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霸主公孙康

正文 第十章 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书房门口公孙康在侍卫于三的带领下慢慢走了进来,走进书房里,公孙康看到里面做着里面的除了段颎还有一个小孩子,公孙康猜不透这人是谁,不过能同时出现的不是自己的师兄就是段颎的族人。

    公孙康想着在于三的带领下走到段颎面前,于三道:“将军,公孙公子带到。”

    “好的,你们先下去吧。”段颎点头的对于三道。

    “是。”于三说着慢慢退了出去。公孙康看到于三说完自己上前拜道:“弟子公孙康拜见师父。”

    段颎凝视着公孙康道:“康儿,今日你能让门口护卫带领着进来,说明你的机智。不过为师要问一下你真的只有四岁吗?”说着好奇的大量着公孙康,因为公孙康的个子普遍的高也不得不让人来疑惑了。

    公孙康恭敬地答道:“不错,康于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出生,现今正满四岁。”

    段颎含笑的不讨论此事转头给公孙康介绍道:“此是我的孙子,名叫段德,今年有七岁了。”说着又给那段德介绍道:“德儿,这就是最近将京城弄的满城皆知的象棋少年公孙康。”

    公孙康见段德年纪与自己略大,摆着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看着自己,知道这一定是被段颎给宠出来的,毕竟自己作为现在公孙家的独苗就一直被太公宠着。不过公孙康也毫不在乎走过去施礼道:“小子公孙康,段少爷有礼。”

    过了许久对面的段德才不情不愿道:“公孙公子有礼。”

    公孙康知道他这是因为其祖父在场,不然恐怕连礼都未必会回。心下想着:“看来这个段德不太服气自己,不过时间还长着,总有一天我会让这位段少爷心服口服。”

    段德心下想着:“哼,敢跟我来比,总有一天让你知道本少爷的厉害,让你臣服于我。”原来这位少爷看惯了自己祖父使唤人,使得心中也隐隐的想要使唤人,只是府内有祖父在不能多使唤,这次来了个外人而且又那么小,自然想要使唤。不过对于面前这位能发明象棋的人他还是打心眼里佩服,只是内心的驱使让他想征服这样的能人,让自己也出名。

    “你二人以后一起学习,要相互帮忙,如果让我知道你们胡闹的话那么就别指望我不惩罚。”段颎毕竟人老成精这点小小的火花还是看的出的,只是他也不点破。毕竟自己孙儿一直养尊处优惯了,而这公孙康虽然人小,为人也聪慧,而为人勤奋。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公孙康会被自己的那个孙儿给制服。

    “徒儿/孙儿,遵命。”公孙康和段德差不多同时说出了这段话。

    对于这极度的配合段颎笑着道:“很好,今日你二人就在这里看书,如果不懂可随时问我。至于要学哪本你们自己拿吧。”

    段德听了去书架上找到《论语》一书来还挑衅的看看公孙康,以他向来公孙康小小年纪最多也只是看《诗经》的地步。可亲眼看见公孙康从书架上拿下《春秋》一书来,段德当时大脑就当机了。

    段德不知道公孙康却知道,自己是从未来而来,对这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也略有游览,只是《周易》过于难度,公孙康只是看了一遍没有深入,而《春秋》一书无外乎包含最广,而且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因此其中包含有万千,讲的是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2年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可以说里面内容极其吩咐,是公孙康喜欢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个原因却是因为春秋讲义,而大汉还余有此义,所以要看。

    段颎看公孙康拿起了《春秋》,表面是微笑内心却震惊不小,以前他只是以为这孩子聪慧点,可是如果真的按照步骤那么这孩子已经将前面的《诗经》、《论语》、《孟子》、《礼记》这四本书看完了,因为这四本书都是现今孩子先要学习的几本,而剩下的书籍就可以任由人自己来选择了。所以段颎才有一想。只是好奇的道:“康儿,你莫非已经读至《春秋》?”

    公孙康手里捧着书,来到段颎面前说道:“师父,弟子已经将《春秋》之前的必备课本读完。”

    段颎不信一连问了很多那四本书的内容,而公孙康全部对答合体。这样也不由不让段颎来相信公孙康的功课已经学习至如此地步。只能练练叹息公孙康是一个天才之外别无称赞之法。

    段德听着公孙康将自己祖父提出的问题全部答出来,而看祖父的样子,公孙康没有出错的地方,他知道这第一阵自己是失败了,要比文学自己是比不过这个比自己小的孩子了。随机又动起了别的念头,一直到段颎提醒才捧着书来到段颎面前读了起来。

    随后大家一起在书房里读书,对于书类方面段德老实了许多。而公孙康对于段颎的藏书以及段颎长时间的为政经验,以及时局的认识。而使得将春秋更好的取其精华之处,更加有助于公孙康学习春秋的要义,而将一些已经过时的做法摒弃掉。

    傍晚,段颎邀请公孙康在府中用膳,而已经来接公孙康的固管家也有幸在段府用膳。在用膳上,公孙康表现的非常有礼仪,令段府上下不得不赞叹这小小年纪却已经懂得了如此之多。晚膳之后公孙康才拜别段颎等人而回去。走的时候门口已经换了岗位而原先的华豪已经去休息了,也无从说话公孙康就上了马车,固管家一扬鞭,马车喋喋的向公孙府而去。

