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2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1421:30:07

    第二十二回再上书陆贽论治乱析贼势李晟收长安(1)

    1

    3月19日,李括君臣一行终于逃到城固暂避。逃亡途中,有平民呈现瓜果食品,孝敬皇帝,李括大为高兴。他打算任命献瓜者做试官或散官,翰林学士陆贽坚决反对,上书制止。

    “陛下啊,对爵位官阶的授予,应该特别谨慎啊!千万不可以轻易授人。呈现瓜果的人,只可以赏赐他们金银绸缎,不可以赏赐朝廷的官职爵位。”

    李括满不在乎:“爱卿,这有什么呢?试官只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这对于朝廷大事,一点也没有妨害啊!”

    陆贽听后,极为忧虑。他对皇上对官职任用的轻率态度深感不安。他急忙上疏建议:

    “皇上啊,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政府的财税收入锐减,不够赏赐和军政开支之用,迫不得已,才用官职爵位代替赏赐之用。

    这样,形成的最大的弊端就是,人们往往瞧不起爵位和官阶。而激发人类奋斗的动力,却只有名利和权力。人们如此轻视,就会失去鼓励他们上进的动力。

    如果仅仅因为呈现瓜果食品,就授给他们官号。那些忠臣义士一定会奔走相告:‘我们冒着生命危险,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搏得一个官职,一个爵位。那家伙却只因呈现一点瓜果食品就搏得高贵的职位,是政府把我们的生命看做瓜果,没有什么价值。’

    把人视如草芥,谁还能够表示效忠呢!现在,陛下既没有实际利益作为鼓励,又不重视虚空的荣耀,而加以随意施舍。那么,人民的奋斗,就没有了目标。以后那些为国立功的人,我们将会用什么加以回报呢?”

    李括闻奏,很不高兴。

    当初,陆贽初入翰林院时,就深受皇帝李括的器重。李括常与他商议国事,广泛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因而有内相之称。

    现在,为了国家大事,陆贽不断地向皇上坦率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使李括觉得他过分冒犯自己。而对奸佞,谄媚如卢杞者,李括却大为欣赏,暗中保护,使李括对陆贽的成见越来越深。

    所以,陆贽虽然表面深受皇帝尊崇,却一直不能升任宰相,都是李括的猜忌,嫉恨所造成。

    2

    兴元元年四月,李晟开始主持咸阳前线的军机大事,他积极地日夜筹划收复朱泚盘踞的京师长安的事宜。

    他奏请皇帝批准,任命京兆少尹张或为副使,谏议大夫郑云逵为行军司马,京兆府司录李敬仲为节度判官;授予唐良臣河中节度使,令其保卫潼关;任命戴休颜为鄜坊节度使,令其坚守奉天。

    李晟又建议朝廷在京城郊县广泛征赋,使军队粮草充裕。

    当时,神策军家属及李晟一家百口都在长安城里。为稳定自己的军心,李晟流着泪鼓励大家说:

    “兄弟们啊,如今,我们敬爱的皇上都背井离乡,我们怎能只顾自家呢?”

    对于朱泚派来的说客,李晟立即加以处决。

    由于李晟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能够用大义激奋士心,兵卒虽盛夏犹穿衣冬服,未授春衣也没人离叛。李晟还请从贼营逃来的将士们控诉朱泚叛军那些令人发指的罪状,以分化敌军,激励士气。

    叛贼元帅姚令言等派间谍刺探李晟进军长安的日期,被李晟的巡逻骑兵捉获。李晟发给巡逻骑兵们饮酒、钱物,并放他们回去,叫他们“努力固守,勿不忠于贼”。

    5月20日,李晟率军抵达长安通化门,并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大典,向城内耀武示威。李晟并宣布要立即收回京师,贼不敢出击,只能够坚守城池。

    李晟很快地召集军事会议,讨论攻城的要点。他搜集诸将意见,商量攻城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首先夺取长安外城,占领市区,然后再向北进攻皇宫宫城。

    李晟却对这一谋略坚决反对:“兄弟们,你们的建议虽然很有见地,但本帅以为,却还有不少疏漏之处,因此特提出来与大家商议。

    京师街市狭小,盗匪如果进行巷战,城内居民势必惊慌失措,四处逃避,对我们进军极为不利。

    据本帅所知,盗匪驻军的重兵集中在皇帝林苑。我们不如直接向林苑北面进攻,先使他们的心腹溃烂。到时,盗匪一定逃亡。如此,则皇宫不会残破,街市也不致骚乱,这才是上等战略!诸将以为何如呢?”

    “大帅英明!此计大妙!我们考虑不够周密,就依大帅计策。”

    诸将都一致赞同此方案。

    于是,李晟便牒告浑瑊、镇国节度使骆元光、商州节度使尚可孤等,约定期限会师于长安城下。

    5月25日夜,李晟从东渭桥移军至光泰门外米仓村,兵临京城。

    于是各军分拔已定,就等约定日期一到,就在京师城下会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