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5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913:05:31

    13

    李亨登基的消息,迅速地传播到了安禄山叛军的占领区,极大地鼓舞了各地的抵抗运动。

    唐朝廷很快就从政治上彻底扭转了皇帝李隆基出逃西蜀以来,全国群龙无首,平叛战争的被动局面。全国各地又重新燃起了抗敌报国、誓死与叛军决战到底的熊熊火焰。

    李亨在灵武自立朝廷的最好的理由,就是他的新朝廷是为了顺应平叛的需要和早日取得平叛的胜利而建立的。他宣告自己的新朝廷,不仅应该是取得胜利的必要前提,而且应当是平叛力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基础和保证。

    李亨的登基虽然并不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他的意义却十分重大。他使天下的百姓,从此有了向往和希望,也使他们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从而增强了天下军民平叛必胜的信心。这不仅给全国臣民带来了复兴的希望,而且指明了平叛的方向,带来了得胜的光明。

    李亨正式登极称帝,另立朝廷,还意味着李亨在向世人宣布,在四海近乎分崩离析的严峻时刻,他代表唐朝廷,率先在灵武举起了平叛靖乱的大旗。

    然而,李亨新朝廷如今所在的灵武,身处边塞,与京师长安相距遥远。而安禄山叛军,已经牢牢地占据和控制着两京。要想收复沦陷的失地,重回京师长安,平叛靖乱仍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的艰巨任务。

    14

    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颖阳到灵武的驿路上。

    惶惶不安的逃难人,拖儿带母,栖栖遑遑地向着南方匆匆地逃离。而一位三十五岁的壮年男子,骑着骏马,身背宝剑和弓箭,却顺着驿路独自向北,缓缓前行。

    骏马困顿劳累,显然已经经历过长途的奔驰,显得十分疲惫。它懒懒地行进着,还不时啃着路边的青草。

    马主人很纵容它,任由骏马凭着它的意愿,或快或慢地行进。马主人在马鞍上默默地沉思,只管思索着他的事情。

    那汉子装束简洁,朴素,极像一个游方道士,又有些像赶考的书生。他的情绪起伏不定,忽而亢奋,忽而沉寂,心中似乎有着强烈的忧思。

    他的行李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一些衣物和银两。主人把他们都斜背在自己的肩上。马背上还驮着一些干粮,饮水和书籍,仿佛远行的样子。

    那背着的宝剑与弓箭,和那汉子斯文,儒雅的打扮,极不相称。但乱世之中,作为防身之用也不足为奇。

    马主人突然大声地吟诵起诗句来,引起了惶惶逃亡的路人的注意。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路人不由得停下匆匆的逃亡脚步,大声地赞叹起来。

    唐王朝是一个诗的国度。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人们对诗歌都有很高的欣赏和鉴别水平。因此,这首杨炯的《从军行》可说早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盛极一时的唐帝国,此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摇摇欲坠,形势非常危急。

    潼关失守,使国家的平叛形势急剧地恶化起来。东京洛阳,京师长安,也相继被安禄山的叛军占领。叛军气势汹汹,不可一世;路人惊慌失措,不知哪里是平安之地。谣言四处传播,人心惶惶。

    路上到处都是四散逃难的人群。旅途上还不时出现,官军的散兵游勇,以及土匪强盗劫夺妇孺,抢劫路人财物和粮食衣物的情形。

    那汉子就在这样的混乱局势下独独向北,与逃难的人众背向而行。

    他就是李泌。接到太上皇李隆基和新皇帝李亨的召唤以后,他急急忙忙地赶往灵武郡,前去辅佐新皇帝李亨。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