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暗香

正文 第 4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遥闾揭徽笥蒲锏牡焉U獾焉淮危乖谟赫蛑衤氖焙颍写瓮獬龉槔矗吞叫锎倒D巡怀伤丫搅耍?br />

    余沁梅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近小屋的时候,笛声忽然没了,等走到小屋前,她却没有看见半个人影。但明明刚才的笛声是从这个方向传来的,而且她还见到一匹马拴在了屋前。

    可人呢?

    她四处看了一下,依然不见。

    突然她听见身后“呼”的一声,转头一看,只见轩辕箫手握笛子,从树上跳了下来。

    她呆了一下,只看着他。

    他笑着对她说:“我来接你了,我的梅儿。”

    第3章

    轩辕箫本想着这一趟来雍镇就可以定下他与余沁梅的婚事,尽快迎娶她过门。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余富仁竟在这关头死了,看来这婚短期内是成不了了。所以他也不急着赶回苏州,一路上与余沁梅边走边玩,从陆路走到了江宁,然后再乘船到了镇江,准备在镇江停留两天。

    到了镇江,轩辕箫建议上金山一游。

    金山,就是白娘子那个金山吧!以前曾随师父到过镇江,但因为楚天涯一生最痛苦的就是情事,对于那个有着浪漫传说的地方,自然是不会涉足,所以就算来过镇江几次,余沁梅也没有上过金山。但她倒是知道金山的,知道那断桥相逢、水漫金山、雷峰塔下的故事,只是她一直不能理解那个蛇妖为什么会为了一个男人做下那惊天动地的事,与天抗衡,最终也不过落了个永世被压在雷峰塔下,直至雷峰塔倒、西湖水干。

    人真的有那么疯狂的感情吗?

    就像师父爱着娘一样,至死不忘。她甚至怀疑过,当年楚天涯是故意吃下那毒草的,因为她已经长大,他完成了娘的托付,可以去找娘了。

    应该是有的,有人爱得疯狂,只是那个人不会是她,她是连一般情感也没有的人而已。

    可她还是觉得奇怪,世人不是喜欢白娘子的传说吗?可为何为白娘子仇家的寺庙,却是如此香火鼎盛?

    “今天刚好是十五,来上香的人真的很多啊。”轩辕箫小心护着余沁梅在人群中穿梭。

    余沁梅边走边看着庙会中的各种小摊子,卖风车的,卖灯笼的,还有解签的,还真的挺热闹的。

    忽然一个衣衫破旧的小孩撞了他们一下。轩辕箫捉住他,他不停地低头道歉,轩辕箫让他小心点儿便放了他了。

    那小孩便一下子没入了人群中。

    这时轩辕箫才发现自己的怀中轻了许多,一摸,空了,钱袋没了。

    那小孩是小偷。

    可庙会人太多了,哪里还寻得着那小孩的影啊!

    钱没了,轩辕箫也并不在意。轩辕家的商行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分行,他只要随便找一间,自然就能拿到钱。而镇江最大的药铺义和堂便是轩辕家的产业之一。

    可没想到的是会在那里意外地找到了另一个人——那个偷钱的小孩,他正在哀求掌柜给他一棵老人参。

    余沁梅走了过去,问道:“你要人参做什么?”

    那小孩一回头,见是她,吓得转身便跑。可没跑两步,就被跟随而来的轩辕箫抓住了。

    “小贼,看我还不逮到你。”轩辕箫一手拎住他的衣领。

    小孩用力地挣扎,嘴上还喊着:“放了我,快放了我。”

    掌柜见状连忙赶过来,见是轩辕箫连忙作揖行礼道:“少爷,有话慢慢说,不知这小孩做了什么事,得罪了二位。但我相信他是有苦衷的,不如先放了他,听他解释吧!”

    “先放了他吧。”余沁梅也走了过来,她问那小孩,“刚才见你很着急的样子,又听到你说要人参,你可是要救人?”

