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2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0722:11:39

    2、清廷、袁世凯、孙文及黄兴的最初反应

    清政府接到武昌变乱消息后,惊恐不已,一面急派陆军大臣率北洋军两镇南下,一面启用开缺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10月14日),兼办剿乱事宜。

    袁世凯以开缺之因“足疾”未痊为借口,不肯出山。

    经再三催促,袁提出6项条件,要求开国会,组责任内阁,解除党禁,宽容事变之人,还得委他指挥水陆各军及军队编制全权,且须给予军费的保证。

    袁世凯的条件,摆明了要在革命军和清政府之间保持一个对他有利的平衡,这是他首鼠两端、精于利害算计的性格使然。

    清政府摄政载沣,开始未予接受。

    南下剿乱的北洋旧部,便按照袁世凯的策略迟滞于信阳、孝感一带,不肯向前。

    这迫使载沣再授袁为钦差大臣,节制各军,但不肯将袁世凯最想要的内阁大臣一职授予。

    就在袁世凯与载沣暗中较劲时,资政院立宪派提出奏案,要求取消亲贵内阁,即开国会,赦免变乱等。

    2011-04-0722:14:02

    (续上)

    在内外压力下,清廷于10月30日发布了《实行宪政谕》,先将武昌起义后的动荡局势,归为“朕一人之咎”,接着宣布,“誓与我**民维新更始,实行宪政。凡法制之损益,利病之兴革,皆博采舆论,定其从违。以前旧制旧法有不合于宪法者,悉皆除罢。”

    颁布这个宪政谕,意在收复人心。可惜为时已晚,追求宪政的立宪派和追求共和的革命者并未给予积极回应。

    11月2日,清廷又发布《组织完全内阁并令资政院起草宪法谕》,按照驻滦州陆军第20镇(按:相当于师)统制张绍曾(1880-1928年)电奏要求,决定组织完全内阁,简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并即交资政院起草大清帝国宪法。

    这个组织完全内阁谕,意在纠正5月份引起广泛非议的皇族内阁。

    此谕即出,等于载沣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不得不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的目的达到了,他的北洋军便在武汉展开了对革命军的猛烈攻击。

    2011-04-0722:16:08

    (续上)

    11月3日,张绍曾联合第2协协统蓝天蔚等6人,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年内召开国会、由国会制定宪法、组责任制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族永不得充任内阁总理及国务大臣等12条政纲。

    没有证据表明袁世凯、资政院、陆军20镇的奏案经过协商。但民心国是如何,却是高度一致。

    尤其是20镇的12条政纲,惊醒了载沣,急于11月3日颁布了《择期颁布君主立宪重要信条谕》。

    因为这一镇人马就在北京的后院,而这天也恰是山西宣布独立的那一天,如果山西和20镇两面夹击,满清皇室即刻就得溃散。

    载沣此时尚不知第六镇统制吴禄贞、20镇协同蓝天蔚(1878-1921年)是革命党人。

    就是此电奏,引起了袁世凯对吴禄贞与张绍曾联络的猜疑,为吴禄贞被袁世凯暗杀埋下伏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