不知太上皇的近况究竟如何,是否平安无事,这也令李亨对父皇一行的安危格外地忧心。

    就连叛贼的动向,也是让人捉摸不定,让人放心不下,也不知叛贼安禄山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李亨久久也没有打听到叛军的动静。

    李亨简直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眼前面临的种种问题。更加令人沮丧的是,李亨对他这个新皇帝的威信和在天下人面前的权威也产生了怀疑。

    新皇帝李亨发出的旨令已经很久了,而朝廷的勤王之军却还迟迟未到,让李亨更加对自己旨令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及将领们的复杂心思,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李亨就在不停的猜疑中犹豫,彷徨无计,无所作为。他对于独立治国,根本就缺乏经验,所以始终拿不定他的主意,不知究竟如何应对那些烦乱的国家大事。

    “大约诸将们都在犹疑,观望,甚至还可能怀有二心吧!”李亨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想到这些,李亨就越发着急,越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几乎没有几个人可以帮助李亨共商国是,事事都必须由李亨自己去拿主意才行。而担心自己的举动出现错误,导致更加糟糕的局面出现,更加令李亨畏手畏脚。

    做太子时,一切都是由父皇主张。父皇也不愿意他的儿子参与到更多的国事里去。李亨只需唯唯诺诺的听从父皇的旨意,按照父皇的指点干事就行。

    可是如今呢,众臣把李亨推上皇帝宝座,就如同让李亨躺在了火药桶上,时常令李亨坐卧不宁,食不甘味。

    就连芝麻大小的朝廷事务,都要李亨亲自作主决定,都要李亨亲自去决策,更使李亨对李泌的盼望更盛。

    如今,李泌终于来了,怎么不令李亨高兴呢?李亨很是了解李泌的才能,知道他的足智多谋对于中兴帝国的重要性。最少,李泌的到来,给予了李亨处理朝廷事务的自信心与判断力。如果李泌能够帮李亨拿拿主意,就一定可以避免更多的失误与延误发生。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