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红警战争游戏

正文 苏俄BMP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bmp-1战车是60年代中期苏联设计师们在世界上首次研制的完全新型车辆。该车的主要改进是车首加长20cm,将导流栅的叶片由6片减为4片,并将栅的侧板做成向睛弯曲状,取消了后挡泥板的下垂部分;开大了车辆两侧的shè孔。车长门底座加高;重新设计了排气口护罩,将凸起的载员舱盖改低,该车定型大量生产,主要装备稷军坦克师和摩步师的摩步团,用以取代50年代的Бtp-50Пk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和部分60年代生产的Бtp-60ПБ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基本介绍

    БmП-1步兵战车是60年代初研制,1967年首次在红场阅兵式上展出。bmp-1步兵战车该车的主要改进是车首加长20cm,以提高浮渡能力并使车辆重心居中,有利于整车的重量平衡;将导流栅的叶片由6片减为4片,并将栅的侧板做成向睛弯曲状,使水流几乎能水平排出;为减轻雪和土堵塞,取消了后挡泥板的下垂部分;开大了车辆两侧的shè孔,以扩大shè界;车长门底座加高,以扩大视界;重新设计了排气口护罩,以防止浮渡时水进入排气道内;将凸起的载员舱盖改低,以减小火炮俯角死区。该车定型大量生产,主要装备苏军坦克师和摩步师的摩步团,用以取代50年代的Бtp-50Пk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和部分60年代生产的Бtp-60ПБ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此外,还向许多国家出口。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采用钢板焊接结构,能防枪弹和炮弹破片,正面弧形区防12.7mm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前上装甲为带加强筋的铝装甲。驾驶员在车体前部左侧,配有3个thПo-170型昼间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thПo-350Б型高潜望镜,以便于驾驶同在车辆浮渡竖起防浪板时向前观察。夜间驾驶时中间1个换成tbho-2红外夜间驾驶仪。全车共有19个thПo-170型昼间潜望镜,均有电加热除霜功能。车长驾驶员后面,其指挥塔能旋转360°。指挥塔前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tkh

    3Б双

    bmp-1步兵战车目昼夜观察镜,与车长机窗盖上的红外探照灯配合,用于夜间观察。采用的单人炮塔与БmД伞兵战车上的一样。炮手前面有1个1Пh22m1潜望式单目昼夜瞄准镜,昼间的放大倍率为6x,视场为15°;夜间部分采用微光夜视仪,放大倍率为6.7x,视场6°,夜间最大视距为400~900米。在炮塔右侧有白光或红外探照灯。

    主要武器为1门73mm的2a28低压滑膛炮,后坐力小,炮重115kg。在炮塔后下方有自动装弹机构,由在战斗舱周围的40发弹盘供弹。用自动装弹机再装弹时火炮需升到仰角为3°30′的位置。炮弹也可人工装填。配用定装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初速400米/s。采用cПГ-9重型反坦克火箭筒所使用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665m/s,进shè距离800米,最大shè程1300米,shè速8发/min。主炮的俯仰与炮塔驱动均采用电cāo纵,必要时也可手动cāo作。

    在主炮右侧有1挺7.62mm的Пkt并列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炮塔内有通风装置,用于排除炮塔内的火药气体。

    在主炮上方有赛格反坦克导弹单轨发shè架,配有导弹4枚,在车体和炮塔内各存放2枚。导弹通过炮塔顶部前面的窗口装填,装填时间约为50s,shè程500~3000米,只能昼间发shè,cāo纵装置位于炮手座位下面。

    动力舱在驾驶员和车长右侧,采用6缸v型120°夹角相柴油机,功率为221千瓦和一个摩托化步兵班的士兵。乘员组装备有akm型冲锋枪、f-1型手榴弹和信号枪。bmp-1步兵战车拥有完善的战勤组和设备防护装置,包括防常规火力兵器、防核、防化学和防生物武器的装置,以及泅渡中车体受到损伤时的防火、防沉没装置,还有烟幕施放器。战勤组和装置受到车体四周的装甲保护。车内良好的生存条件是通过空气清洁系统和温湿度调节系统,以及食品、饮用水和药品储备加以保障的。基本xing能

    苏联为bmp-1型战车专门研制了v型六缸四冲程300马力柴油发动机,其优点在于其良好的水陆两用xing能和较高的越野xing能。这种发动机工作时需用清洁空气,这种空气在冬季要由散热器进行预加热。这首先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其次可以在寒冷天气下快速启动发动机。启动既可以用压缩空气,也可以用电动启动器(备用方法)。在恶劣条件下,可以两种方法同时使用。bmp-1的气动系统也用于对挡浪板、进气管和机械驾驶员及车长对外观测仪器外层玻璃清洁装置进行控制。机械传动装置在大幅度改变扭距的同时,可在各种道路条件下使用bmp-1。这一装置由整合在同一个机盒内的主摩擦离合器、五级变速箱和两个游星转向机械装置组成。传动装置为机械式,带有液压部件和液压助力机构。这样的动力结构加上传动装置,大大简化了cāo控,减轻了机械驾驶员的疲劳度。战车借助于方向盘进行驾驶,无论是在陆地,还是在水中,都是由带前置主动轮和钝齿啮合的履带牵引前进的。用橡胶金属铰链连接起来的小链环履带可以进行长途跋涉而无需进行半途更换。进入壳体的雨水可由三台抽水泵抽走,它们高效的工作能力甚至足以保证战车在车体出现不大的穿孔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水中行驶。

    bmp-1的旋转塔配置有7.62毫米卡拉什尼科夫式坦克用双联机枪和反坦克导弹系统。半自动滑膛炮可以攻击1300米以内的敌坦克,以及开阔地和简易掩体内的有生力量和兵器。弹药基数包括40发聚能装药弹和穿甲杀伤弹,这些弹药配置于战斗舱的机械箱体内。1300米以外的装甲目标要用带聚能装药的反坦克导弹予以摧毁。

