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5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2516:35:01

    4

    “确实如先生分析的那样,的确,安禄山的反叛,皇上也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李巨发自内心地为父皇辩解道,“先生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何况父皇已经老大年纪了呢?

    这些往事,本王也记得清清楚楚,而且每次想起,都会十分痛心。

    先生一定记得,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再次入朝朝见皇上。皇上专门在皇宫大摆筵席,宴请安禄山。

    安禄山实在是狡猾。他察言观色,揣摩皇上的心意,上奏说:

    ‘陛下,臣蕃戎贱臣,受主宠荣过甚。臣无异才为陛下任用,愿以此身为陛下死。’

    皇上听了安禄山信誓旦旦的表白大为受用,对安禄山的忠诚越发深信不疑。皇上遂命杨铦、杨锜、贵妃兄妹与安禄山结拜,以兄弟姊妹相称。

    而安禄山此时见贵妃宠冠六宫,与她搞好关系对他自身的前途发展十分有利。尽管安禄山比贵妃大上了十八岁,他却心甘情愿做了贵妃的养儿。

    安禄山就侍奉贵妃如母,所以他能够得以随意地出入宫禁之中。他有时与贵妃对面而食,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宫中与杨国忠兄妹玩牌,游戏。皇上甚至还不时在他们身旁帮助他们计数着筹码。

    慢慢地,安禄山的机智幽默的言谈就博得了贵妃的芳心。不见安禄山,贵妃就好像若有所失,寂寞空虚的心理就得不到安慰似地。渐渐地,宫里宫外,开始流传起不少关于他们俩的流言蜚语。

    很多人向皇上控告他俩的丑行,但皇上当然不会相信谁人有胆量给父皇带上绿帽子。所以,皇上始终认为那些话都是诽谤中伤,空穴来风,捕风捉影,对安禄山越发地信任。正因为皇上为人光明磊落,所以他一直坚信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是很好的母子关系。那些流言,都是好事者无事生非、造谣生事编造出来的。为此,皇上还曾经下旨对这些造谣生事的人加以严惩。

    流言在表面上是被堵住了,但在贵妃与安禄山的心里可能却激起了无数的涟漪。本王知道,女人们,一生中都会幻想着真挚的爱情的降临,幻想心中的白马王子出现。也许,安禄山就是贵妃的白马王子吧,所以,人们才议论说,贵妃对安禄山有些恋恋不舍。

    我们的王朝一向开明,男女关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禁忌,所以,在外人看来,我们至高无上的皇上是如此衰老,如此萎靡,而安禄山却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所以,他们认为,那些正常的心理与生理的**,总是会冲破理智,向感情的彼岸,也许是无助无望地前行的。

    安禄山在宫廷中媚事皇上及贵妃,大受他们的宠信。可是,他对我们的太子却傲慢无礼,成为了太子的强劲的敌人。安禄山对帝国的储君,另眼相看,甚至有些轻视和对立的情绪,令皇上十分地忧心。后来,安禄山又与国舅杨国忠因私人恩怨,结下仇恨,更是使国事变得错综复杂。皇上为此,常常担心不已。

    那一次,皇上命太子代表皇帝去召见安禄山。安禄山一向看不起太子,而且为了表现自己的心中只有皇上一个人,所以他见了太子却不肯屈膝下拜,觉得这样做有伤自己的面子。

    皇上的左右侍从都为安禄山的傲慢无礼的异常举动感到奇怪。他们就一同责问起安禄山来,问他为什么不恭恭敬敬地拜见太子。

    安禄山这家伙真是狡猾透顶。他知道自己为了一心讨好父皇,已经无意中得罪了太子,所以,他的心里也有些担心。

    总算那家伙有些急智,他那时就将计就计,假装糊涂,向皇上诡称说:‘陛下,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

    皇上被安禄山假装糊涂的神态迷惑住了,于是亲自对安禄山解释说:‘爱卿啊,太子是朕的储君,朕百岁以后,要传位于太子的。’

    安禄山就做出如梦初醒的样子说道:‘陛下赎罪,臣愚,此时只知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臣罪该万死。’

    左右令安禄山向太子下拜,他这才下拜行礼。这件事,令太子耿耿于怀,一直很不高兴,从此埋下了两人敌视的种子。

    皇上当时一心以为,安禄山是愚忠于他这个皇帝的。所以,皇上当时不仅没有责怪安禄山,而且心中还暗暗高兴。皇上没有想到,安禄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对太子一直心存轻视,并且早先就因为一些事情,已经与太子结下了梁子。

    为了讨好皇上固宠,安禄山拼命揣摩皇上的心理,希望给皇上留下自己心诚坦荡,耿耿忠心的良好印象。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安禄山可说是费尽了心机,连一些枝梢末节的小事都十分注意。

    每次入见时,安禄山常常是先拜贵妃,后拜皇上。皇上常常为此感到惊异。

    一次,皇上终于忍不住了,就询问安禄山为何先拜贵妃的原因。

    安禄山见表忠的机会又来了,就欺骗皇上说道:‘陛下,臣本胡人,胡人先母而后父,所以微臣先拜母后,再拜陛下。’

    安禄山似乎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下子打动了皇上。皇上听后,果然大加赞赏,认为安禄山的解释非常合理,十分赏识安禄山不忘本的良好品行,使安禄山在皇上的心目中的地位又上升了几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