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市极品大亨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当红明星周容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汪田霖正声说道。

    时间飞快地流逝,在结束了与汪田霖和古钊丰的谈话之后,杨艾前来到片场,大约工作了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下班的时间。

    在下班之后,杨艾前打电话让蒙龙来接自己,然后再去找两个,一个是刘三水,一个是王四眼,因为他又要写一部小说了,这部小说名叫《诛仙传》,是前世一本十分畅销的小说,但是可惜王四眼是找不到了,因此杨艾前来到了刘三水的家。

    看着眼前熟悉的人,刘三水有些忐忑的问道。

    杨艾前笑道:

    刘三水感叹道,上一次惨无人道的代笔生涯令他心中发寒。

    杨艾前道。

    杨艾前说着转身就要走。

    刘三水突然叫道。

    杨艾前有些勉强的说道。

    于是就这样杨艾前就用每天800元再次雇佣了代笔刘三水,两人闷在杨艾前的书房里面埋头苦写着《诛仙传》,一天过去了,二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这几天杨艾前足足为之瘦了三四斤,再看着那个刘三水更是瘦得跟猴子一样都快要坚持不住了,心中再次哀怨:800元,也他妈不好挣啊。

    好不容易熬到第六天,杨艾前终于喘了一口粗气,一部近百万字的《诛仙传》七天内完成,等于每天写下十多万字,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大大的奇迹,对于刘三水来说更是自己快笔的最高峰。前世杨艾前曾听说过最有名的网络作家一天码字五万多就很了不起了,而现在自己一天就十多万,虽然不是自己亲自操刀,但足可以称了,当然他这个神的水分也太大了,人家是边想边写,他却是抄写。

    杨艾前从身上取出了一大叠钞票,递给了刘三水。

    刘三水很紧张的说道。

    杨艾前想到自己以后也会要写小说,要用到代笔人,因此决定专门聘用刘三水当自己的专用顾问,这样以后写起小说也会方便很多。

    刘三水问道。

    杨艾前问道。

    杨艾前道。

    刘三水仿佛下了什么大决定一样。

    杨艾前说着从书桌上抽出一份两份合同书。

    在签订了合同书之后,刘三水就被蒙龙送回了家。

    既然电视台没有钱拍电视剧,杨艾前就决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挣钱来投资拍电视剧,但是又不能让自己的身份被别人知道,因此,他决定自己先写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卖火了之后,就用钱来拍电视剧。

    在送完刘三水后,蒙龙一回到别墅就对着杨艾前说。

    杨艾前道。

    蒙龙道。

    杨艾前在蒙龙离开之后,坐在沙发上,喃喃自语。

    在接到杨艾前的命令之后,房宣鳞就开始行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就成功收购到了一家上市的三线出版公司,并将这家公司更名为中国昌国际&#25991学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昌国际&#25991学社,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则为一名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名为杨颖儿。

    在成为中国昌国际&#25991学社的总经理之后,杨颖儿在杨艾前的提点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加班加点,将《诛仙传》进行包装推广,很快诛仙传这本来自21世纪的畅销小说,就发挥出惊人的吸引力,顿时在香港各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原本印制的10万本精装本很快就销售一空,为此公司加大了印制量。

    在销售《诛仙传》火爆的同时,各家有名的电视台和电台也纷纷前来商谈,要买这部小说的版权,电视台是要拍电视剧和电影,而电台则是要在电台进行连载播放,但是杨颖儿在杨艾前的授意下,并不出售版权。

    在中国昌国际&#25991学社火爆起来的时候,杨艾前只好一边耐心等待,一边非常敬业地做着自己编剧的工作。

    这一天,公司里面打电话过来说汪监制有急事找他,于是杨艾前就急急忙忙地赶到香港的片场。

    刚到片场的杨艾前就听见有人在议论。

    说这话的是一名武师打扮的中年汉子,瞧模样应该有50岁左右。

    另外一个小演员回答道。

    杨艾前正要听他们还要说些什么的时候,有认识他的场务走过来说大老板在办公室等他,然后就是一脸羡慕的神情,毕竟在电视台还不到三个月就如此受上级赏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此刻杨艾前却想起刚才那两人谈论的周容发,还有此刻场务看自己的眼神,忽然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不遭人妒是庸才。

    在雨花台电视台只有一个人能够被人称作是大老板,那就是叱诧香港影视数十载的影坛大亨少易夫。

    少易夫因为在家中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他早年就读于家乡少氏中兴学校,与傅玉成、傅丛信、赵世忠等为前后届同学,后来到东海市就读于国人开办的英&#25991学校,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少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了娱乐圈。

    大哥少易翁于1924年创办,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华夏电影界。

    乾元影片公司在成立之初,清一色的是家族的班底。

    老大少易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少易阳人擅长编剧,老三少易仁精于发行,老六少易夫则擅长摄影。

    在创业之初,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其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深受东海市市民的欢迎,结果赚得盘溢钵满,旗开得胜,少氏兄弟们为之欢欣鼓舞。

    在进入六十年代中期后,少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市场,曾拍摄过1000多部电影,获得过银马奖、银像奖等几十项大奖。&#25991字首发。

    据说最盛之时,每天有100多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

    少易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雨蝶、薛玉清、曹丽芸、林黛丽、凌小波、李翰飞、周&#25991生、张彻豪……无不出自少氏门下,其中《江山美人录》、《貂蝉的一生》、《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传奇》、《大剑侠》、《独臂刀客》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倾倒无数观众。

    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奇》在台湾上映时完全疯狂,有一位老太太连看100多场,由《梁祝》而在台湾掀起的黄梅调狂热,而《天下第一剑》更掀起功夫片新狂潮,发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少易夫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知人善任,拥有一大批各方面人才,为其所用,更在于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学一样,从不懈怠。

    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更是行家里手。他每天晚上只睡一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工作。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