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偷儿的穿越

正文 第 29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大可能。如果被他发现,他怎会容我回到大殿?那女主角不知是哪位,若是个身份要命的,他还不得先要了我的命?

    这个时候无暇多想这些,正如我无暇多想他嘴里念叨的蜻蜓是不是林倩儿一般。

    第二局鉴宝开始了,我和四阿哥的眼睛被人用丝帕蒙了起来。搞什么故弄玄虚,还需要蒙眼睛?我心中不免疑惑。

    听着八阿哥的话语,我知道他正在请他四哥鉴定一个宝贝。等了一小会儿,四阿哥就鉴定好了。

    八阿哥把那需鉴定的宝贝放到我的手中。原来是蒙眼鉴宝,这倒是新鲜玩法。古人玩起来也很有创意嘛!

    我集中精神,专注于手上的感觉。拿到手中便知此物不是金属,触手滑润,比手掌稍大,感觉温凉,并不冰手。那么不会是宝石之类的了。宝石在这种天气中,触手的感觉要凉一些。不是玉石就是珍珠!

    我做了初步的鉴定,那么是哪一种呢?

    它呈一个未开的豆花形,即上窄下宽,中间微弯,也可以看成是靴子的形状。

    从形状和重量上来看,更有可能是一块玉石,因为这么大的珍珠极为罕见。不过,我还不能这么快就下结论,还有一个鉴定的步骤要做。我捧起宝贝,举到唇边用舌尖轻舔了一下。

    见了我的动作,本来安静的人群出现了一些的骚动,但很快又静了下来。

    舌上的感觉是略有咸味的。与我刚才的猜测不符。玉石是不会带有咸味的,只有珍珠,因为生长在海里,所以才会带上海水的咸味。

    可这么大的珍珠……

    我在脑中搜索着有关珍珠的记忆,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日本一个纪念人工养殖珍珠成功的展会上见到的那颗名为“亚洲之珠”的世界第二大珍珠。

    难道就是它?

    记得那珍珠好像产自波斯湾,原属波斯王,后被送到大清的宫庭中,一度成为乾隆的心爱之物。慈禧获得此物后,曾命人为它配上一大块碧玺,与该珠组成丰收的瓜果形状。十分巧妙。1900年被八国联军抢走,从此这颗绝世珍宝便下落不明。直到1993年在东京的一家珠宝店再次出现。

    据说它的现有主人家住伦敦。

    按“亚洲之珠”的形状、大小及与中国的渊源判定,我手中这个重达120余克的珍宝,极有可能就是著名的“亚洲之珠”。

    我当众宣布自己的判定:“是当世最大的珍珠,来自波斯的‘亚洲之珠’!”

    “亚洲之珠”在现代排名第二,是因为1934年在菲律宾的巴拉旺海湾又发现了一颗重达六千三百五十克,如人头般大小的珍珠。它就是排名世界第一的“老子之珠”。

    而现在,那颗“老子之珠”还未被发现,所以这颗“亚洲之珠”排名第一。

    又一次与四阿哥打成平手,他也判定是这颗珍珠。

    四阿哥对它的判定极为轻松,是否因为他从小由康熙亲自教养,看惯了康熙把玩此物?

    我不会指责比赛不公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很多时候我都相信缘份,若是与那黑珠有缘,即便比赛输了,它也会属于我!

    赢不到,不会去偷么?更不用说胤禟的暗示了!

    结果是我们两人又双双获得了一颗佛心珠,每人各有三颗了。

    看来我今天还真遇到了对手,不到最后恐怕是分不出胜负了!

    我静静等待着鉴定下一个宝贝,眼上的丝帕蒙得很紧,一点光也透不过来。

    一个很重的东西被搬到了条案上,还是由四阿哥先来。这次四阿哥鉴定的时间用得很长,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却迟迟不出声。难道他遇到难题了?

    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四阿哥终于出声道:“鉴定不出来,这一节我认输!”

    下面一片哗然。

    “连四阿哥也不认得!”

    “我也没见过呢!”

    “你们谁见过这宝贝?”

    “没见过!”

