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甲午出将

正文 第1至3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一)【威海】舰入列式</p>

    波涛烈,</p>

    天高海阔龙腾跃。</p>

    龙腾跃,</p>

    旌旗昭昭,</p>

    战鼓彻彻。</p>

    </p>

    雄伟如山真气概,</p>

    但逢危难斩敌酋。</p>

    斩敌酋,</p>

    雄心壮硕,</p>

    军威壮阔。</p>

    </p>

    二零一四年二月五日,甲午年丙寅月丁未日,青岛新军港,咧咧的北风,吹拂着港湾,虽有一丝丝的寒意,但已阻挡不了春的脚步。淡淡的云在无际天空中翻涌着,晨起的阳光不时的透过这薄薄云层照耀着大地,突兀的阳光更加的耀眼夺目。</p>

    </p>

    军港码头上,镇海亭前的主席台上,红红的地毯已经铺就。台中央设立着三条长安,三个黄锦覆盖的锦盘分置其上。习主席及领导们已肃立在主席台东首。西首边一队白袍战将昂首挺胸,主席台前两列依仗兵威武雄壮,密密匝匝的队伍整齐的排列在主席台前,沿着码头长长的排开。</p>

    </p>

    码头边,一艘战列舰静静的虎卧着,300米的舰长,40米的舰宽,49米的舰高,四座炮塔上,十二门500毫米滑膛炮匹彩昂扬。如泰山般健硕,周围的一切都能感觉到他令人震撼的气势,当真是临顶小众山,气贯长虹,不怒自威。长长的侧舷舱门已经打开,舰上岸上被红红的地毯连成一体。</p>

    </p>

    辰时到,龙威时刻,一通急促战鼓响,司仪官宣典礼,国歌奏起,国旗在响彻云霄的国歌声中升起。国旗升就,司仪再典,急促的战鼓再次导引,军歌响起,军旗升起。这唱响的军歌声中已不再是雄壮,更多了铁壁铜墙的铿锵。</p>

    </p>

    急促的军鼓声再次响起,【威海】舰入列式开始的时刻到来了。战鼓低沉雄浑,每一鼓响都似打在人们的胸膛,让人血脉愤张。习主席与舰队司令来到主席台中央,共同为这巨舰解匾示名。匾额上【海上军威】四个颜体金字映入眼帘,古拙苍劲,力道雄浑,藏蓝的底色映衬下,更是动静益彰,呼之欲迸,力之所及,气豪义壮。</p>

    </p>

    李总理宣读了入列令,与舰队司令进行了交接。李总理把舰徽捧在手中,郑重的交与舰队司令,深情说到:“此时此刻,祖国和人民把这艘战舰交付你们,希望你们更加坚定的保卫我们的祖国,保卫我们的和平,履行好自己的使命。战舰虽大,每一寸,每一个螺钉,都凝聚着人们的辛劳和汗水,承载着人们的期望和召唤。希望你们立足战斗岗位,听从党的指挥,恪守‘不惹事,不怕事。能打仗,打胜仗。’的指引。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担负起人们的重托。”</p>

    入列式继续,舰队司令宣读了威海舰的任命状。舰长陈廷坚,政委唐利剑,参谋长杨志兴一干人等各司其责。陈廷坚上前受佩了【威海剑】。杨志兴上前,接受了威海舰舰徽。礼毕,战鼓更张,众人稍退。授旗开始。</p>

    </p>

    习主席捧过【海上军威】的匾额,交付唐利剑,举起旗帜,传给了陈廷坚。习主席嘱托到:“这面旗帜,记载着我们的革命的历程,奋斗的历程,无数的先烈,前辈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她的辉煌。今天你们高举着这旗帜,希望你们继承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听党的指挥,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陈廷坚,唐利剑齐声答道:“坚定强军信心,献身强军实践。誓做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p>

    </p>

    一阵短而急促的军鼓再次响起。陈廷坚举着舰旗,引领着团队阔步走下主席台,唐利剑捧着【海上军威】的匾额紧随其后,杨志兴等,依次顺列。在依仗兵的夹道注目下,走向战舰。舱室里,水兵们已整齐的排列着,列队迎接着这光荣时刻。舰荣誉室里,舰艏方向的舱壁上,党旗,国旗下,【海上军威】的匾额被高高挂起,金匾下,【命名入列命令书】和舰徽镶嵌其上,小小的案几上,【威海之剑】庄陈重列,藏锋纳锐,暗章夺人气势。锦绣的舰旗屹立在旁,风卷残云式,烈烈欲招摇。</p>

