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暴君的伟大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先谋吐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说实话,杨广的使臣崔君肃的威逼泥厥处罗可汗使得其归顺隋朝,终究于当时隋朝如日中天的国力使得泥厥处罗可汗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处境,所以在崔君肃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好选择投降归顺。

    没有了西突厥在旁边的碍手碍脚之后,杨广加快了让隋朝势力直接进入西域的步伐。大业四年(608)杨广命令大将薛世雄与**的启民可汗联合集兵进攻西域的伊吾国。这伊吾即今新疆哈密,其地靠近河西,四周是戈壁滩。伊吾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匈奴属部伊吾庐,东汉窦固伐北匈奴,夺其地,始筑城郭留兵戍守,置伊吾司马,大开屯田,后历魏、晋,皆为中国版图。伊吾扼丝绸之路咽喉,西域商客往来,多取伊吾路。十六国时期伊吾隶河西政权,西凉王后裔汉人李宝在其国亡后在此建国,附于柔然,被封伊吾王,维持了20多年的统治。及北魏兴,李宝率众东徙敦煌降北魏,北魏遣重兵镇守伊吾,以御柔然。北魏衰亡后其地先后没于柔然、突厥。西突厥可汗遣吐屯设世监其地。杨广大业初年,伊吾吐屯设(官名)为泥厥处罗可汗所委任,伊吾国算是西突厥的附属国。在让西突厥的泥厥处罗可汗向他低头后,杨广便迫不及待地派军队进人伊吾国。

    这薛世雄率军出玉门后,启民可汗因故失约没有到。薛世雄将军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定孤军穿越茫茫沙漠直捣伊吾国,当时正直冬季西北地区正处在天气恶劣风沙猖狂之时。薛世雄进兵神速,势如天降。伊吾人根本就没想到隋军能来,所以都没做防备。当听说薛世雄率军已越过沙漠,兵临城下之时。伊吾人惊恐万分,不得不请求投降。薛世雄震服伊吾后,大业四年(608)冬季,杨广授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为王门道行军大将,命他在西域伊吾国内汉代旧伊吾城东筑了一座新城号“新伊吾城”,并派吏部侍郎裴矩共同前往经略。隋朝在西域筑城留守引起西域住过的不安,为安抚西域诸国,裴矩告谕西域诸国:“天子为蕃人交易悬远,所以(筑)城耳。”后来城建好后,薛世雄命银青光禄大夫王威率领一千多名士兵戍守伊吾屯垦戍边,然后率军班师回朝。薛世雄乃大隋名将,凡所行军破敌之处,秋毫无犯,深得杨广喜爱。杨广曾夸奖他:“世雄廉正节概,有古人之风。”

    后来隋朝在伊吾国设立了伊吾郡和柔远镇,薛世雄兴建的“新伊吾城”成为隋朝控制东西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在打击西突厥后,杨广已经直接的对西域进行渗透与统治了,但是还是有势力影响甚至阻碍杨广对西域发挥作用,这个就是吐谷浑。在当时吐谷浑即是国名又是一个民族名称。吐谷浑人比突厥人文明一些,处在半游牧半定居阶段。其首都在青海湖西四十五里的伏俟城。在广大的青藏高原,居住着众多羌人部落。吐谷浑是羌化鲜

    卑人建立的大国,乂称吐浑,至隋已立国300多年。其始祖即名吐谷浑,是西晋时鲜卑慕容部酋长涉归的庶长子,涉归嫡子为慕容庑,由于兄弟不和,吐谷浑负气由徒河(今辽西锦县)西走,越阴山,经上陇,止于抱罕(今甘肃),驻牧于洮河以西的甘松草原,当地人称之为“阿柴虏”,以后同化于被其征服的羌人中,其子孙乂向西征服青海草原,以其始祖为号建立吐谷浑汗国,拓地至塔里木盆地东缘,地兼鄯善、且末,西北有流沙数百里。至隋吕夸可汗统治时时已历18代可汗,其国势仅亚突厥,并与突厥互为唇齿。史称“突厥、吐浑分领羌、胡诸国”。