    “没见过!”

    ……

    究竟是什么宝贝,怎么这些见多识广的主儿都不认识?心中的猜测无人可解,只有靠我自己寻找答案。

    我被人领到条案前。

    应该是个大宝贝,不然应该像刚才那样把宝贝放到我手里。我心里判断着。

    果不其然,是一个很大的家伙。我的手被人牵引着抚上它。

    它大概有半人高,放在条案上,与我同高。

    我抬起手从头摸起。

    正文 63

    更新时间:2010…1…29 13:43:32 本章字数:4100

    先摸到了一个尖尖如钉子状的东西,紧靠着它的是高低如犬齿般不平的形状,向下为椭圆状,上面高低不平,整个组合起来的形状如一个鸟头。那钉子就是鸟喙。

    向下是两个宽宽地伸展出来的的东西,如鸟的两翼。真是的鸟的雕像?

    当我真的摸到了两个如枯枝般的鸟爪,我才肯定这就是一只鸟的雕像。这鸟一爪着地,另一爪似乎正搭在一个什么物体上。

    那物体搭在鸟爪下的那头高翘,另一头着地。细摸此物形状,倒似一人如初生婴儿般头埋两膝间,身被布匹包裹,葡伏于鸟爪下。

    这么强悍的鸟……

    应该是鹰吧!它头上犬齿般形状的东西,应该是王冠!

    雕像的材质触手粗糙,如摸在一堆被混凝土凝铸的砂石上,上面似有许多气泡,手下坑洼不平。是什么材质,会有如此触感?

    我细细思量,却百思不得其解。历来最常用于做这类雕像的材质无非就是金、铜、玉、石、泥、木这几种,可这几种材质中,哪一种也不会是如此粗糙。即便是石刻雕像也会打磨平整而不会这么粗糙。

    见我只是站在雕像前不动,下面传来了窃窃私语:“难道她也说不出来?”

    “我看悬!宫中的宝贝哪个是四阿哥没见过的,连他都没猜出来!”

    难道我也要像四阿哥一般认输?我现在与他比成平手,下一节可是他擅长的书文,如果我现在认输,就等于输了整个比赛。

    我眼前好像又浮现出黑珍珠妖娆的光华;它在向我招手。不行,不能就这么认输,我要再试一次!

    我又把手放在雕像上,从鹰头到人身细细摸索,不放过每一寸地方,甚至把手臂绕到雕像的后面摸索一番。我现在的样子,就好像双臂抱着雕像亲热一般。

    我在心中默念:阿弥陀佛,不管您是尊什么大神,都不要怪我,我只是想知道您这是什么材质……

    等等,这是什么?我的手摸到了底座上一长列竖排的符号,它们排列得很有规律,难道是文字?

    笔画曲里拐弯的,像是满文,但又有些不同。接近满文的文字有蒙文和藏文……

    我脑中灵光一闪,再细细一摸,果然如此!

    那么,它的材质很有可能就是珊瑚。

    我伸手用指甲在雕像不起眼处稍稍抠摸了一下,指甲里积聚了很少的一点碎屑,我把手指放在唇边,伸舌舔了舔指甲上的碎屑,一股很浓的咸腥味儿充斥在我舌尖上的味蕾上。

    这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心里已经有了结论。

    我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有答案了!”

    “她说有答案了,难道她知道这是什么了?”

    “没准儿,快听她怎么说!”

    ……

    我等周围静下来,才用清朗的声音说道:“这是一尊珊瑚材质的天葬仪式的雕像,白色,来自西藏!”

    “啊——”下面传来惊呼声。

    “她连颜色都说出来了!不是蒙着眼睛了吗?”

    “神了,她怎么知道这是西藏来的?”

    “珊瑚?怎么看着不像?”

    “她答得对吗?”

    “说说答案吧!”下面有人开始问一直做主持的八阿哥。

    我听到八阿哥温煦的声音道:“十分精准,与进贡此物的藏人说得丝毫不差!”

    我笑了,十分舒心的笑,这次我终于胜出一筹了!

