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正文 第五卷 辉煌 第二百一十一章 第一炮(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李书记,我是吴永成。您今天上午有时间吗?我有]T您交流、交流。”

    吴永成在自己的办公室,给地委书记李德安打电话请示道。

    这也是吴永成来到桓毕地区之后,给李德安打的第一个电话,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

    “永成同志,今天上午嘛,本来我是想到下面的几个县跑一跑的……,那个永成同志,你要说的这个事情很重要吗?!可不可以等我回来之后,咱们再谈呢?!”

    “李书记,我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的,甚至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这个事情解决得越早越好。”吴永成在电话中加重了语气说道。

    “那个、那个。时间很长吗?!”李德安似乎有点不愿意改变自己原来的行程。

    “估计最起码也得一、两个小时。”吴永成不想退却。

    李德安在电话那头沉吟着说道:“嗯,这样吧,既然你有事情要谈,那我让办公室的同志,把这个议程先往后推几天,你这会儿过来吧。”

    “好的。”

    吴永成放下电话,拿起杜成声这几天组织人手加班加点赶出来的、那份有关桓毕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超编的调研报告,向李德安办公室走去。

    在上个双休日的两天之中,吴永成自己也并没有闲着,他亲自开着那辆杜成声给他特意找来的普通桑塔纳轿车,在下面的几个县转悠了一遍。

    可以说。在这两天中。没有任何人得知吴永成地消息。

    “呵呵。永成同志。这几天你可是够神出鬼没地啊!宾馆地同志不见你晚上回去休息。可着急坏了。差点跑到公安处去报警啊!”

    进入李德安书记地办公室之后。李德安迎上前来。和吴永成握手之后。和他开着玩笑。

    吴永成歉意地笑了笑:“呵呵。前两天我到下面地几个县。自己先熟悉了一遍。走地时候和行署办公室地同志打过招呼。也可能他们忘记了和宾馆那边打招呼了吧!”

    对于自己下乡未回宾馆。吴永成不相信行署办公室地干事们。会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他们也没有这个胆子。

    至于李德安书记所说地那个宾馆报警地事情。那纯粹只能是当作一个笑话来听了——或许这也是李德安在向自己婉转地提出一个批评吧——毕竟自己临离开地时候。也没有和他这位班长打招呼。虽然说自己是利用地两天地双休日。

    “永成同志,这几天是不是对我们桓毕地区的情况,有了不少的了解啊?!”李德安给吴永成递过去一支烟,笑着问道。

    此时,李德安的秘书进来给吴永成倒了一杯水,悄悄地退了出去,并且把通往外间办公室的门也给拉住了。

    “李书记,今天我过来,就是想和你汇报一下这几天我了解到的一个情况的。”吴永成说着,就把手里拿着的那份调研报告递到了李德安的办公桌上。

    “嗯,这是有关什么方面的内容呢?!”李德安随手拿起那份调研报告,随口问道。

    吴永成郑重其事地解释说:“李书记,这是我在偶然的一个机会,得知了丹阳市个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这严重超编的情况,让行署办公室的同志,这几天到下面的各县搞出来的一个情况统计,实在是触目惊心啊!”

    “奥,有那么严重吗?!”李德安不以为然地问道。

    吴永成点了点头:“李书记,是很严重。我认为已经到了不着手处理的话,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桓毕地区下一步经济工作难以开展的地步了。”

    吴永成知道,自己单枪独马来到桓毕地区之后,要想正常地开展每一项工作、取得一点成绩,首先就必须得到地委书记李德安的支持,如果他这里先卡住自己的话,那接下来的工作,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了——因为在这里,他可没有任何的盟友,特别是在裁减人员这件事情上,自己可是要得罪从上至下大大小小的不少官员的利益,这其中的关系,可是盘根错节复杂得多啊!

    李德安听到吴永成把情况说得这么严重,也只好掏出自己的老花镜,马上翻阅起手头的这份调研报告来。

    要搁在平时的话,遇到这种材料,李德安大可以先接下来,然后再抽出一些时间慢慢来看的,看现在吴永成稳稳地坐在了自己对面的沙发上,没有一丝要离开的样子,那分明是想让自己马上就着手对这份报告的处理,人家是中央、省委安排到桓毕地区的交流干部,行政级别上也要比自己这个厅局级高那么半截,自己可不能不给人家这个面子啊!

    “李书记,有些事情远远要比报告中所写的严重。”吴永成为了引起李德安的高度重视,补充着说道:“我在这两天下面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县的执法部门,诸如公安、土地等,为了弥补该局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经费出现的严重缺口,居然出现了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嗯,竟然有这种情况?!”李德安的视线从老花镜的边沿上方投向吴永成,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吴永成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就比如说土地部门吧,下面的一些站所,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出现了越权批地、违规、超标收费现象。公安部门则是私自出卖户口、截留应该上交的罚没款。”

    李德安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目光再次投向自己手中的那份调研报告。

    吴永成并没有因此而闭嘴,接着说道:“在县城、市区行政单位严重超编的同时,也带来了各乡镇基层同志们,纷纷涌往县城的一种不正常的潮流,不少乡镇工作的年轻人,在看到提拔无望的情况下,就想方设法地想挤进县直单位。

