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17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2315:06:40

    (续上)

    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范畴,中国与欧洲的观念差异是明显的。

    这一差异反映在政体和制度上,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当所有中国人都丧失了道德观念的时候,以道德为基础的政体,便会失去支持而使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文人士子超越政体的道德精神,总是表现为一种恢复大一统国家秩序的坚定努力,这恰恰正是帝制历经20多次改朝换代而仍然可恢复生机的直接原因。

    然而,西方入侵,与蒙古人占据中原及满清入关成为华夏共主的情形并不相同。

    西方人不仅仅是要擭取中国的财富,而是按照殖民主义逻辑欲像控制殖民地那样,对中国施加全方位的控制,以图谋瓦解中国并分而治之。

    根由于中华民族基本特性的农业-士绅体系的社会文明,面临着欧洲商业-军事体系文明的挑战时,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2011-03-2315:10:08

    3、李鸿章、郑观应等人对时局的认识

    此巨大压力,可用李鸿章1874年在《筹议海防摺》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今则东南海疆万馀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勾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催,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5】

    李鸿章判断“以成法制之”,犹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难以见到成效。

    那么此症的关键是什么?

    实际上,李鸿章已经洞悉了此局此症的实质,乃是强敌麋集,“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外患之乘,非过往那些域外悍马骠骑,可凭中土水陆关隘予以限制,而我却“欲以成法制之”,遂致东南海疆万馀里为强敌所控;割地赔款犹可隐忍,但其视我国民为东亚病夫,可由其在京师及各省腹地来往自如,欲夺欲取,实为大患。

    其中,强敌入室是“局”,吞噬之患为“势”。尤其是,此一局势,与五胡乱华、金辽掠地、蒙元占土、满清入关不同。

    金辽蒙满各族,毕竟与华夏共处一土且受汉风熏染,攻强伐弱,原是习常,彼此日久既可相安相容。

    然欧洲人在我海外万里,又自视高于我华夏诸民,面对其“吞噬之计”,该当如何应对?

    【5】翦伯赞等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