    那小孩甩开轩辕箫的手,眼见是逃不掉,干脆就站着回答余沁梅的问话:“我要去救我爷爷,他快要死了,得用人参救命。”

    “小子啊,你算了吧,不要白费心机了,留着你的钱,以后用吧,你爷爷真的不行了。”掌柜叹着气道。

    “我不信,你怕我没钱给,才不给我人参。”小孩狠狠地瞪着掌柜。

    “你爷爷在哪?”余沁梅问他。

    小孩闻言以为余沁梅要对他爷爷做什么,很不客气地瞪着她。

    “就在城门外的那间破庙里。”掌柜代为回答,“我今天早上刚从那里回来,那老人家病得太重,就算是用再多的人参也没用了。他现在应该只吊着最后一口气,等着这小子回去。”

    “可否带我去看一看?”余沁梅又问那小孩。

    轩辕箫知道她那大夫的性子又来了,遇到那些穷苦的病人就特别爱管,“小子,你就带我们去看看吧,说不定还能救你爷爷。”

    掌柜怀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阵子,突然恍然大悟地指着她道:“你是梅姑娘?”

    余沁梅并不奇怪他会认出她。毕竟镇江她和师父来过,也曾在这药铺出入过,被记住了也不奇怪。

    “小子,快带他们去吧。这位姑娘也许是世上唯一有可能救得了你爷爷的人了。”掌柜对小孩道。

    那小孩惊讶地看着他们,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你们跟我来吧!”

    余沁梅与轩辕箫随那小孩赶到城外的一间破庙,庙内的稻草堆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那小孩扑到他跟前,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

    那老人吃力地张了张嘴,但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余沁梅见状知道这老人已是必死的了,但她还是拿出了自己随身带着的针包。

    “你先让开一下。”她对那小孩说。

    小孩转身见到她手中的针,连忙退开。

    余沁梅用银针封住那老人的几处大,然后对那老人说道:“这只能让你暂缓一口气,我救不了你的,你有话就赶快说吧。”

    老人感激地看了她一眼,伸手想要去拉那小孩,但手只抬起来一点就落下了。

    小孩明白他的意思,连忙握住他的手,“爷爷,我在这。”

    “孩子——”老人艰难地说着,“孩子,爷爷——要——走了,你——不要——难过,要——好好——好好——活着,做个好——孩子啊!”

    “爷爷,爷爷……”小孩忍不住哭了起来。

    “要做个——好人——”老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出这句话。

    “爷爷——”小孩扑在老人身上,撕心裂肺地吼着。

    轩辕箫走到余沁梅身边,伸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余沁梅回过神来,看了轩辕箫一眼。

    学医至今,在她面前断气的人并不多,十三年来只有两三个。以前师父救不了的只有她的娘,后来她治不了的只有余富仁。但只要他们还有机会下药,真的没有几个会被阎王抢去的。可事实上有时就是这样,她会比阎王晚一步。

    她知道,也明白,所以她从来不为这些事情难过,怪只怪那些人太晚遇到她了。

    可那小孩的吼声让她一惊。

    死了人而已,用得了这样吗?

    她看着娘亲断气,看着师父离去,余富仁的尸体她也见了。那些应该可以说是她的亲人,但他们死在她面前,她也不曾难过。当然,余富仁死的时候,余雄文是笑了的,水丽娘只在一旁发抖。但没有人哭,更没有人吼。

    “他为什么要这么伤心?”余沁梅问轩辕箫。

    “因为那是他爷爷,他的亲人。”轩辕箫答道。

    “亲人又如何?亲人死了就得伤心了吗?”余沁梅嘴角掠了掠,看起来有几分嘲弄的感觉。

    那小孩闻言跳了起来,扑到余沁梅身上,伸手就去拽她,拉扯着,恶狠狠地瞪着她。

    轩辕箫一惊,连忙去拉开那小孩。可小孩死命地扯着余沁梅的手不放,用力在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余沁梅痛得叫了出来。轩辕箫抽出身上的笛子,用力往他后脑一敲,笛子断了,小孩晕了。

    轩辕箫扔开那半截破笛,拉起余沁梅的手,要看她的伤口。

    “怎么样,很疼是不是?”一副雄得不得了的样子。

    “还好,已经没那么痛了。”余沁梅看着他为自己吹着伤口,“他为什么要咬我?”

