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甲午出将

正文 第八章 三炮联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三炮联动</p>

    </p>

    漂亮的锥形炮管在北方重工顺利完成。看上去就强劲有力,威猛异常。比较常规炮管,多了灵性与动感,更显得霸气逼人。这帮豪爽的北方汉子,这次倒是小气,一共才给制造了27根。原来明明计划是15根炮管的,3根实验,12根安装在舰上。现在倒是好,实验就是9根,试膛压3根,试炮管寿命3根,射击实验又是3根。钱都花在巡游展览上了,单单18辆30米的载重车,载着这些大家伙,从西到东的几千公里的傲世巡行,就是风光无限,威武无限。</p>

    </p>

    造炮算是找对门了,炮塔也就在这里制造了。北方重工的也是雁过拔毛,胆大包天,招来一帮研制平地起重机的朋友,把炮塔的设计也给彻底性的修改了。现在我们的起重机,可不是说的,最大的自重5000多吨,能承吊4500吨的重量,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这30米长的炮管,与他们动辄几百吨,近百米的吊臂比起来,纯粹一小儿科。经他们指指点点一番,炮塔和炮管的旋转升降速度,就和以前没法比了。快捷异常,迅猛无比,比较130炮,150炮等大口径炮,不分上下,难分伯仲。</p>

    </p>

    这里试验场也有,搞一个炮管测试平台,就准备在这戈壁大漠中震撼起来了。这个炮管测试平台,主要的目的就是实验炮管能力,组合式炮膛,以及研究后坐力强度。旋转升降,以及供弹的试验,在工厂就完成了。因此平台的建设,只是简单的炮管升降,和炮台下的全方位后坐力感测设备。不到半年的时间,炮管造出来了,这边平台也建成了,万事俱备,只等那响彻云霄的时刻。</p>

    </p>

    龙大校他们也赶了过来。这震撼的一刻怎能错过。‘简单’也在其中,这时的他已经成了万能胶了。心潮澎湃的一群,难掩心中的激动,一路的风尘仆仆,奔向了大漠深处,迎接那振奋人心,震惊霄汉的一刻。</p>

    </p>

    炮台确实简单,但即便这样,也足够让龙大校一行触目惊心,唏嘘不已一番。开放的炮架,宽2米,长8米,高3米。高扬的30米的炮管直指苍穹。155的炮,与它相比,简直是寅虎卯兔,什么叫做巨大,一看便知。后坐力研究平台建在了地面下,巨大的炮架安装在它的上面。上面架起着横向安装的,20吨的龙门塔吊,前期吊装平台,现在专职装炮弹了。</p>

    </p>

    一排排粗大的500毫米炮弹,错落有致的排列旁侧。长短不一,重量不同。只静-静的排列着,就给人一种震慑的感觉。龙门吊启动,缓缓地吊起第一枚炮弹,移向炮膛。人们屏气凝神,关注着这牵动人心的时刻。炮弹装填完毕,发射药组就绪,炮栓就位。一切都凝聚在了这一时刻,等待在它的唱响,等待着它的飞翔,等待着它划破天际的巨响。</p>

    </p>

    天空中,云淡风轻,也在静静的期待。大漠上,风沙静卧,也在默默的等候。一切都在凝固,一切都在期盼。“放!”一声令下,一声巨响,一阵冲天巨浪,一阵飞沙走石,一道飞火流星,一道激流长空。一刹的目瞪口呆,一场的激越欢腾。</p>

    </p>

    炮弹在震撼中,呼啸而出,划破长空,在淡淡的云上,留下激情的相拥,深深的印痕,只是瞬息的擦肩而过,不曾有半丝的迟缓凝留。飞向远方,飞向众望所归,飞向日思夜想。静静的人群,被声光雷电所激荡,这荡人心魄的激荡过后,是发自于内心的激情的回响。欢呼跳跃,神采飞扬,不足以表达这时的热血激扬。云层中深深的划痕,都已渐渐的变淡。欢呼的人们,才渐渐平抑了奔放。真真的一炮打响。</p>

    </p>

    标准的常规爆破弹的重量,2070公斤;标准的常量发射装药,330公斤;没有附加滑翔及火箭助推;掷地震撼的65公里射程。一切的一切,令所有的人们心满意足,兴奋异常。这决定性的成功,更让人们倍感鼓舞,众志成城,信心满满。这正是:</p>

