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怒抗天命

正文 第一章 牛甲山 牛家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楔子

    大风西起,利刃埋壑。茫茫野野,白镜独擎。

    西凉的边境之处有一座雄伟的大山,名“白镜山”山高万丈,山顶的岩石颜色发白而光滑无比,故此得名白镜。此刻在白镜山的山腰处,一个少年正攀岩而上,少年不过十三,四的年纪,细看竟然还是个独臂少年。山势险恶,怪石狰狞。少年缓缓攀行,愈往高处,山石愈平滑,竟如镜面一般教人无处下手。半空处有只大雪雕在缓缓盘旋,雕背上竟盘踞了一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面容清矍。只是一道长长的伤痕从前额一直到嘴角,有些狰狞。老者正盯住攀山的独臂少年。少年突然失手坠下,往下翻滚了几百丈,方才停住。少年躺了半响,又挣扎着起身,欲重新攀山。大雕上的老者神情冷漠,嘴中淡淡的一句“四百二十一次,还未登顶”

    岭南一处大贾人家的府邸。雕梁画栋的府门上悬一牌匾上书“黄府”在府邸的后花园里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园中有湖,湖边有亭.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在凉亭处与几个丫鬟嬉闹。华服少年虽年少,但却英俊异常。想必日后成年必是个祸害花丛的胚子。几个贴身的丫鬟虽长了华服公子几岁,但燕燕莺莺,如众星捧月般。正在说笑间,远处清钟鸣起,绝美的少年微皱眉头长身而起道“几位姐姐,我得走了,不然先生又要骂了,每日之乎者也真是烦闷啊”后翩翩然而去,只留下几个俊俏的丫鬟。花园里的几棵大树上蝉鸣四起,一个长着几个雀斑的紫衣丫鬟正然听的痴了,旁边的几个丫鬟调笑道“公子刚走,你这妮子就又花痴了,将来禀告了老(色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爷,让公子第一个收你暖房”几个丫鬟嘻笑成一团,只是她们没有留意到英俊公子离去的松土小径上竟然没有留下一个脚印。大树上的蝉鸣越发的响亮了。

    滔天山庄是一处很大的庄园,庄园内外气象森森。隐约可见劲装大汉,或明或暗巡游其间。原因无他,这是璇玑门的总舵之处。璇玑门是武林天朝亲封的十大名门,地位尊崇,实力超群。本朝名为大正,以立朝二百余年,自大正太祖开国立朝以来,一改前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即重文而又不轻武。以文立朝,以武立国的国策也沿袭了二百余年。江湖门派成千上万。从武之夫更是百万之众。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又排名。

    璇玑门——江湖十大名门之一!

    山庄的演武场上有个黑瘦的少年正在练剑,剑身漆黑狭长。少年一次一次的挥剑隐隐地竟然有雷鸣虎啸之音。远处有个黑瘦的中年男子正蹲在演武场高大的影背墙下,双手互插袖口里,嘴里砸吧着一颗不知名的果子,像极了一个正在晒太阳的闲散农户。男子笑眯着双眼看着舞剑的少年,像是在观看着这世间最华丽的表演。边上突然走来一劲装大汉,神态恭敬。大汉悄悄走到黑瘦中年男子身边低声道“禀告门主”中年男子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好像怕叨扰到少年练剑。随即长身而起,悄悄走出了演武场。远处少年任然一次次的挥剑,浑然不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无数的热血少年希望闯荡江湖。

    无少年,不江湖。

    这座江湖才有了生生不息。

    正文

    这是一处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在牛甲山的脚下。村子就叫牛家村,村子不大,三十几户。大多姓牛和中原大地之上的其他无数小山村一样,民风淳朴祥和。与世无争,村民大多一亩三分地,虽不富裕但能温饱。

    此刻正值中午,已是初夏的节气,今年的夏天热的比较早,虽是初夏但正午的日头已是毒辣。村里人已从田里忙活完,吃过晌午饭后都在家里小睡一下,好下午重新下地劳作。村边的小树林里,一群半大的孩子正在玩闹。年轻人精力充沛一般不歇午。领头的是个半大孩子。