    </p>

    (二)建造起因</p>

    </p>

    时间回到军港建设之始,随着航母军港在青岛的破土动工,各项工作顺利的展开,在林林总总的纷繁工作中,军地双方进行着密切的合作。市政府的张翔洲主任作为协调员之一,参与完成了多项合作任务。张主任是一位心思缜密,行事周全之人。每遇事总能够通盘考虑,前因后果,方方面面必是考量周详。军港项目进行了半年后,张主任的心里渐渐地有了些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隐隐约约间还有什么地方有所欠缺,有所缺失,但一时又没有头绪。</p>

    </p>

    这一天,在家休息的张主任,泡了一杯茶,一边慢慢地品着,一边浏览着网上的消息。此时网上已有关于新建军港的道听途说。看着这些不着四六的消息,张主任的目光凝聚了起来,心思却在飞速的旋转。他思量的不是眼前屏幕上的东西,而是他近期日夜所想的纠结。忽然,他的眼前一亮,畅然的笑容显在脸上,问题的关键,目前的缺失,竟原来如此。</p>

    </p>

    原来,随着航母码头的兴建,网上的流言乱评就接踵而至。有观点认为,青岛港本已有众多的军事设施,再建设航母军港,更是招致众目睽睽,且地理位置上,离着别的国家太近,不足1000公里,处于军事前沿,没有纵深优势,不能为军港提供完备的保护。因此,在青岛建设军港,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即便是以后仍作为航母军港之用,也必是狡兔三窟之一,不会作为永久的母港使用。这虽让张主任心存愤懑,却也是不屑一顾。我们的舰队就是保家卫国,战斗在一线前沿,哪里的海岸线不是海防一线,前怕狼后怕虎的,难不成把军舰部署到西安去?难道部署到西安就能够避免攻击了吗?妖言惑众,十恶不赦。不值一提。</p>

    </p>

    真正让张翔洲兴奋的是他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军港的建设,是众望所归。所有的目光现在都关注在航母的靠泊之上,其后勤保障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并没有调动起地方上雄厚的实力,参与进来。如果能调动起这股力量投入其中,一定能够使军地双方都有一个巨大的发展。想至此处,便马上起笔,给市府领导写了一份汇报建议。</p>

    </p>

    市府经过研究,认为建议可行。同步深入分析,初步估算,航母的进入,将会每年带动数十亿的经济增量。即使投入百亿,也是物超所值。同时随着这项工作的进行,也会对于网上的谣言进行有力地回击。事不宜迟,马上行动。李副市长牵头,张主任具体负责,尽快咨询军方需求意见,进行一个前期分析调研,尽快产生一个可行方案。</p>

    </p>

    信息传递到了北海舰队。北海舰队作为中国最大的一支舰队,在航母军港的选址建设上,也是付出了许多的艰辛与努力。对于航母军港在青岛港的长久住在,也是充满了期待。在这个问题上可说是不谋而合。了解了彼此的意图后,双方都是倍受鼓舞。很快,‘联合保障协调小组’就成立运作了起来。一个宗旨:快。两个任务:一,整合资源,二,规划项目。三个确保:一:舰队能力提高,真正如虎添翼;二:高新技术实现;三:地方经济充分参与。地方上还是李副市长和张翔洲主任负责,北海舰队方面由副司令宋忠民领导,装备保障研究所龙世昌所长,刘长礼总工负责。</p>

    </p>

    宋副司令此时还是军港建设指挥部的副指挥,矮矮的精瘦小老头,永远的精力旺盛,对军港项目有着确切的了解和研究。任务具体交付装备保障研究所也是顺理成章。所长龙世昌出身军人世家,他已是第三代,爷爷是老红军,父亲担任过司令。他高高的个子,中年发福的身材,一双小眼睛,时时放光,天天有奇想。六零后的年纪,自小天马行空,好干些稀奇古怪的勾当。正所谓离经叛道,桀骜不驯。宋副司令是他父亲的老部下,带兵一向严格。因此被老龙送到了他的手下严加管教。时至今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是沉稳了一些,但是骨子里还是秉性难改的。</p>

    </p>

    总工刘长礼,同为六零后,也是高高的身材。一双大眼正所谓事无巨细,一览无遗。人倒是精细,浑身上下皮包骨,不见半丝赘肉。名校机电系毕业的高材生,科研上屡有创新。时有跳跃性思维,如初上电视的聂卫平,说得风驰电掣,听的十里雾中。必须让他再解释上半天,大家才能了解他的棋高一着之处,佩服的自叹不如。唯一的一次直截了当,用在了龙世昌身上,当时大家在会餐,酒至半酣时,龙世昌举着个易拉罐对大家说,这个“圆”的咋样咋样,刘长礼醉眼斜迷的站起来,指正他:“大家前后左右看都是‘方’的,偏上偏下看也是方的,怎么就是圆的了,你解释一下?”大家一听言之有理,纷纷起来要解释。搞得个龙大校当时愣住,回味再三,感觉观点独特,道理深刻。大笑着自罚三杯向谢。</p>