    “也许他以为是你杀了他爷爷吧!”轩辕箫不忍告诉她,是她的无情伤了那孩子的心。

    “他误会了,我虽救不了他爷爷,但我学医,是救人的,绝不杀人。”余沁梅低头看了看晕倒在地的小孩,“他应该没有大碍的,很快就会醒的。”她会告诉他,她没有杀死他爷爷的。

    “那我们还是快走吧!”轩辕箫怕那孩子醒来还要闹。

    余沁梅犹豫了一下,决定留下来。

    她放开轩辕箫的手,蹲了下来,用手在那孩子的人中按了按,然后是合谷。

    小孩悠悠转醒,看见是余沁梅,果然又要动手。幸好轩辕箫早有准备,先按住了他。

    “小孩子,我没有杀你爷爷,我们来到的时候,他已经不行了。我施的那几针只是助他将最后的精气集中起来,因为他似乎有话要对你说。好了,我们现在要走了,至于你偷了我们的银子你就自己留着吧,记住你爷爷对你说的话,做个好孩子,别再偷东西了。”余沁梅觉得她已经说完该说的话,示意轩辕箫离开。

    轩辕箫慢慢地放开那小孩,一边和余沁梅退出破庙一边防着那小孩再扑上来。

    终于那小孩只是愤愤地站在那里,瞪着他们,没有再扑上来。

    轩辕箫回到义和堂,向掌柜支了些银子,吩咐他找些人到城外破庙帮忙把那老人给葬了,然后便打算和余沁梅继续游山玩水。可恰巧药铺里求诊的人很多,哪一个问诊大夫忙不过来,余沁梅便去帮忙了。轩辕箫也只好由得她,自己就在柜里查看了一些账册。

    傍晚时分,掌柜从城外回来了,还带上那小孩。

    掌柜告诉轩辕箫:“少爷,这小孩本是孤儿,后来被破庙里那老人收养了。现在老人死了,他又还小,我想留他在义和堂做个学徒,总比他一天到晚在外面游荡的好啊!”他又说道,“其实他们爷孙俩虽是三只手,可人毕竟还小,还可以教,如果少爷不反对,我便自作主张了。”

    轩辕箫看了看站在门外的那小孩,样子还是倔倔的,只是眼神中透着些犹疑。他想起那老人临终前的话,也许那小孩也希望自己能改过,能做个好孩子。

    “你是这里的掌柜,我今日只是路过而已,不会干涉你的决定。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轩辕箫突然停了停,“他想学医?”

    掌柜点了点头,“我问过他,他挺愿意的。”

    “你帮我叫他进来。”轩辕箫想了一会儿,道。

    掌柜虽然并不明白轩辕箫想做什么,却还是将那小孩带了进来。

    “你叫什么名字?”轩辕箫问他。

    他把头一撇,“不知道。”

    轩辕箫笑了,“你这小子,还在生气啊。她说那些话不是有意的。她的父亲从小对她不理不睬的,母亲也死得很早,所以她并不知道亲人的真正意义。”

    小孩转过头来,惊讶地看着他。

    轩辕箫又问了一次:“好了,现在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了吗?”

    “不知道。”小孩低声说道,“我没有名字,爷爷一直叫我‘小子’。”

    “这样啊,那你多大了?”

    “十三。”小孩答道。

    “那你再告诉我,想要学医吗?”轩辕箫又问道。

    “想。”小孩答得干脆。

    “为什么?”

    “若我懂医,爷爷就不会死了。”小孩的脸上满是悲伤。

    轩辕箫点了点头,拍了一下他的肩,“这里的掌柜想让你在这里当学徒,我却想让你跟另一个师父。如果她愿意收你,你便跟我们回苏州,如何?”