    我拉下眼上蒙着的丝帕,眨了眨眼,适应了一下光线。我看到全场的视线都凝铸在我的身上。我微笑着听着人们的惊呼和议论,眼光潋滟地扫过全场,心里有那么一丝小小的得意。

    这可是我最的擅长的职业技能呢,哪个古人能比过我?

    我把目光投注在那雕像上,白色的珊瑚打磨得并不精细,粗糙的质感与这雕塑粗犷的意境相得益彰。

    一只戴着王冠的鹰是雕塑的主体。它凶猛的眼神似正傲视天下,两翼侧展,如欲振翅腾飞。它一脚着地,另一脚踏在一个被哈达包裹的人尸上面。那尸体正如初生婴儿般的体位。

    这是每个即将被天葬的人的标准体位。意即生如斯,逝如斯,使死者以新生儿的姿态进入新的轮回。

    这天葬的习俗也是与藏传佛教中“布施”的意念相吻合。佛教中有佛主布施“舍身饲虎”之说,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人死后,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我在西藏旅游时,曾见过天葬的全过程。当时,死者的体位,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c,所以才会在摸到这样的形状后,与鹰结合起来,再加上那段藏文,在脑海中立刻反映出西藏的天葬仪式。

    一直微笑着看着孙儿们玩闹的太后,此时开口说道:“小九媳妇,我说你这也太神了,怎么连颜色都知道的?”

    看了看太后一脸求知欲极强的表情,我抿嘴笑道:“太后,那个,并不神奇,桃儿只是,猜的!”我说得有些吞吞吐吐,脸上的表情囧囧的。

    颜色确实有一半是偶猜的,靠得是偶那名偷儿的好运气!

    下面哄笑起来,我也跟着傻傻地笑。笑的声音最大的是一个细高的女声,是年氏那招摇的笑声。

    我没有做理会,我身边的四阿哥却几不可见地微皱了下眉。

    太后笑了一阵说道:“这丫头,蛮逗人的,猜也能猜得这么准?”

    说是猜,也只是一半而已。我在确定了它的材质后,就想到珊瑚最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它是由珊瑚虫堆积钙化而成,20年仅长一寸左右,300年才长1公斤。而这么大一座珊瑚实在难得,其它颜色的就更是罕有,最有可能的就是常见的白色。再说,西藏以白色为尊,献哈达时,白色哈达比其他任何颜色的哈达表达的敬意都要高。所以藏族人喜欢用白色的珊瑚制作佛像和法器。

    康熙忽道:“小九媳妇,说说你是怎么把这雕像说得这么精准的!”

    本来想用“猜的”蒙混过关,可是,以康熙的心思,显然不容我这样含糊其词。皇上的话就是圣旨,我决定实话实说。

    我正色说道:“回皇上,桃儿一开始只是摸出这是尊雄鹰和人的雕像,对它的材质一无所知,只是感觉它触感粗糙,不同寻常。不是制作雕像常见的金属、玉、石、木等物。”

    康熙颌首,等待我下面的讲解。

    “于是桃儿就想,一定是特殊材质,用特殊材质制作雕像的,也一定不是中原之地。”下面有人点头表示赞同。我继续说道:“细细地触摸雕像,我发现了一个地方标注的藏文,于是我确定这是尊来自西藏的雕像。”我手指雕像底座上那藏文的位置。

    “哦?这雕像上还有藏文?朕倒要看看。”康熙走下宝座,上前观看,站在我身旁的四阿哥也凑上前来。

    其实我做出这个判断并不只基于这点,前几天听胤禟那几兄弟说,宫里最近接到了西藏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送来的贡品。

    西藏的执政者桑结嘉措与蒙古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发生冲突,虽经三大寺扎仓堪布等调解,却并未停战。桑结嘉措兵败被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被拉藏汗废黜,解送北京。这批贡品是与仓央喜措一同被送上京来的。

    仓央喜措行至青海湖边时去世,贡品却于日前抵京,现由内务府收管。

    连四阿哥都没见过的宝贝,多半是刚刚送到的东西。再结合着雕像上的藏文,所以我想这尊雕像就是前不久到京的那批西藏贡品中的一件。

    “天葬之鹰神”康熙喃喃念着底座上面的藏文。他懂藏文?看来历史上对这位学富五车的皇帝同时精通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的记载所言不虚。

    “小九媳妇懂藏文?”康熙忽然回头问我。

    呃?这问题!

