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正文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什么,连文丽都说自己的身上,现在有一股浮躁的气息?!

    这话要是文老爷子一个人给自己下的结论,吴永成或许还会认为,这是文老正直了一辈子,对自己某些做法,不怎么看得惯----这个也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的,大家这会儿不都爱说什么“代沟”嘛,这可能就是代沟吧。

    但文丽却是和自己同时代的人,在一个家里也共同生活了近十年了,要是认为文丽也同自己存在着代沟、而说出这种话的话,那他吴永成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难道说,自己这几年还真就存在这他们所说的这种“浮躁”吗?!

    吴永成一个人钻进书房中,托着腮帮,冷静地反省着自己近几年来的所作所为。

    自从自己离开了J省团省委,那个时候,倒是在北京的这个家里,颇为冷静地过了一段时间的。

    可从到上海收购股票开始,自己好像就一门心思地考虑、怎么来求得经济上更大的发展了。

    接着就是帮着文丽的二哥文涛,一起搞起了卖大哥大、传呼机的通讯器材贸易公司,这个好像也是与挣钱有关吧。

    当然了,在那段岁月里,自己也不是一味地搞倒手买卖的,也拉着文丽的大哥文海,搞了个中文传呼机,这也算是给国家争了一点光吧。

    虽然说。在这个项目上,钱也自己没有少挣。可这是利国利民地大好事呀!(呵呵,这得到最大利益的民,就是他吴永成自己了嘛!)

    之后呢。就是兴办了祥农有限公司、到海南报仇、顺便折腾地皮套差价。

    在这期间呢。自己地级别倒也是水涨船高地。没有落下一步----原以为政界已经没有自己地希望了。可在一连串狗屎运中。自己竟然混到了目前副省部级地这个位置。

    扪心而问。当时即使自己地那个私生子事件没有东窗事发地话。要是不出什么意外。自己极有可能顶多也就是像现在地严小光一样。到下面地地市当一任党委副书记、或者是行署副专员(副市长)什么地。

    可为了到了现在地这个位置。自己还一门心思地、只想着做一任实职地地方官员。甚至于梦中、也梦到了自己指点江山、接受大众们地膜拜呢?!

    嗯。看来文家父女俩说地什么错啊。自己这是中了邪了---人家说自己浮躁。那也是说得文雅、好听一点。用老百姓们地话说。自己这就是鬼迷心窍了嘛!要不然怎么会一门心思地想着这些事情呢?!

    不行。得想个什么办法。调整、调整自己地这种心态。否则地话。自己还真会像武侠小说中所说地、有地人在练功地过程中。因为修炼不得法而走火入魔地!吧。”

    想明白了这些。吴永成进了自己地卧室。对正在床上看书地文丽说道。

    自古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既然文丽作为旁观者,能看出自己身上的毛病来,这治病也得她帮助自己把一把脉,说不定她还能真给自己开出一副好药来呢----医不自治嘛!

    “想谈些什么呢?!”文丽把书放到了一边,微笑着对吴永成说道。她好像早就等着吴永成来找自己了。

    地确,文丽这也是相信吴永成,绝对应该能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之后,找出自己身上的这个毛病的,要不然的话,她也不会在当初的时候,看中他这个毫无背景的农民子弟的----要是当时吴永成是县长,呵呵,她文丽可是没有把这些因素考虑到其中的,她见到比县长大多少个级别的领导干部,那可是数都数不过来的。

    “这个、嗯,文丽,我觉得我自己可能还真有你们说的那个毛病。”吴永成吞吞吐吐地说道:“嗯,我就想过来和你好好地谈一谈,你说,我怎么才能改掉自己的这个毛病呢?!”

    “读书!”文丽心里早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此时听吴永成征询她的意见,马上斩钉截铁地说道:“只有系统地再回学校,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上两年书,你这个浮躁的毛病,就一定能根除掉。”

    “读书?文丽,你没有说错吧?!”吴永成目瞪口呆地望着文丽:“开什么玩笑呀!我这把年纪了,你让我再回学校去读书?!难道你还真的望夫成龙,想让我再给你捧一个状元回来吗?!”

    文丽认真地说道:“吴永成,我真不是和你在开玩笑,我是说真的。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过去我们学的那些知识,都难以跟上目前和未来的发展了。

    你要是想改掉自己浮躁的毛病,那就必须把你手头公司的那些事物甩开,有个一、两年的时间,对自己的过去,做一个全面的反思和总结。我爸爸不是说过,让你好好磨一磨自己的性子吗?!这读书就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同时,还可以给你自己再度充电。

    我已经决定了,明年的时候,就报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再过几年,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们什么东西呢!”

    “呵呵,文丽,亏你能想得出这个主意来。你的意思是说,让我也和你一起,拿起书本靠研究生吗?!你太看得起你老公我了,我和你不一样啊,你一直在学校,就没有扔下自己的专业,我可是毕业十几年了,当初大学学到的那点知识,早就都还给老师们了。你让我拿什么来靠研究生呢?!我可不想去丢那个人。”吴永成一口否决了文丽地这个建议。

    “吴永成,你听我给你解释。其实考研究生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复杂的,人家现在不少四、五十地领导干部们,都在读在职研究生。就我知道的,在我们学校读研究生的,还有不少地是副省部级的领导呢。人家可不像你一样只挂个虚职的牌牌。那可是副省长、副部长之类地,怎么你还觉得有什么难为情吗?!”