    为了进行枪炮武器的瞄准shè击和反坦克导弹的导引,还加装了复合式无辅助照明瞄准具,这种瞄准具在不破坏车辆伪装的情况下,可进行夜间观察和瞄准。了望镜配有电加温和气动液压清洁装置,可在严寒和天气不好的条件下使用武器。车内配备的炮塔瞄准用半导体电传动装置可在战斗中更加有效地使用武器,该传动装置可快速转动炮塔,此时保持武器瞄准目标的高度平稳xing。bmp-1的shè击孔和观察仪器能够让乘员在行进中或停顿时不出舱门便可使用武器。在座舱内设有八具加热型潜望观察镜,以及两挺机枪和六支冲锋枪专用的带有球形枪架的枪眼。座舱两侧有装满机枪子弹带和冲锋枪弹夹的箱子。此外,车上还装备有rpg-7型轻型火箭筒,其shè击则通过该座舱顶部打开的舱口实施。型号演变

    1977年初苏联又对该车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后门改为跳板式大门;炮塔加装30mm的АГc-17榴弹发shè器;车体两侧增加6mm厚的附加钢装甲以保护履带上部和托带轮;车体顶部后方增加1个贮存箱;车体顶部右侧安有at-4反坦克导弹发shè管的支架以取代赛格反坦克导弹发shè导轨。

    变型车有:

    БmП-1k指挥车:配有p-123和p-126电台以及天线等各种通信设备。为便于放置地图桌和其他工作台,重新布置了载员舱,并取消了两侧的shè孔和观察镜等。

    БmП-1kШ首长-司令部:供营以上部队使用,配有大的天线杆和鞭状天线,有4部电台,p-107和p-311各1部,p-123两部,还有1台发电机。

    БmП-p侦察车:车体与БmП-1相似,但采用双人炮塔,主要武器仍为1门73mm的低压滑膛炮。原顶部的4个舱盖只保留2个,均位于后部。配有战场监视雷达和抛物面天线,后者位于炮塔顶部后方。在炮塔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shè器。

    БmП-coh炮兵侦察车:装备自行火炮营和团使用。采用双人炮塔,主要武器为1挺7.62mmПkt机枪。配有战场监视雷达,天线位于炮塔顶部后方。观瞄仪器有微光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等。

    nmp工程侦察车:车体是新设计的,但采用了БmП-1步兵战车的发动机和悬挂装置,能完成各种工程侦察任务,例如用车前的两套探雷装置可以探测地雷。该车既能浮渡,又能潜渡。利用车后两个喷水推进器能水上行驶,水下行驶时可将车顶的潜渡通气筒装上。车重17t,车长8.22m,车宽3.15m,车高2.4m,公路最大速度5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БmПППo教练车:该车取消了炮塔,车顶改装8个学员用的指挥塔,车体前部左方有车长和驾驶员座位,其后是8个学员的位置,每侧3个,另2个居中。每个学员有2个thПo-170潜望镜、1个mk-4观察镜和1个p-124a2车内通话器。其中1个潜望镜和1个观察镜在指挥塔的前部。教练员有控制3个盒式记录器的控制装置、АГy-10-3放大器、3个开关、外置式扩音器以及话筒。此外,车内还有p-123电台、p-124a1和a2车内通话器、10个胸前开关与电缆。

    埃及的БmП-1改进型:主要是改装了法国普瓦约:2.150米

    车底距地高:≮0.370米

    履带中心距:2.550米

    履带着地长:3.600米

    履带宽:300mm

    最大速度

    公路:65千米/小时

    水上:≮7千米/小时

    燃料储备:460l

    最大行程:550~600千米

    浮渡能力:有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30%

    攀垂直墙高:0.7m

    越壕宽:2.5m

    发动机

    型号:ytД-20

    类型:6v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221千瓦/26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5/1

    转向装置类型:二级行星式

    悬挂装置类型: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类型:73mm/低压滑膛炮

    并列武器口径/类型/数量:7.62mm/机枪/1挺

    反坦克制导武器/类型/数量:反坦克导弹单轨发shè架/1个

    弹药基数

    主炮弹:40发

    机枪弹:2000发

    导弹型号/数量:赛格反坦克导弹/4枚

    炮塔驱动方式:电/手动

    主炮俯仰范围:-4°~+33°

    烟幕施放装置:热烟幕施放装置

    装甲厚度/水平倾角

    车体前上:6mm/10°

    车体前下:19mm/34°

    车体侧上:16mm/76°

    车体侧下:18mm/90°

    车体后上:16mm/71°

    车体后下:16mm/71°

    车体顶部:6mm

    车体底部:7mm

    炮塔前部:23mm/48°

    炮塔侧部:19mm/54°

    炮塔后部:13mm/60°

    炮塔顶部:6mm

    炮塔防盾:26~33mm

    电气系统电压:24v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