    康熙总是问起让人不好回答的问题。这皇上真是目光如炬,眼里不揉沙子!

    我低首垂睫,福身答道:“回皇上,桃儿大字不识,又怎懂得藏文?”

    “那你是如何得知这是藏文的?”康熙问道,他的眼睛如深不可测的古井,平静无波却内蕴深远。

    被这样的一双眼睛看着,你会情不自禁地透露心底最隐秘的东西。我收摄心神,专心答道:“回皇上,桃儿不懂藏文。在桃儿看来,它与满文、蒙古文一样,都是一堆弯弯曲曲的羊肠子。”

    “扑哧!”下面有人发出嗤笑声。康熙嘴角几不可见地弯了一下,却又立刻恢复了正常。站在他身后的四阿哥却明显的嘴角抽搐。这位未来的皇帝和现任皇帝比,喜怒不行于色的火候还是差了些。

    “不过,桃儿却能辨认出这几种字。”我见到康熙脸上明显感兴趣的神色,接着道:“满文除了那些像羊肠子一样的线外,还有圈有点。”康熙点了点头。“蒙文却有圈没点,而藏文则有点没圈。”

    我一口气说完,等着看康熙的反应。却见康熙的嘴角抽搐了两下,终于没忍住,“噗”地笑出声来。他指着我,手指颤颤地道:“原来,原来你就是这么辨认这几种字的!”

    这么辨认这几种字又怎么了?这可是我去承德游避暑山庄考古时学来的法子。奇货可居着呢,等闲我是不告诉的!

    胤禟却在这时火上浇油地来了一句:“桃儿,你可真会给爷长脸!”

    瞬时,哄笑声响彻大殿。

    周围人人都在笑,只有我一人,站在中间斜睨着这群莫名其妙的人。

    少见多怪!三百年后,根本没人再认识这些羊肠子般的满文,不靠着这法子,根本辨认不出满文嘛!

    我嘟着嘴,不满地看着笑得最欢的几人,他们就是胤禟的那几兄弟。

    我的表情又引来了更多的笑声。

    等人们笑够了,康熙才问道:“凭这句藏文,你判断它是西藏进贡来的。那么,你又怎么知道它是珊瑚的?”

    怎么知道的?当然是一半猜、一半验咯!

    我收回观望胤禟那几兄弟的视线,恭敬地答道:“桃儿判定它是西藏进贡来的,便想到藏人喜欢用来制作雕像和法器的材质,其中就有珊瑚,珊瑚的触感与这尊雕像相同,我就猜测这材质是珊瑚。”

    站在康熙身后久不出声的四阿哥忽然问道:“你刚才用手抠摸雕像又把手指放到唇边轻舔也是你鉴定的一步吧?”

    明察秋毫嘛!能做皇帝的就是不简单。

    我点头道:“我是在尝它的味道。有些海水的咸腥味儿,说明它来自大海。这也进一步帮我确认了,这就是珊瑚材质的雕像。”

    “哦!原来如此!”

    “天葬是什么?你们谁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这女子知道得真多……”

    难怪他们都说不出这是什么宝贝,原来他们都不知道天葬。若不是资讯发达,恐怕现代人也没有几个知道西藏的天葬习俗的。

    在下面的议论声中,我又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个佛心珠,终于超过四阿哥,略胜了那么一筹。

    正文 64

    更新时间:2010…1…29 13:43:46 本章字数:2826

    最后一个环节是书文了。人们都紧张地等待八阿哥出题。

    八阿哥站在我和四阿哥面前,看了看我们面前的佛心珠说道:“现在,经过两局的比赛,四哥已经得到了三颗佛心珠,弟妹得到了四颗。我这里有一道书文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一会儿,我念出题后,请四哥和弟妹各自说出自己选中的答案。”

    我心中偷笑,连选择题都出了,这是谁的创意,太有才了!难道世界上第一道选择题就诞生在现在?

