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乱世女皇

正文 36第三十六章恩威并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乱世女皇最新章节尽在

    两日后是休沐之后的第一次朝会。^/非常文学/^新君即位后的第一个朝会,被陈梓坤轻描淡写的给糊弄过去了,这班老臣们憋了一肚子的气。周韩二人去晋见太上王,但文丹溪却让人告知说太上王偶感风寒,不方便见人。两人只得悻悻返回。

    众臣顶着深秋的冷风,多少有些瑟缩。

    周通朝秦元靠近一步,悄声说道:“丞相,您是百官之首,又是大王的叔叔,这事……”

    秦元淡然点头:“周大人放心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那就好。”周通略略放下心来。

    “对了,不知道老太公怎么样了?身体可好?”周通当日是陈信的义父陈季雄引荐来的,新王对这个$淫荡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祖父一向颇为尊敬,不知道搬出这位老人出来有没有作用。

    秦元不赞同的摇摇头:“老太公自从太上王即位之时就宣布不管朝中之事。朝野皆知,如何能去走他这条路?”

    “多谢丞相提点,下官愚钝。”

    两人正说着悄悄话,忽闻景阳钟响,国府正殿的大门缓缓打开。

    接着司礼官拖长声音高呼:“时臣已到,百官入朝——”侯在台阶下的文武百官肃然无声的鱼贯入朝。

    此时刚刚天亮,殿中灯火辉煌。众人刚入殿,就见宫中内侍走过来引导众臣进入旁边的偏殿,众人不知所谓,想开口询问又恐不合礼仪,一个个心中带着疑惑,缓步进入偏殿。进入其中,见偏殿中又是另一番情形。

    就见偏殿中央的大圆桌上摆着几桶热气腾腾的饭菜,新王居中而坐,见到众臣进来,以一副拉家常的口吻说道:“眼看秋日渐深,天气越发寒冷,诸位大人中不少人都上了年纪,远路而来,着实是辛苦了。本王以前被父母溺爱,自由散漫惯了,今日还是母后特地入宫来叫本王起床,本王叹道:今日才觉为君不易。母后正色教本王曰:为君难,为臣更难,为民最难。本王深以为然,遂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多体谅诸位的难处。”

    众臣中不少人是人精,最爱揣摩上意。他们自然明白这看似平常的话中其实另有含意——本王体谅你们的不易,你们自然也要体谅本王。

    张让眼珠一转,最先开口:“我王圣明,我王能如此体恤下臣,臣等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李角也不甘落后:“我王仁慈,臣等惶恐。.

    陈梓坤心情颇好的一摆手:“好了,大清早的别肝啊脑呀的,不多说了,都坐下来用些早饭吧。”

    众臣一起躬身高呼:“臣等谢我王恩赐。”

    陈梓坤压压手示意众人坐下,然后又笑着说道:“以后,上朝时间就就随四季而定,夏早冬迟,就像农人一样日出而聚,日落而散,比平常往后推一个时辰,早上和中午由国府来提供餐点,每隔五日一次休沐。”众臣再次齐声致谢。

    宫中侍女进来给每人面前的大陶碗中添上满满的肉汤,盘中放上胡饼。在寒冷的早上,就着胡饼喝上一大碗肉汤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一碗热汤下肚,众人身上顿觉暖和了许多,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

    新王时不时的跟众人攀谈几句。气氛较之于前日的冷硬和剑拔弩张,竟是缓和了许多。秦元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警惕,他比旁人更了解这个侄女,她对人越太好,你越要小心。她从小就是这样,在算计人之前,一定会把人哄得忘乎所以。她用这招把自己的父亲吃得死死的。秦元垂头思索,忽然觉得有一道目光向自己这边射来,他连忙收敛心神,抬头一看,正好与萧舜钦的目光在半途相遇。萧舜钦温文尔雅的冲他一笑,秦元也只得扯扯嘴角算是回应。

    两刻钟后,众臣用完早膳。纷纷起身步入政事殿,井然有序的在各自的位置上站定静侯新君上朝。

    陈梓坤从容的走上台阶,在王案前坐定。她那浓眉下的一双明眸炯炯有神的望着众人,朗声说道:“有本奏本,无本,本王开始宣诏。”

    酝酿片刻,秦元第一个站出来,躬身奏道:“启禀君上,关于前日所奏郑喜入朝为官之事,臣以为不妥,不但是历朝历代未有此事,中原列国也没有此例。让女子入朝为官此事一经传扬出去,一是会让天下贤才望而却步,二是列国定会笑我国中无人。为还请君上明鉴。”秦元是百官之首,又是陈梓坤的长辈,他的话一向很有份量。太上王在位时,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就是不知新王会如何对他?堂下百官,虽然个个一副耳观鼻鼻观心的端矜模样,但每个人都在拭目以待,端看新王下一步究竟怎么做。