    文丽从床上站到了地上。接着说道:“吴永成,我知道你在学校的时候,外语就学得特别好,考研究生关键地,就是外语;只要你复习一遍外语能过关的话,专业知识就好说多了。”

    呵呵,你不说那些四、五十岁的领导干部们搞文凭倒也罢了,要说起来他们的那些事情的话,咱哥儿们还真的羞于与他们为伍了!

    吴永成望着满脸激动的文丽,呵呵一笑之后。坐到了床边。脑子里浮现出了一些诡异的景象来。

    文丽所说的那些四五十岁的副省部级领导考研究生,这个倒是事实。

    这在当时地国内来说。那也是非常热门地。

    由于六十年代前的那场“文化大革命”爆发,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地发展。使不少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们,存在着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地现象。

    吴永成在基层工作过,他就知道不少的县委书记、甚至于地委领导中,不少都是仅仅只有着初中、高中毕业证。

    从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开始,社会上开始“尊重知识”,中央相继出台了对任命各级地方官员所必需达到的学历程度,不能达到要求的,即使你再有天大的才能,学历这个硬件不能过关的话,那一切就被这个硬性条件卡下来了,这这种趋势下,官场便开始不得不崇尚高学历。

    于是乎,进修补读之风盛行,各级党校尤其吃香,成为培养官人的专门场所。

    吴永成知道,现在担任兰宁地区地委书记的李晔,就只是拥有一张初中毕业证的毕业生,只是在他就任县委书记的时候,因为学历不过关,只好跑到省委党校读了一年的干部培训速成班,结业的时候,学校发给了一种结业证,美名其曰:“相当于专科学历”,这才让他勉强过了那一关。

    而在吴永成前世的时候,只要是召开什么大会,或者是提拔哪一个级别的领导干部,介绍简历或者是进行公示的话,你就会发现,那些榜上有名的各级领导,哪个不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的?

    当然了,这些高级文凭当中,有多少是货真价实,有多少是真的假文凭,那就只有天知、地知,还有他自己知了。

    无可否认的是,从八十年代,国内开始强调高级学历以来,这对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无疑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但在另一方面,吴永成也认为,这也引起、甚至于促进了一股伪造学历之风的兴起,致使市场上假文凭泛滥。

    一些在职干部为了创造条件继续往高位上走,千方百计拿高学历文凭。有条件的,脱产学习两年,顺利解决了学历问题。

    但那些既没基础学历水平,又没有学习时间的干部,便利用手中权力做文章,也就出现了下属代读、利用关系、利用金钱、利用权力等手段,来牟取高学历、学位。

    不客气的讲,在这些环节上,部分的高校为了谋求某种利益,也在其中起了败坏教育门风的作用:带几十万的课题费搞个硕士生、带百万元的项目资金换个博士学位,这都成为一种不成文的交易,某些高校制造的有学历、有学位、没水平、更没能力的“败絮”学生,那实在是不在少数的。

    在海归盛行的时代,甚至有少数人利用国内对国外情况不够了解,或者伪造根本不存在的大学的博士学位,或者把一些在国外并没有合法地位的、学校的所谓博士学位,作为自我宣扬的资本。

    这一切,不能不说同时也是对公平的一种亵渎。

    那么,退一步来讲,即使是那些拥有了如此之多高学历的领导干部,在执政的过程中,政府的决策水平如何?行政能力如何?老百姓的满意程度如何?

    这些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或许有人说:那是因为里面的高学历者中,有不少是滥竽充数。

    但实际情况是:决策水平和行政能力的低下,才是老百姓所不满意的:一般不是什么高端精尖的科技难题,而是属于普通老百姓都明辨的常识性是非问题。例如环境恶化护问题,例如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问题,例如有法不依问题,例如以权谋私问题......

    这些都和学历无关,只关乎制度的设置和为官者的良知。

    一些老大难问题,一些冤假错案,并不怎么样复杂,但老百姓就是投诉无门,即使投诉有门,那只不过是用于摆设的敷衍,投诉人历尽艰辛上访或申诉成功,换来的只是例行公事的公文旅行,而问题最终还是得不到解决。

    所以,吴永成私下认为:在眼下的中国,官场最迫切需要的,不是什么高学历,而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套使人从善而非从恶的制度安排。

    在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中,人性之善才能得到彰现,良知才如每天的太阳一样温暖照人;也只有在清明的政治环境中,知识才能发挥其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功效;人才,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真正而充分的尊重。

    如果脱离了这个前置条件、而大谈什么尊重知识和人才,那只不过是作秀或者做梦,即使再优秀的人才,掉进一个漆黑的染缸里,即使不被呛死,也会被熏黑。

    “吴永成,你在想什么呢?你不会是舍不得你的那几个企业,以没有时间作为自己的借口吧!”文丽见自己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吴永成却是一句话也不说,坐在那里愣神,嘴角上还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不由得发怒了:“你这人怎么一回事啊?!我这可是给你开的一副治病的良方啊。

    吴永成,我可告诉你啊,你在我心里,一直就是一个有智慧、有人情味的男人,我看不想看到我的男人是一个浑身充满了铜臭味、一个心眼谋着往上爬的官迷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