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1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0709:38:28

    谢谢飞狐(?)兄。

    或许是习惯使然吧,一直改不掉凡事求根溯源的毛病。这或许是酸腐气的来源--但自己有时并不想承认这一点。呵呵

    我写这个东西,自去年5月开始,到12月基本完成,算算用了8个月时间。原是作为读书笔记整理的。但看看论坛各大作,鸿篇巨制不少。由于总感缺了点什么,特别是感到既有的历史文化观,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诸君的努力,就不揣愚笨,将对近代史的一些理解分享于诸君,给百家争鸣添一点话题,并求指教。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将在理解近代社会结构瓦解现象时叙述,这个瓦解过程从洋务运动和新政开始,延续到1957-1958年的反右运动及农村公社化运动,文革是旧结构终结、新结构重建的必然事件。

    至于未来的分析,将放在后面,由100年的社会演进逻辑所决定。这可能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在此先表示歉意。要有耐心的准备啊

    2011-03-0709:44:27

    至于风去留连君所期望的“金门岛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概可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去理解了。这不是孙先生的三民主义不好,而是海峡两岸实际上都将三民主义弃之如履了。

    目前在大谈特谈民生主义,可总括民生主义的两句话“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谁又认真过?!不说其他,节制一下资本看看!!真节制资本的话,GDP怎么办?

    难也。

    2011-03-0710:27:16

    2、

    1872年曾国藩去世,李鸿章取代曾国藩成为汉人士大夫的精神领袖。

    快速发展的军事工业及其洋务筹办,面临着资金上的巨大压力。此外,以火器为主的军事力量的发展要远比冷兵器军事力量花费更大,且还必须有相应的资源工业、交通建设为支援。这就更加突出了资金筹措上的困难。李鸿章、恭亲王等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的重要性。

    这就迫使他们除了继续发展军事工业外,也将可以创造财富的企业,如轮船运输、铁路经营、采煤炼铁、织布和电报等,作为“时务”逐渐兴办起来,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电报总局等,这些“时务”型企业,采取了传统盐铁专卖的“官督商办”模式。

    洋务运动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左宗棠于1866年开设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1876从福州船政局选送30名学生和艺徒赴英法两国学习造船和海军军事,同年,李鸿章派遣7名官佐赴德国学习军事。

    此后。洋务运动的发展逐渐由军事技术装备制造转向陆海军的改造,1885年组建海军衙门,1888年成立北洋水师。

    与此同时,在继续追求强军努力之外,富国问题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这促使以民生工业为主的利润较丰厚的棉纺业、缫丝业等迅猛发展。早期的“官督商办”体制之外,官商合办与私人商办的工业体制也初步确立。而推动自强运动的人物中,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年)、两江总督刘坤一(1830-1902年)也成为积极者。

    2011-03-0710:29:37

    3、上海为什么成为工商业力量的发展中心

    1861-1894年的33年间,除1869年、1873年、1874年、1884年、1892年5年外,每年都有重大的军事改造事业、军事工业、民生工业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创办。

    在一个内外交困的国家非常时期,这些积极的努力,将西方的工业和技术引入了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度,极大地促进了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福州和武汉等城市的发展。同时,周围的农民和部分对新事物持积极立场的乡间士绅,被吸引到这些城市中成为第一批产业工人或实业者,形成了初步的有别于农民的工人阶级。

    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工业、企业和新事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被派出留学的人员归国后,成为了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的学有专长的专业工作者,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由此产生。

    洋务运动的重要社会成果,是促进了西方近代军事技术和工商业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由于这种发展而在农业-士绅文明体系的肌体上,增生了不同于中国传统商业的近代工商业力量。

    这一力量的发展以上海为代表。而上海在近代的崛起,肇始于1843年依中英《南京条约》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这一中国最北端的通商口岸(另4个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原只是一个江南渔村。

    因广州人拒绝英国人入城并因此引发第二此鸦片战争,而使上海逐渐成为洋人在中国的主要商业和居住地,特别是英国、美国和法国在上海设立的享有治外法权的租界(1854年),使上海在太平天国时期避免了战乱的毁坏性影响。

    这一因素,与太平军肆虐江南引起的人口聚集、洋人的贸易需求和安全担保引起的资本集中、淮军进驻(1862年)和洋务活动促成的制造业发展等因素一起,使上海与中国其他地区开始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工商业力量而不是农业力量开始支配一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这在近代历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因而也使上海率先从中国的农业-士绅体系中脱颖而出,而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变易的试验场所,同时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型样板。

    2011-03-0710:35:48

    4、上海成为西方人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中心

    晋朝时上海是一个渔民小镇,因位于松江(吴淞江)下游支流而得名“上海浦”,上海人曾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后改成为“沪”。唐代中叶(751年)始置华亭县,宋末(991年)置上海镇,元时于1292年设上海县。

    明朝时,上海逐渐兴盛,1553年,为抵倭寇筑上海城。清朝沿袭明制,归属江南省(今江苏)松江府,设江海关。

    1843年依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因广州人拒绝英国人入城并因此引发第二此鸦片战争,而使上海逐渐成为洋人在中国的主要商业和居住地。尤其是英国、美国和法国在上海设立的享有治外法权的租界(1854年),使上海在太平天国时期避免了战乱的毁坏性影响。

    尽管1855年小刀会的广东人刘丽川、1860年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太平军李秀成曾三次占领部分上海,但由于洋人和租界的存在,上海基本未受大的破坏,反而成为李鸿章淮军的主要驻地之一,后随着李鸿章的崛起和重要洋务的创办,而使上海成为金融资本和商业聚集之地。

    上海的英国租界和美国租界后来合并为公共租界,占地33503亩,法国租界15150亩,合计租界面积48653亩(合3.21平方公里)。后租界几经越路扩展,使以外滩为中心的租界扩展至包括黄浦、静安、虹口、杨浦、卢湾、徐汇等旧上海地区的临近部分。

    1853年太平军攻占苏州时,大批苏州人逃难上海,使上海有了第一次的人口急剧增加。这种人口增加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主豪绅的资本吸引到了受外国保护的上海,以图资金和财产的安全。

    到1863年李鸿章率淮军进驻上海时,上海的洋人已达2000人之多,这些主要以经商为主的洋人除自己赚钱外,也使中国买办和商人获得了同样多的商业机会,由此而使上海成为一个商业城市,并因为商业的发达而吸引更多的资本向上海聚集,连广东的商人也开始到上海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使金融银行业很快在上海获得了立足之地。

    一时之间,上海成了广州商人、江南富豪、宁波钱庄、山西票号、官僚资本、外国商人和外国资本争相竞争的城市,并成为远东地区最繁荣的港口、商业、金融中心和“十里洋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