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坏孩子不坏

正文 第三章 浩浩荡荡地去当兵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征兵工作已定,对于徐康家里的一家四口都有了两个壮丁参与增兵工作,所在军军委给徐康一家颁发了“最佳征兵家庭”与“光荣家庭”的双光荣牌。对于徐康家庭,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感恩啊,所以也影响到了徐进安后来为了共产党的事业而坚持不懈。

    大军依然都在坡村驻扎,对于共产党国共战役时期,共产党的军队习惯于打游击战,不喜欢像国民党的军队采取的宁死不屈的防守战法。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共产党的队伍就像是土匪一样,在蒋介石的眼中,土匪并不能够跟国民党相提并论,土匪不能够占据城池而损害国民党的声誉。

    但是共产党是先进的,思想也并不是苟同在一个方向上,或者说一个点上。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提出的“敌退我进,敌退我打,敌退我追”的统一战略思想上。也比较明显地归结为麻雀战术或者说是游击战术。为此,国民党找不到共产党的主力作战,这下僵持下去的唯一结果是被共产党所消耗尽。

    坡村驻扎了大军,但是对于整个的大军来说并不能够全部的人都驻扎在一个地方,要分散兵力并且是合成“品”字形的优势。为此,军委决定,主力军向前推进50里,也就是以坡村为参照物向前推进了50公里扎在,那里是一个小镇,小镇上有一条铁路经过。按理说有铁路经过的地方也给国民党带来突击的可能性很大。但这真是共产党军队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想到你没有想到的东西。

    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军队在铁路附近驻扎还是形成埋伏的状态,关键时候是可以带给国民党一个很沉痛的打击的,例如直接破坏了铁路。当然那时候共产党的军队驻扎不会大摇大摆的,而是隐秘起来,平时种田,战时就是英勇的甲士。

    话说分兵了三路,其他两路由两个师长带领,两个政委协调工作。上级的调动,没有给徐进安太多的照顾,徐进安和他父亲徐康被安排到了第三路军,也就是要离开坡村,去到10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跟着部队驻扎。

    所幸的是,徐进安和徐康两父子都能够在一起,也好歹有个照顾什么的。

    这天天灰蒙蒙的。天气既不下雨也不出太阳,阴气很重。浓浓的阴气就像是人们送别的心情一样,虽然都是去干大事业,但是想到亲人的离去高兴之余还是少很舍不得的。

    徐进安的母亲带着孩子来了,刘娇一边领着徐小康一边拿这两条红色的领带。那两条是给徐康和徐进安系在领带用的。这是农村里很普遍的现象,这在今天的绝大多数的农村或者少数民族之中也还都流行。

    刘娇,徐进安的母亲徐康的老婆一边给他们父子两系上领带,另一边的眼睛禁不住也都红了。毕竟呀,这是父子同时赶去战场;毕竟呀,这是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跟家里的顶梁一起离开自己;毕竟呀,那是去战场打仗而不是去享受世界……想到这里,刘娇直接哭了出来,眼泪哇啦啦啦的,真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

    临行时候对徐进安交代了不少应该怎么注意身体,应该怎么长大成人。但是对徐进安上战场打仗的交代方面可以说是一句也都没有。

    这时候,军委的一些代表同志来到分兵战略的坡村地点,对着当地的百姓跟新兵说话,内容如下: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站在一起,我们首先为了我们将要征战的同志们鼓掌(随即当地的百姓们响起了并不壮烈却十分响亮的掌声),我们都是从艰苦中走出来的,我们这个军队有一部分还是农民的儿子,但是我们聚集到了一起。因为我们不想看到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我们需要民主需要和平,我们想要一个能够带给我们幸福的社会制度。所以我们追随了共产党,追随了共产党的这支队伍。我们坚信,我们一定取得最后的成功。

    说完,现场的人心沸腾,这些话与其说是对着新兵来说的,倒不如说是对着当地的百姓说的。也不得不佩服共产党的队伍是一支文明的,能够战斗的军队。

    在短暂的渲染之后,大部队就出发了。分兵三路,就是主力军一路,另外的两个师分别做一路。这三支队伍形成“品”字形的态势,很容易的对敌人包围起来歼灭,或者说当一方遭到攻击的时候另外两方可以斟酌支援或者权利支援。粉碎敌人的歼灭计划。