    “师父?”小孩不明白他说的是谁。

    “就是刚才被你咬了一口的那个姑娘。她可是个医术了得的人啊!”轩辕箫说出自己的打算。

    小孩犹豫地看了看正在为病人把脉的余沁梅。他也记得她最后为他爷爷施的那几针,爷爷的精神是突然便好了许多。掌柜的也曾说过她是世上唯一有可能医好他爷爷的人。他心里隐约明白,她必是个医术高明的人。

    “她会愿意收我吗?”他想起自己曾那样对她。

    “放心,她这个人,不记仇的。”对于这点,轩辕箫有把握得很。她连余富仁和余雄文都不记恨,这小小的孩子不过咬了她一口,她又怎么会放在心上。

    “那好,我就跟她学了。”小孩下定了决心。

    第4章

    在苏州城内的东北角,有一条街,本来的名字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去,现在苏州的百姓都称那里为轩辕街。只因那街上只住了两户人家,他们都姓轩辕,而且本是一家。

    盈春园是前两江巡抚轩辕仲文的家宅,而靖春园则是其弟轩辕仲谋,江南首富的宅第。两园相邻,其中后花园有一湖泊连通。就这两座园子,占去了苏州城的东北角。

    两个轩辕家,一官一商,其势力在苏州乃至整个江南,无人可匹敌。想巴结他们的人,多如恒河沙数。不说别的,就说两个轩辕家晚辈的婚事吧!当年轩辕仲文的大儿子勇夺探花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官员想把自己的千金许配给他,终于在科举后与吏部尚书的小女儿成亲;而二儿子虽未参加科举,但早年便得其师——前太师夏侯文杰举荐,在朝当了个礼部侍郎,最后娶了其师之女;三儿子刚刚弱冠,媒婆们已经踏破了门槛,无论官商大户,都想把握好这最后的机会。可轩辕三公子却丝毫不紧张,因为他有一张王牌,就是至今未成婚得哥轩辕箫,他宣称在轩辕箫成婚之前,他是不会不懂大小先后,跳过堂哥先娶妻的。

    然而轩辕箫的婚事最近确实备受关注。先前还听张媒婆到处炫耀将做成这笔生意,替轩辕仲谋的独子轩辕箫拉了红线。事实也是看着轩辕家下聘的队伍长长地从城的东北角往西南边的泠家去了,可谁料还未到泠府门口,便被截住了,婚事就此作罢。然而三个月后,又一队下聘的队伍从轩辕家出发,往城外去了,可半个月后,又折了回来。无人知道当中出了什么问题,直到轩辕箫的书信解答了这个疑团——他未婚妻的父亲病逝了,婚事不得不延后。又过了大半个月,只见轩辕箫带着一位绝世美女和一个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小孩回到苏州。

    余沁梅看到轩辕箫领着一个约年五十神情威严的先生与一个徐娘半晚风韵十足的女人出现在大厅中,她站了起来,看来这就是轩辕箫的父母了。

    “梅儿,来,见过我的父母。”轩辕箫对她招了招手。

    余沁梅上前向二老行了礼,“轩辕老爷,轩辕夫人。”

    轩辕夫人见状迎了过来,拉起余沁梅的手,仔细地打量着她,说道:“这孩子,怎的就叫得这么生疏啊!至少也叫一声伯父伯母啊!我与你娘可是最好的朋友啊!”轩辕夫人伸手轻抚着她的脸,“长得真像,像极了兰馨啊!”然后忽然一阵伤感,轩辕夫人的眼眶都红了,她雄地看着余沁梅,道,“我可怜的孩子啊,以前苦了你了。”

    面对轩辕夫人的热情,余沁梅很不习惯,她本能地想要退缩,可当轩辕夫人提到娘的闺名时,她还是忍了下来。

    轩辕箫看出她的不自在,连忙帮她解围:“娘,你不是有东西想要给梅儿吗?”

    “啊,是啊,你瞧我,一见到面就全忘了。”轩辕夫人从怀中拿出一个镶了金的翡翠玉镯,交到余沁梅手里,“这是你娘当年与我定下婚约的时候的信物,我听箫儿说,你当年离开雍镇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你娘的遗物,想是没办法带的。所以我就想把这个给你,这怎么说也是你娘曾用过的东西。”

    余沁梅接过镯子,愣了一下,她娘生前用过的东西?

    一股奇异的感觉从心中升起。

    “好了好了,你们别老是站着了,这孩子也就刚刚到家,让她坐下吧!”轩辕老爷很有威严地说道。

    轩辕夫人睨了他一眼,还是拉着余沁梅坐到一边。

    “我们要不也像箫儿那样也叫你‘梅儿’,如何?”轩辕老爷的话听起来很是和蔼,可样子还是那样的有威严。

    “不行。”余沁梅还没说话,轩辕箫倒首先反对了,“那是我地权,她答应过我只让我这样叫她的。”

    余沁梅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有吗?她什么时候答应的?

