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海涛法师

正文 关爱众生,充满大悲 1-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关爱众生,充满大悲—一海涛辑

    1.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

    2.慈悲就是佛,慈爱的精神就是慈悲。

    3.时常关怀众生,处处为别人着想就是慈悲心。

    4.慈悲能治愈人,施与受者皆然。

    5.以慈悲滋润内心,怒火便会立即熄灭。

    6.慈悲的力量没有边界。

    7.慈悲是最好的护卫,它也是一切治疗的源头。

    8.融合智慧和慈悲是参与保育地球最有效的方法。

    9.慈悲就是慷慨的本质,这都是我们心灵清净的基础。

    10.菩提心是觉悟者的慈悲心。

    11.悲心是希望众生皆能离苦,慈心是祈愿众生皆能得乐。

    12.当你用爱来浇灌自己的心田,就能开始修炼慈悲心。

    13.以慈悲心的精神提供真理给那些身在信仰之外的人。

    14.我们对有情众生的慈悲心,必须从体认其痛苦而生。

    15.慈悲是无所求的爱。

    16.对子女慈悲是父母之道,对父母行孝是子女之道。

    17.家庭是实现慈悲最基本的人伦组织。在人性爱当中,以父母的爱最接近于慈悲。

    18.悲字就是拔苦之心,慈字就是与乐之心。佛心为众拔苦与乐,即是慈悲之心,慈悲是其它各种美德的根本。

    19.慈悲行或利他行,都首先表现于劳动自己身体,努力去改良别人的物质条件。

    20.以忍辱克服嘲笑者,以祝福克服心怀敌意者,以真实克服中伤者,以慈心克服加害者。

    21.慈悲是佛教实践上的中心德目。

    22.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关爱众生,充满大悲—二海涛辑

    1.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2.必须准备对他人行善,要行得比父母对自己所做的还多。

    3.慈悲要及于一切众生,纵然是一只蝼蚁,也必须加以悲怜。

    4.心中爱怜一切众生,以这样心怀众生的心,能成就许多功德。

    5.修行者必须是具有慈心的人。要以慈心接待弱者、强者以及一切众生。

    6.修行者要对一切众生怜悯、同情。当不害别人,要给与,要常说真实话。

    7.要慈怜一切,所有众生都对慈怜有感受。

    8.佛教的慈悲之所以是绝对的,就是在于佛法使人成佛。

    9.慈悲行的实践者是苦他人之苦的人,求道者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怀着代替众生堪忍苦的心。

    10.菩萨为诸有情于生死堪受一切苦。

    11.奉献由同情生。愿意奉献的心,也是一种慈悲的心情。所以慈悲是任何一个俗人也可以实现的。

    12.修行者最大的财富就是慈悲,这是富于财宝的修行。

    13.以慈心悲怜一切众生者,其人多生功德。

    14.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行慈心者,必无灾横而致命终。

    15.行慈悲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连敌人也不忍加害,则是慈悲心的俱现。

    16.有慈悲心者长命,有忍辱心者形善,好杀生者短命多病。

    17.慈悲的精神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18.怜悯心深的人连神都对之敬礼。

    19.忍辱是从悲心而起,慈悲心是从不忍众生苦而生。

    关爱众生,充满大悲—三海涛辑

    1.幸福之道,即是要培养慈悲心以及菩提心的利他德行。

    2.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得到幸福,而且不只是肤浅与暂时的幸福,而是要引导众生走向最根本的离苦得乐之道。

    3.成就甚深平等忍,增长如空大悲心,常乐忍辱柔和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4.让我们本着无所求的爱心去对待一切众生,就如慈母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

    5.爱与关怀的力量,足以改变世界。

    6.世俗的人把佛陀看得比众生还重要,而修菩提者则与之相反,把众生看得比佛陀还要重要。

    7.永远不能放弃对众生的慈悲心,要把众生看得与佛陀一样的尊贵。

    8.加害你的人好比是你的上师,应顶礼膜拜。

    9.慈悲的精神,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10.修行应心怀以慈与悲普及于一切众生,不要想瞋恚或害意。

@黄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   11.无智慧之慈悲是爱见慈悲,不是真实慈悲。

    12.慈悲就是舍弃自己,全面为自己以外的众生而奉献。

    13.慈悲是及于一切人的爱,不限于自己、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宗派,或自己的国家。

    14.爱无偏党就是慈悲。

    15.慈悲和善心的修持极重要,在生活中的各种境遇都需要慈悲心。慈悲是一切安乐之源。

    16.当你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你需要慈悲心。没有慈悲心,你的家庭生活将充斥着问题与苦难。

    17.在学习时,最好是以慈悲心学习,透过这种方式,你的学习变得饶富意义、有益于其它有情。怀着慈悲心而活,能将凡庸的生命彻底转变为超凡而有意义的生命。

    关爱众生,充满大悲—四海涛辑

    1.佛法有很多种法门,包括了数百种不同的真言和各种禅修法门,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的修持。

    2.少了慈悲心,即没有任何法门能引导我们成佛,甚至会成为轮回的因,或堕入恶趣的因。

    3.如果你以菩提心的动机、慈悲心、饶益有情之心念来发表一场演说,每一字、每一句都会产生大善业,大乐因。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演说是以希望一切有情获得安乐为发心。

    4.如果你以对一切有情的慈悲心为发心来修持祈请文、持真言、禅修,这些法门会成为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能积聚广大的功德,净除心相续中累劫的障碍和恶业。

    5.你以菩提心、慈悲心、利益他人之思所做的每一项行为,都会成为一切有情的安乐因。

    6.菩提心能转化你的生活,宗喀巴大师实证了菩提心——舍自己而只珍爱他人。

    7.菩提心、悲心、慈心的成就,能彻底转化你的心。

    8.如何最有效利用我们的生命?就是以慈悲和智慧过生活。

    9.生命的目的不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自己的安乐。生命的目的,是要对其他有情有贡献,利益其它众生,无论是一位或许多位众生。

    10.活着的真正理由,是为了要帮助其它无量众生离苦,并引导他们获得成佛的殊胜安乐。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11.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这种普世的责任,要带给一切有情最究竟的安乐。要经常思维:「我对一切有情的宁静与安乐负有责任。」

    12.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环境,我都要修持慈悲,观想修行慈悲法门能给我内心力量与喜悦,让我感觉我的人生是有用的。

    13.慈悲的心像万灵丹,它能把不好的状况转变成好的状况。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