    隋朝开国之初,北方有强大的突厥侵扰,南方的陈朝依然存在,这就给了当时强盛的吐谷浑不断骚挠隋朝西北边境的大好机会。开皇元年(581),吐谷浑寇掠隋弘州(今甘肃临潭县)、凉州。杨坚无奈以弘州地广人稀为由,废弘州置。同年十一月,杨坚派遣行军元帅乐安郡公元谐率贺娄子斡、郭峻等领军数万击吐谷浑。杨坚给元谐的敕文云:“公受朝寄,总兵西下,本欲自宁疆境,保全黎庶,非是贪无用之地,害荒服之民。王者之师,意在仁义。浑贼若至界首者,公宜晓示以德,临之以教,谁敢不服也!”这就是说杨坚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它并不是开疆拓土,只是想通过军事来震慑吐谷浑而已,以求得边境的长期安宁。杨坚采取这种方针,说句不好听,也是迫于无奈,毕竟当时隋朝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北方强大的突厥和对对南方的陈国身上,而对待西方的少数民族只能采取稳妥的、有节制的怀柔政策。且说原以为没有精力对付自己的吐谷浑可汗夸吕听闻隋军来攻,大为震骇,于是悉发国中精锐,从曼头城至树敦城一线,甲骑不绝。夸吕令定城王钟利房率骑三千西渡黄河,连结党项,阻挡隋军。元谐率军出鄯州(今青海乐都),趋青海湖,欲截断钟利房归路。两军相遇于丰利山(今青海湖东),展开大激战,吐谷浑军败走。隋军继续向青海湖推进,又逢夸吕所遣太子可博汗率劲骑五万来掩袭,又为元谐所击退。无谐追奔三十里,俘斩万计。因杨坚不想与吐谷浑大规模作战,所以元谐见好就收,致书吐谷浑,喻以祸福,晓示以德,吐谷浑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本部来降。隋军旋即撤回,杨坚以贺娄子斡为凉州刺史,镇凉州。隋朝对此次战役后投降的吐谷浑部众,没有将他们迁入内地,任意奴役、驱使,而是把他们安置在河南(今青海贵德县、临夏市一带黄河以南),并选择其降众中威信较高的高宁王移兹哀拜为大将军、河南王,以统降众,保持吐谷浑原部落的特点。次年,夸吕复寇隋边,隋朝西部边境多受其害。杨坚大怒命凉州刺史贺娄子斡发凉、甘、瓜、鄯、$淫荡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廓五州兵,深入吐谷浑境,杀男女万余口,二旬而还。吐谷浑不久又寇岷、洮二州,但不久又退去。由于吐谷浑屡为隋边患,且实力强大,为了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杨坚命贺娄子斡想方设法改变陇西、河右地区不设村坞的旧俗,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贺娄子斡却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他上书云:“陇西、河右一带,地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为田种。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屯田疎远者,请皆废省。但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只可严谨斥候,岂容集人聚畜。请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镇戌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杨坚采纳了他的意见.可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吐谷浑经常寇边的老大难问题。开皇三年(583)四月,吐谷浑又寇临洮,旭州刺史皮子信战死。五月,吐谷浑与突厥联合寇凉州,为行军元帅窦荣定击破。六月,攻掠岷州、临洮一带的吐谷浑,为隋汶州总管梁远击破于尔汗山(今甘肃岷县)。不久,吐谷浑又寇廓州,为州兵击走之。至此之后,再未见吐谷浑寇隋边的情况。原来,吐谷浑的王族慕容家族再度发生了内乱,使其不得不暂时停止对隋边的攻掠。吐谷浑夸吕可汗在位多年,年迈后喜怒无常,曾想废杀太子可博汗。太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害怕被废,于是密谋执夸吕降隋,并向隋边吏请兵援助。隋秦州总管、河间王杨弘上奏杨坚,欲出兵接应吐谷浑太子,不想西边边境出现问题的杨坚思量再三就没有同意这个请求。不久,太子谋泄被杀,夸吕立次子嵬王诃为太子。隋叠州刺史杜祭请求杨坚乘机出击吐谷浑,杨坚仍然不同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