    半大孩子叫牛奔,十三,四岁的光景,却生得高高大大,比同龄的孩子足足高了一头。牛奔的娘死的早,生牛奔的时候难产。所以牛奔生下来便没了娘亲,只靠父亲牛四拉扯大。日子过的不富裕,好在村里人的帮村也对付到了现在。

    牛奔的名字是村里一位赵夫子给起的,当年牛四求夫子赐名,这位赵夫子看着襁褓里的孩子,掐指而算。随后道“奔牛之力,可撼天动地,就叫牛奔吧”

    这位赵夫子不是本村人,十几年前从外乡流落至此。就在牛家村落了脚。赵夫子虽无缚鸡之力,但却识文断字还粗通岐黄之术。靠着给村里的娃娃教书识字勉强糊口。

    村里人几辈子没几个认识字的,因为穷上不起县里的私塾学坊。赵夫子的到来给村里人希望。于是家里有孩子想认识字的就送到赵夫子处,家里有闲钱的就给几个铜钱,家里没钱的就送些自家地里的果蔬和粮食,好在赵夫子孑然一身又吃不了太多的粮食,这点的钱粮也够生活。

    牛奔家里穷,但牛奔的爹牛四却知道将来儿子能认识字绝对是好事,起码能去县里谋个学徒的事由。总比一辈子呆在小山村里要强。于是天天帮着赵夫子提水砍柴,干些个力气活,赵夫子也就收了牛奔。

    牛奔从小就比别的同龄孩子高大,长的浓眉大眼,体格粗壮。

    因本朝重武之风甚重,从朝堂也就影响到了乡野,牛家村的半大孩子们也大多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闯荡江湖,执剑走天涯。

    “石头,你说赵夫子待会还会讲白大侠的故事吗?”一个瘦猴似的男孩问正在发呆的牛奔,牛奔的小名叫石头。

    “嗯,应该会吧,昨天讲到了白大侠大战大魔头李黑镜,结果没讲完赵夫子就酒瘾犯了,去六叔家喝酒了,今天应该还得接着讲”牛奔认真的分析道。

    牛奔从小就胆子大,性子拧,又是个石头胚。所谓石头胚就是天生不怕疼痛,牛奔这孩子自打落地就不怎么哭闹,寻常的婴儿饿了一般都哇哇大哭,而牛奔则是哇哇的大叫。着实让村里人惊奇了一阵。三岁的时候小牛奔不小心碰倒了灯台,滚烫的灯油滴到了手背上,烫起了个大水泡,小牛奔不仅不哭,还呵呵的乐。

    五岁那年因为淘气从树上摔了下来,胳膊脱了臼,硬是到了晚上牛四爹发现儿子不对劲才知道,赶紧找了人给接上。至于再长大点后,越来越淘气,牛四爹的木棍都打断了不知几根。而牛奔每次也只是皱皱眉而已。

    村里人都啧啧称奇,唤牛奔为石头胚子。至于牛奔为什么不怕疼的原因,谁也说不清,有人说是因为牛奔娘怀牛奔时吃了那游方道士的丸药。牛奔娘怀孕时身子弱,胎气不足,因为家里穷又请不起郎中。恰巧一位游方的道士至此,给了牛四一瓶子药丸,说是安胎结神的神仙药,只为结个善缘,就给了牛四,也没要分文。牛四如获至宝的给了媳妇吃。才有了不怕疼的牛奔。

    还有人说牛奔是天石精托生的,天生异象,将来必大富大贵等等各种说法千奇百怪,就连见多识广的赵夫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在牛奔也只是不怕疼而已,其他与寻常的孩子无异,大家渐渐的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怕疼的牛奔也就有了个小名“石头”牛奔小名“石头”其他的孩子则是什么“铁蛋”“狗娃”“二秃子”之类。乡下人一般都有个贫贱又好记的小名,为的是好养活,贱名不易招阎王爷惦记,能活的长久一点。

    在瘦猴的挑动下,一群“铁蛋”“狗娃”“二秃子”之类。呼啸着又跑向了赵夫子的小草房,为的是让夫子接讲昨天没完成的故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