    “啪——”陈梓坤一拍王案,脸现怒容,台下众臣纷纷垂下头,顿感一股无形的压迫突然袭来。

    片刻之后,陈梓坤激越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先人早就说过,三皇五帝不同法,春秋五霸不同制。君子治世当依时而定,依势而为,别动辄就搬出前朝来说事!前朝没有的,我国就不能用吗?若是事事都依据别国,那么,我们肩膀上还顶着一颗脑袋来做什么?干脆换成布袋算了,还能多装些先人的想法!尔等都听明白了,本王上不畏天变,前不法祖宗,现不恤人言!以后都将尔等脑中的那些旧货给本王抛了,用水好好刷洗一遍! ”

    秦元从未当面被人如此抢白,他紧紧抿着唇,脸色苍白似纸,内心一阵尖锐的钝痛。其他人也是战战兢兢、噤若寒蝉。

    崔博陵略一蹙眉,壮着胆子出班奏道:“君上,百官奏事各抒己见耳。若有异议,可依理依据而驳。秦相是百官之首,又是两朝老臣,大王尚且如此,百官臣工以后还有谁敢放胆上奏?微臣愚钝鲁直,若有不当之处,请我王责罚。”

    陈梓坤面沉如水,她静静地盯着崔博陵看了一会儿,众人屏息静气,暗自里为崔博陵捏了一把汗。陈梓坤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怒气,最后长嘘一口气,缓慢而无奈的说道:“崔相言之有理。寡人方才的那番话,着实有感而发。并非针对秦相本人。自从寡人当太女之时,就不断的有人跳出来来拿祖制说事。今日刚好触到了寡人的旧伤,致使寡人识伤秦相。请相父大人宽宥寡人。”说完,她缓缓起身,对秦相微微躬身。秦元怔了一下,急忙虚扶一把:“大王如此折节下士,老臣愧不敢当。”陈梓坤又慢慢坐下。

    崔博陵趁热打铁:“君上方才秦相所奏之事如何处置?”

    陈梓坤无力的摆摆手:“既如此,那就撤了这道诏令吧。官市丞职位虽不大,却关系到国计民生,诸卿若有合适的人选可以举荐。”

    秦元再次躬身:“君上圣明。”

    陈梓坤接着说道:“本王还有一事请众位议一议。上一任的易州令已经告老还乡,关于易州知府的人选问题众位有何看法?”

    周通和韩奇对视一眼,齐声答道:“臣等愚鲁一时想不出合适人选,请君上定夺。”

    陈梓坤故意顿了一下,慢慢说道:“有人给本王推举了三个人,他们是文雪松、白显、郑喜。诸卿看他们三人谁人最合适?”

    “……”

    对于郑喜,人们想都不想,直接过滤掉。那么接下来只能在白显和文雪松两人中间选择一个。众人偷偷看了一眼秦元,白显也算是秦元的儿子,自然想看看他的态度。

    秦元面色平静的拱手奏道:“君上,臣以为文雪松为人老成持重,谨慎周到,由他提任易州知府再合适不过。”

    周通等人也一起附和:“臣等附议。”

    陈梓坤脸色比刚才好看了许多,她朗声说道:“几位大人果然睿智明断,如此,本王就依了众位所奏。擢文雪松为易州知府,即日到任。另,白显自幼得丞相大人教诲,博学宏识,堪称大才,本王就任他为赵州知州。即日携家眷上任。”

    秦元犹豫片刻,上前奏道:“君上——”

    陈梓坤微微一笑,抬手打断他的话:“古语道:避贤不避亲。本王和文武百官都丞相大人光明磊落,丞相再这样小心下去,便是束手束脚了。”

    “微臣遵命。”

    “还有一件事,寡人观崔相为人正直坦荡,敢于直谏,遂决定将他改拜为于于御史大夫,除司本职事管之外,另外负责举奏寡人和百官的违失,以匡正寡人过失。”崔博陵叩首谢恩。

    接着百官纷纷呈上奏折,陈梓坤命文杰分类放好,有急要事都当挺批示,其他分类拿回书房。

    下朝后,陈梓坤单独留下崔博陵,和他商议出使东虏的事情。因怕魏晋两国察觉从中阻挠,君臣两人议定,先悄悄进行,等到事成之后再宣示百官。

    两日后,崔博陵上折称病高假,收拾停当后便带着一干侍卫和礼物悄悄出行东虏。

    又隔了五日,陈季雄陈太公溘然长逝,无病而终,享年七十。太上王和太后痛不欲生,茶饭不思。陈梓坤亦是万分难过,当即决定罢朝三日,并宣明诏为祖父守孝六年。此诏一出,举国哗然。国民纷纷赞颂新王的仁孝。

    陈信为女儿的孝心感动,流泪对妻子说道:“从来都是儿子守孝,哪有让孙女守孝六年的。义父在天有灵,也肯定不忍孙女空耗六年时光。你劝她还是算了吧。”

    文丹溪沉声答道:“她已经明诏全国怎好更改,不如就遂了她这一片孝心吧。”她心里十分明白,陈梓坤这么做一方面是悼念祖父,另一方面是借此事以躲避即将到来的大婚风波。

    乱世女皇最新章节尽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