    “就叫沁梅吧!”轩辕夫人提议道,“你是冬天里出生的,你娘曾告诉我,那年梅花开得很美,你出生那天下了场雪,上沾着点点晶莹剔透的雪,所以你娘给了你这个名字。”

    “沁梅啊,你和箫儿的婚事也拖了那么久了,本来真不应该再拖了。怎料令尊却在你们大婚前仙游了。轩辕家一向是恪守礼节的,守孝是一定的了,本来该守孝三年,可你和我们箫儿都不小了,要不就守孝一年。守孝期满,马上让你们完婚。你觉得怎么样?”轩辕老爷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余沁梅点了点头。虽然她从来不认为余富仁是她爹,可事实上他们的确有着血缘,于情于理,她确实应该为他守孝。而且完婚之事可以不急在一时,她是答应了轩辕箫嫁他,早晚也没关系,反正他是她这一生唯一会嫁的人。

    “爹,那守孝期间,不如就让梅儿住在月影水榭吧!”轩辕箫建议道。

    “这样不好吧,月影水榭离你的浩天楼这么近,你们虽是未婚夫妻,但于礼也有点不合啊。”轩辕老爷不太同意,“我和你娘的意见是让沁梅住在秋伊苑。我们已经吩咐下人打扫好了。”

    “秋伊苑?”轩辕箫低叫道。那离浩天楼可远着呢!而且要从浩天楼过去秋伊苑必须经过轩辕老爷和轩辕夫人的祟乐院,那么岂不是他每次去找余沁梅都要让父母知道?

    “我想,我可以住在医馆里。”余沁梅淡淡地道。

    厅内其余三人齐刷刷地转头看着她——

    楚正瑜,就是轩辕箫和余沁梅在镇江遇上的那个小孩。他本无名无姓,拜余沁梅为师后本打算从了余姓,可余沁梅却让他姓楚——楚天涯的楚,名字则是余沁梅给他的。正,是希望他从此正直做人;瑜,为玉,经雕琢后必成器。

    他刚刚才帮忙把马车上的医书全搬下来,而几个家丁则把书搬进山园小筑里。余沁梅从秦岭带来的,就只有这成车的医书。

    余沁梅还是搬进轩辕箫为她建的医馆——山园小筑了。山园小筑在苏州城的北面,背靠山,面朝湖,而这湖正是两轩辕府中后花园那湖,所以其实这里离靖春园真的很近,却又在园外。山园小筑模样依雍镇的竹庐样式,只是大上了两三倍,有前、中、后屋。前屋为问诊看症储药之所,十分宽敞;中屋较小,有个小园子——园子里有个小池塘,栽了株荷花,还有间书房,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书架,刚好用来放余沁梅带来的那一车的书;后屋是休息之处,有三间房,轩辕箫原本打算一间是让他和余沁梅偶尔在此过夜;一间是楚正瑜的——虽然当时并不知有他,但也打算着为余沁梅觅个学徒帮忙;最后一间是给丫环住的,他曾特别让管家留意过,在轩辕府中找了一个略懂草药又细心的丫环过来侍候余沁梅。

    这医馆真的是很好,只是楚正瑜心里还是有点怀疑,“轩辕大哥,你找个这么偏僻的地方,会有人上门看病吗?”

    “你放心,依你师父的名声,就连她住在山上,求医的人也不少。”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轩辕箫还是跟着过来了。她居然要住在医馆!虽然这山园小筑也是精心建造的,但比起靖春园还是差远了。再说,虽然这里也有湖与他的浩天楼相连,但是相当遥远的啊!该死,那揽月湖没事干吗长那么大?

    哎,罢了,待会去船行订一条船!