    </p>

    虽此针尖麦芒,但两人工作中却是珠联璧合。龙大校的诸般突发奇想,刘长礼总是能够找到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况且龙大校能顶事,对人亲切随和,刘长礼也乐的在这一片天地里自由自在,况且自己也是长长的突发奇想,难得在这里尽情的发挥。</p>

    </p>

    龙大校接手这项工作后,邀请相关兄弟单位的同志,组织了几次讨论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几轮讨论下来,龙大校对各方建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两类,一类是把我们现有的先进装备复述一遍,另一类是把我们没有的先进准备罗列一番。从022战斗群到x波段雷达,应有尽有,一项不落。落实到具体项目时,也是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意见总是不能统一。搞得龙大也是头疼不已。</p>

    </p>

    面对这种局面,龙大校是一筹莫展,没有了头绪。各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都不是十分充分。关键是没有突破,没有针对航母保障的实质性突破。想到此,龙大校更是头大了许多。忽然间,在这林林总总之间,他有了一个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发现。</p>

    </p>

    这个不同寻常的发现,就是他的老搭档刘长礼。一向是千奇百怪,花样百出的老刘,这段时间是一言不发,而且每次讨论的时候,总是若有所思。龙世昌心想,这老刘定是又有了非分之想,且必是惊世骇俗之作。</p>

    </p>

    想到此,龙大校心里乐了起来,心想我可不能让我的老伙计独自憋屈着。我得让他一吐为快,我也先听为快。说干就干,立刻找老刘谈谈去。马上打了个电话,让老刘在家等着,一起喝一杯,一边向老刘家奔去。</p>

    </p>

    </p>

    (三)震撼夜话</p>

    </p>

    老刘的爱人趁着假期,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放下电话的老刘看了一下时间。心里话:都快十点了这是喝的什么酒?边寻思着,边从冰箱里拖出半根火腿肠,剁把了剁吧,堆了一盘,放在了茶几上,又拿了些海米,蛤蜊干等现成的酒肴。取了两只大杯,又拿了一包烟,放在座前。点上一支烟,静等龙大校到来。</p>

    </p>

    龙大校急匆匆来到老刘宿舍下的服务部里,要了两包啤酒,两包花生米,让服务部小王给送上去,又打了十斤散啤自己提着。一起奔着老刘家而去。龙大校进的门来,手里的散啤,沫子还是厚厚的一层。细细地酒沫细腻丰满,清凉爽滑,怎不让人见了就想美美地来上一大口。</p>

    安顿停当,老刘拿过一袋酒慢慢的倒入两个杯子中,酒是浅浅的,上面的酒沫却是浓浓的,厚厚的,充盈了满杯,且有泛涌而出之势。还更待何时,两人一饮而尽。再一杯,酒见多,大大的杯子,也只小半杯,再干了它。炎炎的夏日里,两杯散啤下肚,真正的妙不可言。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舒坦。</p>

    </p>

    老刘倒上第三杯,满满的酒杯,上面挂着两指厚的沫子,恰到好处,正好酣畅淋漓。龙大校端起了杯子,开了腔,“老刘,说说吧,对这个项目,你有什么胡思乱想?”说着便把这大杯的啤酒倒入口中。老刘慢慢的端起杯子,不紧不慢的说到:“我想我们可以建造一艘 战 列 舰。”</p>

    </p>

    说的不紧不慢,那边却是一语激起千层浪。龙大校正喝的痛快,闻听此言,如晴天霹雳,酒是存不住了,一歪头,喷涌而出。整个人弹了起来,杯子中的酒也撒了一地。“惊着了?”老刘还是不紧不慢的问道。“呛着了,呛着了。”龙大校尴尬回到,说着到卫生间拿拖把去了。老刘倒是波澜不惊,优哉游哉,稳坐如故,点上一支烟,端起酒杯滋润的品了起来。</p>

    </p>

    龙大校心里自己都觉得好笑,明明知道有胡思乱想,也不好好听着;老刘也行,再想你怎么能想出这老古董来,搞什么萝卜来,害得我这丢人。今晚他不说出个四五六来,定是一场舌战。</p>

