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正文 第27节:长春的严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不仅是一次个人的成功,还是一个政治上的胜利。这一工程对北京来说极为重要,因此周建南副部长在整个改造期间一直呆在长春。在此期间,江泽民的业务和领导能力给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如此,后来他帮助调动并提升了江。离开长春汽车制造厂是江事业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果没有那个引人注目的改造工程,这一切可能都不会发生。

    当苏联人离开后,江失去了他的俄语对话者。但他和俄语翻译刘仁伟(音译)不久就成了好朋友。刘是锅炉房夜班组的组长。为了能赶上刘下班的时间,江总会提前上班。这样一来,他既可以说俄语,又能学到生产知识。差不多30年后,1989年底,江泽民当了总书记后,为他在莫斯科时的俄语老师及刘仁伟搞了一次聚会。在长达6个小时的时间里,3人一直在讲俄语,唱俄文歌。

    江始终没有忘记与他一起工作过的苏联专家。当20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行业代表团访问俄罗斯的时候,江要求沈永言让代表团成员打听那些仍然健在的苏联专家的情况。江以一名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向他们表示了敬意,并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江对沈说:“他们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不过,当时江还有些很现实的事情要处理。3年经济困难造成了严重的食品短缺,为了生存,工人们不得不在宿舍旁边种庄稼。江下属某车间的工人们种了很多大豆,每个人大概能分到40磅。由于车间主任从来没有下地劳动,所以大家就给他少分了一些,车间主任很不满意。

    江听到这一争执后,非常生气。“工人们种了豆子,白白给你,这已经很不错了,”江对他说,“你怎么还能嫌给得太少呢?”

    江接着让他在全体人员面前做自我批评。

    “这并不丢脸。”江开导车间主任说,“在工人中间,你是党的代表,而党不断壮大的唯一途径就是得到普通群众的支持。炫耀自己并凌驾于群众之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江恪守这一原则,自己的生活非常简朴。虽然他作为行政13级干部享有不少特殊待遇,他的工资每月仍只有150元,加上他妻子的工资,全家人就靠200元生活。当然考虑到当时极低的生活费用,这样的收入也算不错了,不过江要供养很多人,包括他大家庭中的亲戚。有一次,工厂设法为员工弄来了一些西瓜,书记让江先给孩子们买几个。江回答道:“不了,谢谢。我买不起。”

    书记说:“你每月挣那么多,你攒钱干什么?”

    江说:“你不知道吗?你看我穿的这件毛衣,我上大学时就穿了。我没钱买新的。我哥的儿子在上大学,我每月都要给他寄5块钱。我还要资助几个妹妹。能节约的地方就要节约啊。”

    江常常饿肚子。他当时说:“只要每天能吃到一个鸡蛋,我就非常满足了。”

    当工人们对食堂有意见时,江特别重视。他要求党支部制订一项措施,禁止党员干部吃小灶和插队打饭。虽然江中午一般是从家里带饭,但有时也在食堂吃。他指示工作人员把他的消费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到月底账单过来的时候,江总是全额付清。

    到1961年,中国的一些高层领导人,包括邓小平和陈云,试图扭转毛泽东在“大跃进”中的一些破坏性政策。有限的农村自由市场,包括蔬菜自留地和按劳分配制度,得到许可了。同时,很多虚报产量的工厂领导受到了处分或被撤职,尽管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响应北京提出的不切实际的生产指标。

    江泽民也有他个人的计划。1956年他在斯大林汽车厂的苏联导师让他将自己所著的http://

    http://

    http://

    http://

    《机械制造厂如何合理利用电力》一书翻译成中文。当1959年苏联开始从中国召回其专家顾问时,这项任务变得更有实际价值,因为中国工程师们如今需要一切可以搜集到的技术资料的帮助。

    江开始翻译这本技术论著,不过还没等到他完成,江就被调走委以他任了。直到1965年,江才最后完成了翻译。他将手写的翻译稿交给沈永言,让他校对和编辑。

    “‘文革’开始以后(1966年),我肯定不能再弄外文书了。”沈解释说,“那太冒险了,会有生命危险。大部分书都被烧掉了,尤其是外文书。”

    不管在那里承受了多少艰难,江泽民始终对长春怀有美好的记忆。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来访者事先没打招呼就敲开了江在北京的家门。江马上要出门参加会议,因此他姐姐出来应门,对不速之客说江不在家。这个人说:“我叫雷文,是从一汽来的。”他的话音未落,江就笑着出现了。

    因为江有先约在身,两人只能简单地聊几句,但江说出了他长期以来一直想说的话。“老雷,”他说,“我走的时候,给$淫荡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你留下了大量的工作,我一直感到很过意不去。你得原谅我。”

    在工厂的岁月中,江泽民成了真正的领导者。他以身作则,虚心待人,对部下的错误从不揪住不放。他会毫不犹豫地提问,还会情不自禁地唱歌。他这么做,不仅赢得了工人的尊重,还赢得了大家的友谊。午休时间,他从一个屋子到另一个屋子,和员工一起打桥牌;当他乒乓球打输的时候,他和其他人一样排队等下一轮。他玩捉迷藏,参加在附近湖里举行的划船比赛。每逢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江总是会出现在那里,如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事,帮着张罗他们父母的丧事。他很少与人发生冲突或拐弯抹角,绝不傲慢自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