    就连乡镇的不少老师们,也不能安心于教学,四处托关系‘上调’。这样就导致了有的县城学校是老师多得只能轮流代课,而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小学,老师却少得可怜,有的学校一个老师要带几个班、上百个孩子的课程。

    不少单位在无法杜绝‘人情条’的情况下,居然出现了进

    的问题。

    据我了解,大多数县的县直单位,都采取了这种做法,有的单位每人收取一万元,有的收了钱还有班可上。

    可以说,为了弥补人员超编之后财政拨款的不足,各家都是利用各自的职能,违法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显神通。这么下去的话,不仅仅是败坏党风党纪的问题,而且将有一大批的干部,将会栽在违法乱纪的这个杠子下面。至于说干群关系,那也必将会因为这些丑恶现象的出现,而进一步的恶化。”

    李德安飞速地翻阅着手里拿着的那份调查报告,吴永成所说的这些话,已经不得不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了。

    他知道,吴永成这么年轻的一个干部,就能跨到副省部级的位置,除了他本人应该具备的一些高素质能力之外,其身后肯定应该有足够强硬的背景,他可不想在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上,与吴永成这个搭档产生什么不应该有的摩擦。

    “永成同志啊,这个情况的确是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了啊!”看完了报告的李德安,摘下了自己的老花镜放到了桌子上之后,两只手使劲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脸上呈现出一种沉重的神色来:“这里面牵涉的,不是一个小问题啊!有关干部的问题,一贯就是一个比较非常敏感的问题呀!”

    吴永成知道李德安所没有说出来的话,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他在事先就充分考虑到的。

    “是的,李书记,要想清退超编的干部,这的确是一个大难题,不管是行政单位的干部也好,还是事业单位的职工也罢!”吴永成点点头表示同意李德安的想法:“可我们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那接下来因此发生了更大的冲突的话,地委、行署的责任就更大了啊!”

    “永成同志,既然你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不是心里就有了一些办法了?!”李德安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吴永成,他想掂量、掂量这个年轻搭档所拥有的才智,是否真和他现在拥有的级别相称。

    “李书记,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吴永成在这几天中,可以说,一直就在考虑这这个问题,所以在李德安提出这个处理的措施之后,没有任何迟疑地回答他:“既然拥有干部身份和占有编制的职工难以清退,可我们首先可以在各单位那些临时工上想办法呀!

    根据行署办公室同志的调研,在我们全区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临时用工就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在乡镇一级的基层当中。这也是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感到难以消化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你是说,先清理了临时用工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整顿?!“李德安马上对吴永成的这个想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在清理了基层的临时用工之后,我们就可以依据各单位的编制,进行以编定人、以岗定人,在各个超编单位中,通过全员考核的形式,采取优胜劣汰,把那些不合格的干部、职工们分流到下面的基层当中,这就既可以缓解现在单位普遍存在的严重超编的问题了。”

    “好,永成同志,我坚持你的这个想法,这个、这个……“李德安听到这里,从自己的办公桌后站了起来,走到吴永成的跟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今天下午咱们就召开一个地委委员紧急会议,在会上你可以提出这个议题来。”

    吴永成看到自己的这个想法首先得到了李德安书记的支持,心中也就放心了不少。

    他知道,这种事情只要能得到党委一把手的支持的话,那么其他的一些人即使是迫于利益受损,也不能在会上明目张胆地提出书面反对意见的——毕竟自己是代表着正气的这一方,他们即使是心中有什么难以说出的苦衷,那也是难以摆到桌面上来的。

    ……

    在下午的地委委员会议上,当地委书记李德安宣布了请吴永成专员提交一份“有关裁减行政事业单位临时用工、以及严格按照编制配备干部职数”的时候,果然在座的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一种异样的神情。

    大家都知道,这可是一件非常不讨人喜欢的差事,可这位新来的吴永成专员,为什么要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就贸然地发起这第一炮呢?!难道说这是老奸巨猾的李德安书记,想借助这个新来的二杆子专员,达到他的一些什么目的吗?!

    可吴永成仿佛没有看到在座人那些异样的表情一样,他不紧不慢地扫视了周围的人一眼,缓缓地说道:“同志们,这是我到咱们桓毕地区之后,参加的第一次地委委员会议。

    今天在这个会议上,我所提交的这个议题,那也是我经过几天的调研之后,经过深思熟虑才郑重其事地提出来的。”

    会议室中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这位二杆子专员,好像还真是专门要把这个黑锅背到自己的身上呀!要是聪明人的话,即使想出这个主意来,那也要把它归结于集体研究的范畴之中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呀!

    “大家都知道,早在今年六月六日的时候,国务院就专门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在会上说: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正在明显下降,已经从一九九二年底的八千万人,减少到一九九四年底的七千万人,减少了1000人,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原来的88。

    国务院还提出:今后要以每年解决1000以上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速度,推行扶贫开发工作。各省、区要按照每年解决15%以上的速度,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可在这剩下的七千万贫困人口中,我们桓毕地区的贫困人口现在就有三百四十万,同志们啊,这个比例占到了全国贫困人口的多少,估计也不用我在这里多少了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