    </p>

    收拾停当,回来坐下,老刘一脸坏笑的看着他。龙大校一边擦着手,一边急切的说:“都是老古董了,你怎么想到了它。人家都DDG1000了,你还想这玩意,都是淘汰的东西了,你也想的出来。”老刘还是不紧不慢,拿起烟来,给龙大校点上。慢条斯理的说到:“几千年前,我们就造车,现在还造车,这车是一样的吗?”龙大校心想也是,嘴上却说到:“车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战列舰是淘汰的,这两者可是不一样的。”这边火急火燎,那边还是按部就班。老刘端起酒杯示意龙大校,大大的来了一口,又抓起茶几上的东西嚼了起来。边嚼着,边喝着,边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p>

    </p>

    “如你所说,有发展,才能不被淘汰。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量,首先,你印象中的战列舰,还是停留在二维作战的理念里面,都没有过度到对空作战的实践中来。想想当年英国被日本击沉的那艘战列舰,它的防空武器几近于零,与飞机对抗,根本就是关公战秦琼,拿着长矛打坦克。想象一下,换做是现代的舰船,别说中华神盾,就是简单的056,你想想,情况会是怎样?它也不能只有挨打的份吧?特别是你设想一下,那些飞机会是怎样的结果。他可只是能够近程防空的,即便这样,结果也是天壤地别。</p>

    “第二方面,自二战以来,重点争夺的焦点放在了核武器上面,放在了欧洲大陆上。海上争霸变得次要,而且是一家独大。随着航母的一枝独秀,渐渐成为了神话。战列舰并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而且就本质而言,航母也没有革命性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下说淘汰未免结论太早。他只不过是停顿,一次历史性的停顿。况且就算是时至今日,他依然是打击一切水面目标,实施对陆攻击的利器。</p>

    “第三方面,现在的技术进步,相较于百年以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就算是依照百年以前的要求,现在建造出来的战列舰,也与百年前的差着十万八千里了。何况现在的舰艇所用到的侦测技术,火控技术,无人机技术,导弹技术。作为一个新的战斗平台,你不用想象抛射两吨的无人机会对战舰的能力有怎样的提升。你单单想象一下,两吨重的鱼雷在一百公里外的天空中飘着,会是怎样的战斗力提升,会是一种怎样的震撼?”</p>

    </p>

    经此一番解说。龙大校有了一些眉目,也踏实了许多,不像刚才的满腹狐疑。起身给老刘倒上酒,急切道:“你说的有道理,就算是当年苏联不倒,现在也最终是巨舰对航母。可惜没有看到那一天。那你计划这个战列舰的思路是什么?你怎么考虑的?</p>

    </p>

    老刘大大的喝了几口酒,润了润他的喉咙,继续说到:“首先,我们要打开思路,就算不是战列舰,也不能是已经有了的东西。必须要有自己的新东西,不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如果今天让我去设计航母,我就不会去搞什么倾斜甲板。人家有巴拿马运河限制,我们出去就是大海,那样做没道理。</p>

    </p>

    第二方面,现在建造一艘四万吨级的战列舰,作为战斗平台,并不是近百年前的简单翻版,已经可以加载非常广泛的的成熟技术。动力技术,雷达声纳技术,精确制导技术,船体结构等等等等,现代的科技必将是建造新舰的基础。在这许许多多的新技术保障之下,一定会打造出新时代的作战平台。虽然也装备有巨炮,但是已经是脱胎换骨的了。</p>

    </p>

    第三方面,四万吨级别的船身优势。现在建造一座三联装的巨炮炮塔,一定不会是1700吨重,初步计算,700吨足矣。舰艇的防护,也不必使用当年的装甲带。即便是加载上一艘中华神盾的全部,也还能够拥有两万吨的承载能力。如果用核动力,还将会更多一些。这两万吨的运载能力,不论是加载其它武器系统,还是担任运输保障,对我们目前的整个海军的远洋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p>

    </p>

    此时的龙大校已经听懂了老刘的意思。“加载中华神盾系统没有问题,就是加双倍的也不是问题,核动力也不是问题,这凡是有的都不是问题,关键这个炮,你是怎么规划的?这个是关键的关键啊。你的新奇特可全在在上面了。”边说着,边又相互干了一杯。</p>

    </p>

    老刘继续说到:“过去的那些巨炮,射程就四,五十公里,能发射两三种弹药。现在还是那个水平,或者平平常常的提高,还不如不搞。我设想的炮,正常发射应该能够达到100—120公里的射程;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包括常规种类的炮弹,以及导弹,火箭弹,鱼雷,甚至水雷等等等等。它是一个平台,而不单单是一个炮管。发射的弹丸重量,包括3吨以下的所有量级。这就是我所设想的平台的巨炮要求。”</p>