    八阿哥不知我心里的打趣,继续宣布道:“谁答对了,就可以再加上一颗佛心珠。若是弟妹答对了,便以多出两颗佛心珠的优势获胜;若是四哥答对了,便与弟妹的佛心珠数量相等,不分胜负,那就要另外……”

    “这比赛不公平!”

    八阿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大家往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是坐在四阿哥府那一桌的年氏。

    我偷望了一下四阿哥,他面无表情,只是眉心稍稍轻蹙,不仔细看,还真不易察觉。似乎是感受到了我的目光,他的视线扫了过来,我忙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

    八阿哥面色平静,转向年氏说道:“嫂子说这比赛哪里不公平?胤禩愿闻其详!”

    年氏说道:“前两局每局都决出两颗佛心珠,这一局为什么只决出一颗?”

    我笑了,原来这年氏是看我大字不识,认定这局他男人百分百地胜出。若是能一局决出两颗佛心珠,他男人不是一下子得到两颗佛心珠,比我多出一颗,立刻就赢了吗?

    这如意算盘打的!想欺我不识字吗?

    八阿哥说道:“前两局每局都决出两颗佛心珠,是因为每局都有两道题,这局只有一道题,所以只有一颗佛心珠。”

    “这局为什么不设两道题?或者就算只设一道题,胜了的一次给两颗佛心珠才对!”年氏仍然坚持着。

    八阿哥面色虽仍然平静,眸光却一闪。四阿哥眉心蹙得稍深了些。坐在年氏身边的四福晋,也把脸稍稍转向了另一边。

    十阿哥忽然大声道:“什么叫公平?小九嫂不识字,比书文本来对她就不公平……”

    十阿哥没说完,年氏却抢话道:“比书文是三位阿哥商量定的,就是公平的!每局决出的佛心珠数一样多才更公平!”

    年氏的强词夺理让十阿哥火冒三丈,他把原本很大的眼睛瞪到了最大,看那阵势就要拍案而起。

    坐在他旁边的胤禟拍了拍他的肩,说道:“左不过一颗南洋黑珠罢了,何必计较!”

    胤禟的话明着是劝十阿哥不可动怒,实际是暗讽年氏斤斤计较的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

    四阿哥的脸有些挂不住了,他出声对年氏斥道:“谁让你多嘴了!”

    年氏不敢再多言,委委曲曲地低下头,目中含泪。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八阿哥站在那里踌躇着。大概是被别人说了比赛不公平,他这主事

    c的人脸上也不大好看。皇家人的面子和声誉最重要,八阿哥又是个极讲究这些的。

    我心中叹气,这皇家的事,就是是非多。有机会还是要远离的好。

    不忍看八阿哥为难,我出声道:“就按年嫂子说的这局设两颗佛心珠吧!”

    人们惊讶的目光都向我扫来。十阿哥欲说话,被胤禟用眼神制止了。小十四却不管不顾地说道:“那怎么行?最后这局一颗佛心珠是早就商定的!”

    八阿哥刚才背对他们,小十四没有感受到他的尴尬。

    我对他笑道:“十四爷不必为春桃担心,即便这局设两颗佛心珠,春桃也有办法赢!”

    小十四将信将疑地看着我,不再出声。

    比赛继续进行。八阿哥说出了题目:“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哪本书里?三个答案:甲:《诗经》、乙:《论语》、丙:《韩诗外传》

    先由四阿哥答题。这是纯书文题。对从小饱读诗书的四阿哥应该不难吧?

    四阿哥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三本书里都出现过君子一词,《韩诗外传》成书年代最晚;《诗经》成书时间与《论语》出现时间有所重叠,但《诗经》成书时间跨度大至600年,其中最早的诗出现于西周初,所以我猜测“君子”一词应该先出现在《诗经》中。”

    八阿哥道:“《诗经。淇奥》里有句:‘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淇奥》是否一定比《论语》出现得早呢?四哥给出的答案也是不确定的。是一种猜测。那么标准答案是什么呢?现在弟妹比四哥多一个佛心珠,若是四哥答对了这道题,将得到两个佛心珠,四哥成为最后的赢家;若是弟妹答对了,当然更是奠定了胜局。四哥选了甲,弟妹又选哪一个呢?弟妹的这个答案将会决定今晚这场比赛的最后结果,弟妹想好了吗?”

