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启示录1904

正文 第七十九章 我,回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906年7月15日,天气晴朗的中国黄海上竟出奇的没有一丝海风,整个海面如同湖水一般平静。远处,一艘从美洲驶往中国的邮轮正犁破海水缓缓驶来。

    这时的北半球已经到了夏季,天气也开始有些热的让人受不了了,自然没人想着去甲板上透透气,虽然潮湿的船舱里味道真不怎么样,但总比在甲板上忍受毒辣的太阳强很多吧?

    当然,也不是谁都愿意呆在憋闷的船舱里,就如头等舱外的甲板上,就有十几人不怕热的站在遮阳伞下眺望着蔚蓝的大海。从他们的打扮来看,应该是中国人无疑,脑后的辫子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正是从南美洲转道美国乘船回国的刘邦国等人。

    自从上次整军开始,刘邦国便几乎一步不离基地,跟着士兵们同吃同住,训练更是一次都没落下。

    两个月的高强度训练、整顿却也是初见成效,浮躁的军心也算暂时压了下去。毕竟每天的训练和对抗演练都让人头痛欲裂了,根本不容他们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

    而这还没完,紧随之后的就是又一次大规模的整编工作。不同以往的是,此次整编涉及到的范围很大,几乎囊括了刘邦国出海军外的全部军队。

    不同于之前的三师编制,这次经过整编之后的陆军则是形成了两个整编师、一个特种大队、一个近卫加强团还有一个重炮旅的编制,总人数达到了三万六千多人。之前的教导团则拆散充入各个基层。

    每师定员一万两千人,分为六个团、一个师直属加强营、一个师部警卫营还有一个炮营。每团加上团部定员一千六百人,由三个营和一个团直属加强连组成。

    每营又分为四个连和一个直属加强排,加上营部共四百五十人。每个连配有三个排,加上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各排排长、司务长等干部一共是130人。

    另外就是,每个连标配有一个炊事班,而每排下辖三个班,定员三十五人,每班又设一个班长和三个三人组成的战斗小组。

    战斗小组,简单来说就是由三名战士成立的一个互相掩护、攻击的小战斗单元,由组长带领两名战士执行战斗任务,组长在前面为尖兵,负责指挥组员进行战斗,战士按组长指挥使用火力,集中火力,消灭敌人,并自觉掩护组长侧翼安全。

    在战斗小组遇到伤亡时,相邻剩余战士自觉靠拢组成新的战斗小组,继续完成战斗任务,使整个连队保持完整的战斗组织和战斗力。

    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战士的战斗战术积极性。使战士更加团结,战术更加灵活,战斗力更加强悍,这也是此次改编后新设的基础的战斗单位。

    两师师长分别是由蔡锷和李浩池两人兼任,不过目前蔡锷仍在东南亚地区练兵,第一师剩余部队由张孝淮代管。

    而那个刘邦国坚持成立的重炮旅则是只有三个炮团组成,其余的编制大体与常规编制没多大区别,但基础编制只到班一级。

    整个旅的主要配置为七十五毫米野炮,也就是德国生产的M1903式75毫米29倍径野战炮。

    这并不是刘邦国不想配口径更大的重型野战榴弹炮,实在是中国当时的地势环境不适合重炮参战。重量轻,机动灵活的M1903式才是现阶段最适合的火炮。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刘邦国的部队完全没有装备重型火炮,事实上,只要能够想办法买得到的火炮,刘邦国都会想办法买上一两门做训练只用,但也只是用做训练而已。另外,全旅还有1902式六十毫米速射山炮二十门和其他一些小口径的速射炮。

    而海军,此次却不在刘邦国整编的计划之中,有智利海军帮忙,却是也没必要再去花心思整编。他现在的海军还很弱小,现阶段还是要以训练以及学习为主。更何况,在他刚回国的这段时间海军根本没办法安排到国内去。

    等到诸事已毕,刘邦国便迫不及待的带着蒋百里等人自美国登上回国的客轮,长时间的等待,连他也有些不耐烦了!

    “司令,回国之后咱们从哪里下手?”终于,蒋百里还是忍不住的看向刘邦国问道。这个问题,也是他一直想问的。

    “这,需要看情况。主要还是根基的问题,可供选择的地方并不多,能够找到一个能发挥我们全部长处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刘邦国并未回头,眼睛看向祖国的方向回答道。

    刘邦国的话并没有错,中国看起来地域广阔,但真正可供选择的地方算来算去也就那么几个。

    而他的海军又注定刘邦国只能尽量将这个地方选择在沿海或者沿江地区,如若不然,下了这么大血本的海军却是废了。

    自断手脚这种事刘邦国自然不会去做,所以他早早的就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抛去,开始将视线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

    那里,有新军,更重要的是,那里的新军相对容易掌控一些!‘事情已经差不多了吧?’说及此处,刘邦国似乎想到了什么,喃喃自语道。

    “那么,我们的主要方向呢?”蒋百里听到刘邦国的回答,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明悟,点了点头又开口问道。

    “主要方向不外乎两点,一为军事、二为工业,有工业没军事则不立,有军事无工业则不强。所以,我准备用最少一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既有工业又有军事的大本营!而现期,则是要想办法立足!”刘邦国沉声回答道。

    “到了!我们回来了!”不等刘邦国在说什么,二层甲板上便传来了一阵噪杂的声音,打断了刘邦国等人的对话。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地平线已经出现在了船头的方向。很多人已经涌上了甲板,指着那里说话。

    上海,快到了!

    看着那愈来越近的海岸线,包括刘邦国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觉得神情凝重了起来,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这,也许就是近乡情却了吧?

    “中国,我回来了!”刘邦国喃喃自语道。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