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小村魅影三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爽快答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还了得,‘静坐’这不是在向**他老人家静坐示威吗?因为在会议里面有一幅**的画像,而汪静清就坐在**的画像旁边。于是,汪静清被打成了右派,不久就被下放到苏北农村劳动改造。”

    在笔者看来,这知识分子的思想确实要好好改造一下,肚子里面学了那么多的知识,竟然不知道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平时还喜欢卖弄,言多必失,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好好改造一下,尾巴肯定要翘到天上去了。怪不得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统治者都和知识分子过不去呢?知识分子身上有傲气和傲骨,不整治和修理一下是不行的,不把他们个性的棱角抹掉,迟早会出大事,尽管古语有“秀才造反,三年难成”之说,但“秀才造反”还是要提防的;知识分子目光敏锐,看问题比较深入和透彻,不把他们弄服帖了,他们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一来,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就很难实施和贯彻下去。

    汪静清家有三口人,老伴,还有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女儿,汪静清家就在高常禄家新房子的旁边。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高刘村三十七户人家,只有一户人家是瓦房,这户人家就是汪静清家。

    既然是到农村安家落户,总的有地方住啊,于是,在地方政府的关怀下,乡亲们出工出力,为所有的下放户盖上了瓦房,真让乡亲们眼馋啊!

    彭书记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小村魅影三37

    说话之间,大家已经走到了汪静清家的院子门口,透过低矮的篱笆,大家看到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正坐在椅子上看书。

    此人就是汪静清。

    高建国和彭书记走进院门,和汪静清说了几句,汪静清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他还带王萍到西屋里面看了看,汪育才的女儿睡在西屋,是一张大床,两个人睡。绰绰有余。

    高常禄家的新房一共有五间,三间正房,两间厨房,院墙暂时还没有垒,笔者只能用“垒”这个词,因为,在高刘村,所有人家的院墙全是用土加草垒起来的。连房子的墙都是用土和草垒起来的,更何况是院墙呢。

    房子的门已经装上了,窗户很简单,五六十公分的方框,里面竖着几个木棍,这就是窗户。

    彭书记将大家领进正房,正房里面用席子隔成了厢房和堂屋,东西厢房里面打了两个地铺,刘长海正在西屋铺稻草,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了几块旧门板铺在稻草下面,刘长海说,房子刚建好,屋子里面有一点潮气。

    堂屋里面有一张大桌子,还有几条长板凳,大桌子下面放着两个热水瓶,热水瓶的外壳是用竹篾编的。大桌子上面摞着十几个大碗,碗上面卡着一个竹箩。

    桌子上还有一盏罩子灯,里面倒满了煤油。罩子灯旁边还有一盒火柴。

    大家就要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住宿和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以后,郑峰的心才算定了下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