    八阿哥还真有做主持的潜质,他的解说与现代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解说同样精彩且具有扇动性。下面的人群情激昂了起来,大家都不错眼珠地注视着我,期待我说出答案。

    我根本没让他们等,八阿哥的话音刚落,我毫不犹豫道:“我不用想,当然也选甲!”看大家都愣住了,我解释道:“四阿哥若选对了,那我的也选对了,我们每人得两颗佛心珠,我的佛心珠还是比他的多,当然是我赢;若是四阿哥选错了,那我的也错了,两人都得不到佛心珠,我的佛心珠还是比他的多,最后还是我赢!”

    下面的人均是一怔,短时间的静寂过后,突然爆发出一片哗然大笑。人们终于转过弯来了。

    “啊,她太聪明了!”

    “这么说,现在怎么都是她赢!”

    “反应太机敏了!”

    “聪明,聪明!”

    “这女人,真是!”

    年氏低低的一声“不公平!”,被淹没在一片赞叹和笑声中。

    我微笑地看着她,我发誓真的不是故意气她。她只会在下面小打小闹,不值得我计较。我只是觉得她那不甘的样子很好笑。她也是极喜爱那颗黑珍珠的吧!

    一惯温润的八阿哥此时的样子可以用目瞪口呆来形容。他大概没想到他们三人自以为很严谨的比赛过程一下子让我抓住露洞钻了空子。

    这样的比赛在现代电视中,每天不知要进行多少场。看多了,钻起这些古人的空子来,自然容易。

    四阿哥的表情与八阿哥不相上下,他是对自己第三局怎么比都是输感到不可思议吧!

    可怜的人!我真想对四阿哥挤下眼睛,以示胜利。不过怕我家九爷误会我跟他“眉目传情”,只好作罢。

    耍了这些平时不可一视的阿哥们一次,我心里暗爽!耶!

    见场中两位男主角如此,太后和宫里的一众女人们笑成了一团。

    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以智取胜的事例,她们见得不多吧!除了四福晋和年氏等少数几位,大多数在场的女人笑得都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太后指着我笑道:“这丫头,逗死人,怎么就古灵精怪成这样?”她又把胤禟招到跟前问道:“她家还有别的丫头吗?也娶回来给我作孙媳妇,好逗我这老太婆开开心!”

    胤禟狡猾地看着我,在太后耳边不知低声说了些什么,又引得太后和众女眷一阵大笑。

    我还接收到好几道来自男人的倾慕的目光。但我刻意忽略。那霸道的家伙就在现场,我不想让他抓个现行,惹起他的性子来。

    正当我得意非常之时,只听耳边一个低低的声音道:“我是该叫你九弟妹呢,还是叫你小乞丐?”

    正文 65

    更新时间:2010…1…29 13:44:04 本章字数:3055

    什么?我吓了一跳。微侧头一看,四阿哥正站在我身后,似若无其事地望着场周欢笑着的人群。

    是他在跟我说话?他,他认出我就是那天顺了他玉佩的小乞丐了?可是,怎么可能?我扮的小乞丐是男装,而且已经过去半年了!

    我眨着无辜的大眼睛,作出副不明所以的样子问道:“四阿哥在跟春桃说话?”

    他冷哼一声道:“这儿除了你没别人!”

    我心里一紧,仍强撑着说道:“四阿哥是什么意思?春桃没听懂!”

    他不紧不慢道:“我那玉佩还好吗?也许……,我该请九弟帮我看看!”

    这家伙在威胁我!他是真的想起来了;看来再装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冷声道:“那次不过是春桃的顽皮之举,请四阿哥见谅。说起那玉佩么,春桃也是被人搅了兴致一时不愤,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