    </p>

    千古英雄时势造,壮志成酬国运兴。</p>

    人人尽逞飞将志,倭奴洋寇顿飞烟。</p>

    </p>

    一炮打响的成功让北方重工和龙世昌们着实兴奋了一阵子。接下来就是不同弹丸,不同发射药与不同发射角的一步步试验,以及后坐力数据的一点点累积。这些也都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来。一切都在顺理成章。进展是一帆风顺,皆大欢喜。唯独是‘简单’若有所思,欲言又止。</p>

    </p>

    这天一大早,刘长礼欢天喜地的来找龙大校,后面还跟着臧克锐。进得门来,龙世昌和臧克锐还在彬彬有礼的客套,刘长礼就眉飞色舞的开了腔:“一炮打响之后,咱们又有一段时间没聚聚了,你不关心一下大家?”龙大校心里话:来了之后,入乡随俗,顿顿肉肉,天天干杯。在家还是大碗的啤酒,这里倒好,坐下就是半斤白干。你老青年还有心思聚聚,又有什么鬼点子?有臧克锐在,也变了以往和老刘沟通的风格,抓了个理由,推脱了起来:“最近同志们吃饭,连根豆腐皮都不放过,各个盘子里,全剩下肉肉了,青菜供应和运输,确实有难度啊。这个事,我一定想办法。”</p>

    </p>

    刘长礼听了,不依不饶:“你心不诚,不在肉肉,关键是聚聚。又没有和你提全是肉肉没法活的。小臧找你有话说,你先听听真经。我去组织安排,中午大家聚聚。赶紧拿钱,”龙大校掏出几张大票,怯怯的说道:“回家还得和嫩嫂子交账。”刘长礼马上一脸严肃:“没事,我保证弟兄们,绝对不学女声,你电话放心接。”说着,抓了过来,一溜烟的消失了。</p>

    </p>

    臧克锐是天天有非分之想。这又和龙大校提出了两条建议:首先,改变炮弹的质地。现在的炮弹,虽说是不能爆炸的实心弹,但也是精细加工出来的。成本高昂,运输困难。建议改变为铁皮水泥的,外加金属箍。不影响发射效果,不影响射程,不改变炮膛磨损。费用是原来的十分之一,后续清理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其次,建议把狙击炮和近防炮也搬来一起试验。改造后的铁皮炮弹,是它们理想的对抗目标,而且铁皮上能够清楚的显示出阻击效果,方便观察分析。</p>

    </p>

    龙大校听了,钦佩有加。如此一来,事半功倍,一举多得。时至中午,老刘已经安排妥当。龙大校把臧克锐的建议和大家说了。大家更加坚定的认为“将校常常见,临时工不常有。”由此三炮顺列,各自为战,相互砥砺的大战了起来。三炮大战效果显著,收获颇丰。</p>

    </p>

    水泥弹更是大家津津乐道。爆炸的效果,对于他们早已是车载斗量,现在试验的重点是不同的弹重和弹着点。水泥弹刚刚好,制造方便,重量容易控制。不几天,大家还进行了偷工减料。水泥驼变成了水泥壳。铁皮内只是薄薄的一层,支持着飞行中不会解体,稳定弹体落地前的完整。里面就全是就地取材的东东了。</p>

    </p>

    更有甚者,基于综合体系下,炮弹的高精确度,还提出了实战设想。编程分析研究两三吨的重物,飞驰着与舰船的相遇问题。炮弹重量,飞行速度,舰船吨位,遭遇结果。一时间,忙得是不亦乐乎。结果更是五花八门,有贯穿伤的,有侧击上下转体180度的,有撞飞硬物开放伤的,有直接底掉的。就是镶嵌上去,这庞然大物的未爆弹,单单是判断和清除,也能把对方吓死,累死。总体结论是大有发展前途。</p>

    </p>

    更有好事者,还有加目标指示器的,加雷达的,加探测器的,甚至加高音喇叭的,千奇百怪,花样百出。天天听他们汇报研究结果,把个龙大校乐的,腰都没直过。乐归乐,结果可是这帮行家里手计算出来的,一样样都讨论整理,记录在案。心里暗暗琢磨,老刘想当年是玩链子枪的,这帮家伙不知道是玩什么玩意的。</p>

    </p>

    大漠砥砺尽,</p>

    风沙磨练终。</p>

    把头东望日,</p>

    敢与我争锋。</p>

    </p>

    手持铸犁剑,</p>

    单斩敌项首。</p>

    造次小竖子,</p>

    寒光迫魂丢。</p>

    </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