    于是,徐进安也随着浩浩荡荡地走上了这支队伍,带给他以后的整个人生的一个最原始的伏笔。

    没有军车,没有摩托化。做将军的包括徐进安的连长在内很多都是骑马前进的。八年的抗战让中国国力消耗特别巨大。特别是国民党内部的抗日指挥失利不仅仅对中国整体战斗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人员精兵简将上也留下来额巨大的祸害。

    大军行走了两天两夜,还好没有下雨或者急赶军,行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手里拿着从抗日时期缴获下来的日本小步枪,也大多数都是小米加步枪。而对于这春天的烂漫景象一点也顾及不到。但是想到要上战场打仗,心里却是既有憧憬又有害怕。

    徐康是做农民来着,对于这两天两夜的行军也都感到有点吃力,毕竟做农活的时候累了可以休息休息,但是当了跟着大部队,就没有这样的闲情雅兴了,就只能够跟着大部队走,走慢了都会掉队。有几个新招上来的新兵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走着走着就感觉不舒服了,但是大部队向前走,又不能够停下来,所以只有坚持。最后坚持不下来就只能够是完全累垮了。

    好在他们跟着的是共产党的队伍,这个军用民命拥军的大队伍对新兵也是百般的照顾。连将军战士也都一样。有的新兵累垮了走不了将军有马的就自己走路,把马让给累到的新兵骑。这在其他队伍里面是不曾出现的一个壮举。

    而你会想到,主人公徐进安现在怎样了?他能够吃得消么?

    其实对于这个小孩,还不到参军年龄而参军的小孩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别看他年纪小,但是他这两天都是活泼乱跳地走着过来的。由于他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也就没有给他安排了其他负担的东西,他随身带着的是一个水壶和一个小背#性爱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包。这个小背包只能够供他自己一个人使用的东西。

    但是他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想着连长杨有为说的话,想着这是要去干大事情,是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就想着自己是被坡村赋予了第一希望的孩子,多少人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压力之余也毕竟是个孩子,喜欢活泼乱跳的还是有的,最重要的是他参军的热情不是一般的高涨。军队,被他赋予了神圣和光荣感。他希望能够在这个大队伍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心灵的安慰,找到坡村人民赋予他的特别的希望。

    有时候,他看着一些还是同坡村出来的一些新兵倒下了,他自己过去叫倒下的士兵把包袱带给他穿,他说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虽然我比你大一辈,但是现在打仗不分辈分。兄弟有难,我帮得了的都帮。

    你想想,这么的一个孩子,大人们行军走路都走不动了,而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那是一个让人多么喜欢的孩子呀,又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疼的孩子呀。

    后勤处还是没有太多的保障的,可是他们也不愿意把这么重的包袱带给一个小孩子穿上。在他们眼里,这个小孩的做法是鼓动人心的,是值得共产党队伍学习的。尽管他们还不知道徐进安已经被坡村赋予了第一希望的美称,但是他们心里清楚——这个小孩,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发生了这么的一件事,以后的这支队伍里就又多了一份鼓动人心的勉励。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想:有一个十多岁还没有到参军年龄的孩子现在参军了,而且比我还要坚强,比我做得还要到位,我是这支队伍的,我也不能够落下,我是长辈应该做得比他更多更好。

    在经过了两天两夜的折腾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部队的目的地,在当地简单地驻扎了起来。

    徐进安的父亲徐康去了新兵训练场,那也是临时建立起来的,专门训练新兵。从坡村招来的新兵不少,但是这个军队是一支大军队,从其他地方招上来的更多。因此这个新兵训练场只是临时用而已,说不定军委命令来了明天就拆。

    而徐进安这个小孩子,杨有为特意安排了他负责后勤。一个是因为他年纪小只能够在后勤工作,另一个是因为他在行军路上的表现带给了全军的战斗力。所以安排他做这么的一个工作室再合适不过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