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个清朝,二个女人——一部女子私阅清史的最佳读本

正文 第2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0-0814:39:42

    第六章 皇太极说,国家内政一变则通

    39

    任何一个坐上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宝座的大男子,倘使他真的想在历史赋予其短短的数十年内,有一番大的作为。则其励精图治的路子,无非有二条:一条是国家内政的整治。另一条则是国际军事外交的拓展。

    皇太极时期,是后金的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无穷的时期。

    皇太极既要紧抓住军事外交这个主要手段,又不能放松生息养民那根弦。国家对外用兵的扩张时期,如何平衡内政与军事的关系,这就颇为考验皇太极政治手腕的睿智了。

    举个实例来讲吧,清太祖时期,限于当时女真族贵族们的见识,努尔哈赤在国家的体制建设上只搭得一个潦草的框架结构;文治的步子,最多也不过走出了寒微的十步距离而已。

    皇太极则把这个简单的示意图,认认真真地拓展开了大干一场。国家的建制,发展而为了一座峨嵋可观的宫殿。从这个角度评价,则皇太极文治的步子,至少比努尔哈赤时期,疾风般拓进了一百步。

    这对于满清的三百年基业,是居功至伟的。

    2010-10-0814:43:18

    清太宗皇太极在内政上,办的第一件紧要的事情,就是使当时相当紧张的满汉对立,缓和下来。

    当时,清太宗皇太极,把自己的优恤汉民政策,视为了一种长期的基本国策。他讲:“若治国之道,如筑室然,基础坚固,庀材精良者,必不致速毁,世世子孙可以久居。其或苟且成工者,则不久圯坏,梓材作诰,古人所以谆谆垂诫也。”他用建造良宇来比喻满汉族人平和相处的重要性:“惟筑地坚固,叠石为基,经营构造,方堪久远。”

    当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萨尔浒大捷后,在女真贵族的上层,曾经滋长了一层贪图骄奢淫逸,而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

    为了保持女真贵族嗜血的征服欲,努尔哈赤便近乎玩火地、鼓励了一种屠杀与掠夺的扩张政策。贵族间,谁在后面的争战中出力最大,谁就可以在占领区内最大权利地享有掳夺与杀戮的权利。被占领区的臣民如若反抗剧烈,可予以骇人听闻之非常手段——屠城。

    这样的一种权宜之计,果然又激发了女真贵族、血质中嗜杀与贪图的成分。

    有一段时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战略设想,完成得比预料中还顺利。

    女真族勇士们的攻城掠地势若破竹,女真人的所过之处亦是血雨腥风。例如:萨尔浒大捷后,紧接着的开原一役,女真人遇到了汉兵的有效抗击,后来城破,竟然把全城的人口杀了一个鸡犬不留!在铁岭、辽阳、沈阳等重镇的攻坚之后,努尔哈赤对于以汉人为主的原住民均执行了一种血腥的杀戮。

    侥幸于一死的人口,后来,也大抵从相对自由富足的自耕农,沦落而为女真贵族们胯下毫无人格尊严可言的奴隶。

    如此,起先在这一场野蛮的掳杀下,惊恐得呆若木鸡的汉民们,从悲苦得几近于麻木的境况中一点点地苏醒过来,他们就要设法反抗了。

    既然女真人无情地打碎了,他们鸡黍桑麻的清平世界。苛且于现世的汉民们,就千方百计地不给踞傲的女真贵族们,有安生的日子可过。各种反抗女真人的事件就层出不穷。

    明刀明枪的干,这些汉族的小百姓们玩不过努尔哈赤的八旗武装。他们就使阴招儿:有人往女真人的水源与盐巴中放毒饵;也有人故意把猪毒死后,孝敬给女真人吃。这样的事情传进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耳中,他就规定:凡汉人的店铺,均需将名姓镌刻于门前的木石上。满族女子买食物时可将店主的姓名记下来,以便监察投毒的人。这可难为死了那些没有文化的满族女子了,往往对着镌刻的满汉文字发怔,或是口中喃喃地记不牢店家的姓名。这样的人心,于汉满双方,恐怕都是惶恐的。

    因此,到后来,想不出有效治理手段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把狐疑的眼光盯住了汉民中那些读书人的身影。他觉得汉民的闹事,大抵都是那些喜欢乜斜着双眼的读书人先搞起来的。