    回到府中在父亲,母亲以及太公等人的询问下,公孙康将府中发生之事完整的说了一下,只是对于段德的挑衅给忽略了过去。

    随后每日公孙康清晨以及响午练武,而下午前往段府学习,其中也认识了不少段府中的人。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有段颎的二个儿子,段浑以及段瑞。而其他的人也只有第一次去段府门口见到的侍卫长华豪的关系非常好。
^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

    并且段府之中段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次自己拿了春秋的缘故,也没有过多的来逼害自己。不过做了两世人的公孙康却知道这样绝对不可能让段德心服,只能说段德正在酝酿一场新的事情。

    再不知不觉中这样重复的过去了三个月、已经进入了建宁三年的时候,公孙康的年龄长了一岁,而象棋的传播的范围却已经随着商人传遍大江南北。公孙之名也伴随着传了出去。

    城门口,公孙延携带着公孙康相送即将前去上任的公孙度,年前公孙度已经被朝廷命为冀州刺史一直,公孙康知道历史是有所改变,可是自己这父亲的命运还是没变,现在只是希望自己的象棋可以让公孙度不至于因为谣言而被免官吧。而一同来相送的还有已经升任为当今太尉的段颎和一些小吏,还有父亲最好的一个朋友东海陈敦,至于另外一位谢弼却因为年前那一场“青蛇见前殿,大风拔木”一事而指责当今朝廷因当支持士大夫,为党锢翻案而被流放,并且还一连得罪了朝廷的三公,不过因为公孙度贿赂宦官以及公孙康央求段颎之故,这次并没有按照历史上那样被贬广陵府丞而是遍贬为内黄县令,虽然被降职可是却掌握着地方实权。

    而另外前来相送的还有一些落魄士子以及商人,他们都是投机而来,特别是士子想让公孙度看中自己而使得能踏入官场。

    公孙度停下走过来对着段颎拜倒:“小儿公孙康全靠段太尉教导,如果不听话太尉但请以我之名而处罚之。令送君千里总须一别,段太尉就别送了。”

    段颎道:“康儿聪慧,段某恐怕是想罚,而令郎也不给我机会啊。”说着哈哈大笑随后道:“升济也许还要交待些许,段某暂且回避吧。“

    公孙度道谢道:“多谢段太尉。”走到公孙延以及公孙康面前,公孙度道:“康儿,在家要好好听师父和太公的话,为父前去上任刺史,而你千万要向段太尉好好学,还有武功也要练,不能因为为父走了你就在这里偷懒,明白没?”

    “是父亲,孩儿一定在家照顾好太公以及好好学习功课,而武功也绝对不拉下。别忘了孩子可是要比霍去病的人哦。”公孙康拍着胸脯的说道。其实公孙康内心还是有点伤痛的,虽然公孙度表面很凶,可是每次表现出来的父爱也不能不让公孙康感动。

    公孙度赞扬的道:“很好,这才是我的孩子。去马车那边,你母亲有事吩咐你的。”其实他知道公孙康昨天晚上就偷偷的摸过眼泪只是不说而已。然后对着一旁的父亲道:“父亲,你一人在京城,要带着康儿,前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公孙延是过来人,看到自己儿子出席了也没有流泪只是道:“去吧,家里的事放心,我还年轻着,照顾康儿还是照顾的来的。”两人就这样一直唠叨着。

    马车上公孙康被抱上去,田氏看着这个被自己一直视如己出的孩子,摸摸他的头道:“康儿,母亲要和你父亲一同去冀州,本想带你前去。可是为了你的功课不能不让你留在洛阳,你要听话知道吗。”

    公孙康看惯了前世电视里的作风,因此抱着田氏道:“娘,孩儿会想你的。”

    田氏一听流下了眼泪道:“娘也会想你的,记着京都与家乡不同,天气冷了要多穿点,还要注意身体,睡觉盖好被子。虽然有花儿和王宇照顾你,可是你自己一定要注意,还有万事都要听太公是师父的,千万别自己做主。还要照顾好太公明白吗。”

    公孙康一个劲的点头道:“知道了,母亲,孩子一定谨记在心中。”

    田氏又道:“如此甚好,记着还要经常来信。”说着又抱着自己的孩子过了很久才放开,帮公孙康整理下头发说道:“好了,时辰差不多了,去吧太公那里吧,为娘要走了。”

    公孙康下车到祖父身旁而此事公孙度已经嘱咐完事情过来道:“康儿父亲和母亲的言语记住了吗?”公孙康乖巧的点点头,公孙度道:“很好。”又对着公孙延道:“父亲,度儿要走了。不送”

    公孙度到段颎面前也如是的说了不送,骑上马,公孙度又大喊道:“多谢各位相送,度某记住了来日自当相谢,不送了。“说着随着马车一同向前往驶去。

    马车消失了影子,公孙延说道:“康儿,走随太尉一同回家。”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