    “但是你不是说过师父她没有来过苏州吗?”楚正瑜还是担心。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他早在开始建这医馆的时候就已经放出消息,现在是整个苏州城都知道,这医馆是“冷面侠医”的唯一弟子“梅姑娘”的。就连在建造过程中,也陆续有人前来,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只是这样的话,他的梅儿就忙得不行了。

    虽然并不希望她辛苦,但他还是想让她知道,他尊重她,不会限制她,还会帮她,她要嫁他的决定绝对没错。

    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轩辕箫和楚正瑜同时向声音的来源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白衣的男子向这边奔来,然后在他们面前停住,跳了下马。

    “你怎么来了?”轩辕箫笑问道。

    那白衣男子温柔地笑着走了过来,手中的折扇让他更显孺生气质,让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误会他是个文弱书生而已。又怎么会想到他就是那个与轩辕箫一样叱咤江南商场,连那些商场老狐狸都不敢小觑的杜少棠。

    他们两个可以说是现在主宰江南商场的后生晚辈。轩辕家原本强大的财力,加上轩辕箫的自信强硬与杜少棠的温和冷静,这种搭配让轩辕家的商业版图在稳步中扩张着。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杜少棠才能配合得了轩辕箫,也只有这样的杜少棠才能让轩辕箫在强硬时多一份沉稳。

    杜少棠是远嫁北方的轩辕夫人表妹的儿子,自幼体弱,不适合在寒冷的北方生活,轩辕夫人见他懂事又聪明的样子,便让他寄养在靖春园中,陪轩辕箫读书玩耍。后来他在靖春园外另买房屋,接了丧夫三年的母亲过来,算是在苏州定居了。

    但向来性子温和的他,并不打算自立门户,便在轩辕家的商行中帮忙。是实际上的二当家——轩辕箫才是真正的决策人,轩辕老爷其实早已不管事了。轩辕老爷和夫人对他是十分信任,不仅公事上,连府中不少事也要他帮忙。所以外面的人都认为他相当于一个不住在靖春园的“轩辕少爷”。

    “来看看那梅姑娘长什么样子啊。听说你可是带了个绝色美女回来啊,指的是她吗?”杜少棠张望了一会儿,并没有见到有美女出现在视线范围内,“人呢?”

    “还没过来,正替爹和娘把脉施针。”就在刚才余沁梅提出要住在医馆的时候,轩辕二老才知道他们的未来儿媳正是“梅姑娘”。而余沁梅也主动要求给他们把脉施针。

    “这么快就讨好未来公婆的心了。”杜少棠调侃道。

    轩辕箫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你笑吧,就算是讨好又如何。不过啊,依她的性格,应该是看出我爹娘的身体有点问题了。”

    “喔?”杜少棠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告诉她的?”

    “用得着吗?别忘了她是‘梅姑娘’。”轩辕箫并不担心,其实他知道爹娘身体并不好,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一直有看大夫吃药调理,现在余沁梅还亲自看他们,他就更不用担心了。

    “轩辕大哥,你们说的‘梅姑娘’是指师父吗?”一旁的楚正瑜终于忍不住发问了。在镇江义和堂的时候他就听掌柜说过“梅姑娘”,现在又听轩辕箫和杜少提起,似乎这梅姑娘指的正是余沁梅,可是余沁梅明明就是姓余嘛!

    “正是。”轩辕箫应了他一句。

    “为什么?”楚正瑜又问道。

    轩辕箫想了想,答道:“她的名号好像是她师父生前便有了的,至于为何我也不知道。”突然他又想起什么似的,问杜少棠道,“我信上交代你的另一件事,你处理得怎么样?”

    杜少棠耸耸肩,答道:“没有办。她都还没过门,你先把她娘家搞垮了,就不怕姨妈嫌弃她吗?”

    轩辕箫冷冷一笑,“哼,那样的娘家反正她也不会放在心上,你照我的计划做就行了,其他不用担心。”

    杜少棠没有再说话,真不知道那个余雄文当初下手之前有没有认真想过他将惹上什么人。既然轩辕箫心意已决,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就可怜余家积累了几代的家业了。

    这时杜少棠轻轻撞了一下轩辕箫,示意他往东边看,“那是她来了吗?”

    只见一辆大马车从靖春园的方向往竹庐来了,那是轩辕夫人的马车。

    “应该是吧!”应该是轩辕夫人派人送她过来吧!

    马车停在了竹庐前,一个身穿锦衣的女子下了车。

    “是她?”杜少棠惊疑道。这女子虽然面容清秀,但与绝色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