    天命10年10月,努尔哈赤严令:总兵以下、备御以上各将官严密搜查各自管辖村庄中,那些明朝革职闲居的旧官,以及秀才、绅士等。稍有叛逆的嫌疑,就要毫不迟疑地逮捕他们,一律处死。

    这样的措施,就令原本针尖对上了麦芒的满汉民族,几近鼎沸之势了。

    政治上的高压,带来了辽沈地区经济人口的凋谢世态。当时,后金政权的人口大量外逃,壮丁锐减。田园大片的荒废,经济恶化到了难以为继的湫隘状态。

    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的半年,即遇上了50年一遇的大春荒。

    “国中大饥”,粮食涨到了每斗米价银八两。后来甚至到了有银两都买不到东西的觳觫之势。后金的部分地区再现了“人相食”的历史惨烈景象。社会秩序大乱,盗窃、抢劫、凶杀蔚然成风。

    当时,有大臣建议:乱世用重典。

    皇太极怃然叹息: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重典就可以解决的。这一次是我们的人民将要饿死了,出于无奈才去偷盗劫掠的呵。

    因此,针对病体奄奄的后金政权,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开出的第一帖良药,乃是“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八字方针。

    国家新领导人把治理的立足点,放在了“安民”的实事上,民安才能国泰久安。

    仅这一项,就显现了皇太极比其父汗努尔哈赤清远了许多的政治视角。

    2010-10-0815:08:12

    再发一点图片,使大家对那个时代增加一点感性认识。老看文字也闷骚,容易使大家瞌睡,谢谢大家捧场哟。

    这个据说是清代的公子,人物很俊逸哟

    这个是清代的小公子与小姐在使小性子儿

    2010-10-1016:47:27

    40

    清太宗虽然妻妃号称15人,但真正称得上“淑丽韶好”的知己,却是寥寥的。

    那一干的女子,除了庄妃的姐姐宸妃海兰珠,那一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短命女子,最称清太宗的心意。庄妃布木布泰因为跟着汉臣范文程识得汉字,委委佗佗之态,也堪称是知情识趣的一位女子。

    清太宗皇太极曾经给对政治饶然有趣的布木布泰,解释过自己的“安民”布局:当时,政体不稳的迹象,主要集中于汉人人口大量地逃脱之现实。他就把“安民”的重心放在了安抚汉人方面。

    清太宗说:女真族自己的人口是稀薄的。而汉人的人丁菶菶。女真的政权今后想要在頔然的汉人地区、谋得钟鼓喤喤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先予以汉人湜然的生存空间。换一种比喻来讲,女真氏族大约只是一叶翙翙的小舟哟,人口众多的汉人则是一片熠熠的大海。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什么时候处理好了与汉人的关系,什么时候后金国就能兴旺发达。

    所以,清太宗语重心长地对小庄妃说:今后他的子孙中不管谁继任为帝,都必须长期坚持“满洲、蒙古、汉人视同一体”的基本国策。“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若满洲庇护满洲,蒙古庇护蒙古,汉官庇护汉人,是犹咸苦酸辛之不得其和。”

    清太宗的上述一番话,像江国春风时的一种橹声,姁姁地轧过了庄妃布木布泰的心湖。

    后来,庄妃在教诲自己的儿子福临、孙子玄烨时,就常常喜欢引用夫君生前说过的这段话。

    清太宗这位雄姿粲粲的帝王,在他执政的时期,采取了多种的具体措施,切实地改善了汉人的政治、经济地位。

    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最为时人所姤病者,莫过于苛刻的“逃人法”了。

    凡逃跑的汉族人口,一经捕获,无论男女老幼,一概处以死刑。这在当年的后金治下产生了一种普遍性的恐怖心理。

    皇太极后来彻底放宽了“逃人法”。

    允许逃走,不治罪,但不许返回。《清太宗实录》讲:“由是汉官汉民皆大悦,逃者皆止,奸细绝迹”。

    “安民”的要旨当然是在于“养民”,培养国家的百年浩然之气。

    皇太极顶住来自满清贵族上层的巨大压力,坚持不懈地实行着满、蒙、汉平和清安相处的基本国策,取得了不俗的执政效果。

    因此,拍马屁的史官们,用了一种颇是夸张的语气称颂:“由是汉人安堵,咸颂乐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