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51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1902:35:40

    【续上】

    这是一个事实上的不平等条约,与在此之前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但蒋中正政府由于苏俄对**的不支持态度和承认国民政府的合法性,而满意地接受了【46】。

    就这一点来说,蒋中正政府实不比满清政府处理得更好,甚至还不如袁世凯政府,袁政府至少拒绝了日本对山东权益的苛刻要求(二十一条之第五项)。

    而雅尔塔会议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使英美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的做法显得十分虚伪。

    而《波茨坦协定》对德国的处置,与《波茨坦公告》对日本的处置相比,后者准许日本参加国际贸易体系的规定,仍然显露着列强对中国权益的轻视,也包含着美国欲以日本制约苏联和平衡中国的考量。

    【46】徐中约著,计秋枫等译,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489页。

    2011-06-1902:37:26

    【续上】

    中国作为日本侵占国和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胜利一方,不仅未能从日本获得任何赔偿,还要放弃对外蒙古、琉球群岛的主权,继续将香港及九龙租借给英国,将澳门租借给葡萄牙,将旅顺港租于苏联,将大连交由国际托管,将原本属于中国主权所辖范围内的钓鱼岛等岛屿交由美国托管,那条代表着殖民主义罪恶的英国人在西藏所“划”的麦克马洪线,被原封不动地予以保留,甚至作为殖民主义象征的满洲铁路的运输利益,都要由苏联再占取30年。

    国际主义平等精神之虚伪可见一斑。

    要不是战后出现资本主义的西方,与社会主义的苏联之间的严重利益冲突,中国恐怕会继续着在国际事务中的“被安排”命运。

    2011-06-1902:38:09

    【续上】

    当然,欧洲国家(英国)、欧洲移民国家(美国)和欧洲化国家(苏联),肆无忌惮地对中国欲取欲夺的时代,毕竟已经不合时宜,结果是,台湾及澎湖列岛被归还中国,中国对东北、内蒙古、新疆、部分西藏(麦克马洪线之外的成为悬案)的主权被保留。

    这些国家对中国主权的随意和自私性处置,使晚清以来的中国版图缩减了,并因雅尔塔协定而成为悬案。

    尽管这与中国的内部不统一和政治纷争消弱了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有关,但也不能不看到,西方列强公平对待我民族是何等地困难!

    2011-06-1902:40:32

    【续上】

    就在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当天,即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

    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结束战争诏书。

    这标志着中日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鸦片战争以来,欧洲及欧洲移民国家、欧洲化国家对中**事征服的又一次失败。

    中国上下对此当然是欢欣鼓舞,并盼望着从战争的苦难中进入休养生息的和平时代。

    然而,在有关这个和平时代的命运方面,却仍然存在着欧洲化与反欧洲化之间的重大分歧,结果是在现代的中国,上演了一出韩非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较量: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阻止中国社会的欧洲化命运,只不过,中国**人将“矛”当“盾”使用而已。

    2011-06-1902:45:52

    【续上】

    当日本宣布投降和中苏中立条约公开后,**对胜利的喜悦,立即被对苏联的失望和愤怒所冲淡。

    **后来满怀愤慨地回忆道:“他们不允许中国进行革命:那是在1945年。斯大林想要阻止中国进行革命,说我们不应当进行内战而应与蒋介石合作。否则,中华民族就会灭亡。”【47】

    【47】**此语,指1945年8月22日斯大林给**中央的致电:中国不能打内战,否则中华民族有被毁灭的危险,**应赴重庆和谈。此电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30页;另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4页。

    事实上,《中苏友好条约》公布后,**并未对条约准许外蒙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独立,这一有损中国主权的条款,给予特别的评论。1945年8月29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远东持久和平的基石》文章,还对条约予以祝贺,文章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历史上我国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友好同盟条约。……我们认为这个条约是苏联一贯地以平等待我政策的又一表现。”不知这个评论,是对条约明显侵犯中国主权及权益的一种嘲讽,还是为了博得苏联的好感而言不由衷。

    2011-06-1902:49:25

    【续上】

    我们不清楚斯大林是如何判断中国**进行内战和不与蒋中正合作,就会导致中华民族灭亡的。

    但我们能够理解,**和中国**人对苏联抛弃自己的愤怒。

    事实上,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与外部势力相抗争的局面。

    而外部势力,也总是利用它们对中国某一政治派别的支持,而维系自己的在华权益。它们常常为此而合作,也常常为此而相互拆台。

    日本侵略中国,以及投降后撤出中国,并不意味着列强在中国复杂的、多方面的政治、军事和商业冲突的结束,冲突仍然像以前一样存在【48】。

    除非中国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用像蒋中正及其政府那样,必须依靠外部势力的支持,而证明自己存在的正当性。

    【48】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4-785页。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