    </p>

    龙大校听到这里,又坠入了雾里。“照你说的,一大批导弹都可以退休了。把两吨炸药瞬间投放到100公里以外,现在的军舰齐射能达到的,恐怕也没有多少。这样的炮?额滴神啊,这是炮哪?还是泡呢?你是吹的吧?”端起多时的酒,现在有空喝到了嘴里。老刘也不回答他,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喝了起来。任旁边的龙大校胡思乱想。胡吃海塞,大吃大喝一通后,擦了擦嘴,把自己的空杯子向龙大校推了推,示意给他倒上酒,自己点上一支烟,深吸了两口,才又开始了他的科普教程。</p>

    </p>

    “炮管,炮膛,弹丸,发射药,这四个方面,我都有想法。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改进,来实现远射程,高精度,大载荷。”边说着,边又喝了两口。龙大校心里话,你没有想法,太阳得从西边出来。赶紧给他满上。</p>

    </p>

    “炮管是滑膛炮,不用线膛炮。线膛炮的目的在于射击的精准以及射程。对于我们百公里外,打击移动目标,一发命中的要求,这个提高精度的方法可以省略了。至于射程,当前的炮弹可以有旋转弹翼,我们这么大的炮弹发射能力,弹丸部分,完全可以设计增加滑翔弹翼,以增加射程。而且,滑膛炮7200公斤/平方厘米的膛压,能量损耗少,初速高,能够达到1700米/秒,新型发射药,已经能达到2000米/秒,这同样也是增加射程。并且,滑膛炮加工简单,成本低,只有线膛炮三分之一的价格。价廉物美的选择。</p>

    </p>

    “弹丸部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三个部分,滑翔弹翼,弹翼控制系统,和火箭助推器。原有的激光导引头什么的,统统的不要。发射的时候,火箭助推器是可选择项目,根据射程要求确定取舍。弹翼控制系统确保弹药的精准。机械控制部分,调控上下左右,这个就不用说了。关键在信号接受部分。在整个体系中,无人机是它的眼睛和指挥。无人机可以通过多种,近距离的,50公里之内的通信传递方式,时时的对它进行指挥控制,保证它一击中的。整个过程,就想玩遥控飞机,飞进你家窗户一样简单,而且还是自动的。</p>

    </p>

    “炮膛和发射药合起来一起讲,链子枪玩过没有?”</p>

    --“链子枪?没玩过。”</p>

    “自行车链子。链条。”</p>

    --“我见过玩链子鞭的,功夫了得。”</p>

    “还三节棍对刀枪呢,你以为我和你对打那?我说的糙好也算是个火器。”不屑的老刘气的把杯中酒一饮而尽。</p>

    </p>

    “我先教教你,怎么做链子枪。自行车链子拆开,一节大约5毫米厚,平放着,像个8字。上下各有一个孔。找这么6,7,8,9个的,摞在一起。再找一段合适粗细的铁丝,从下面的孔,直直地串起来。再拿一段铁丝,后面弯一个圈,好挂皮筋,长度留在能到最下面一个的四分之一处。留前面一节链子,后面的用细铁丝固定在一起。固定的时候最好是两个铁丝都插进去,这样能保证固定的是个直的。只有前面第一节能动,有点左轮的意思。其它部分照着弹弓枪那样,折出来。用的时候,在第一节穿一根火柴,火柴头在孔中,不过瘾就再刮几个火柴头在里面,合回去,拉上皮筋,你就拿着满街赤磷去吧。打玻璃没问题,一打一根洞。”</p>

    </p>

    龙大校听完了,心想,这是什么知识分子?我这皮孩子,想当年,都没玩过这么有创意的玩意。一边殷勤勤的给老刘倒酒点烟,一边说到:“这个真没玩过,嫩确实厉害。你可千万别告诉俺儿昂。那个宝贝拿着,就做下了。”老刘听了,又是一脸坏笑,“给嫩儿做,不能是一节的,怎么着也是三七,或者是四六,要让他能刮上一盒火柴才行。”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p>

    </p>

    “关键是把前面的这一节,改变为多级设计。传统的炮,只能实现半装药和全装药。现在,我们把药室部分设计成这种组合式的,发射药,设计成10公斤一片,或者是五厘米一片。具体大小重量,我们分析了弹丸的种类,重量,再确定。通过这种组合的方式,适应发射重量和射程的各种不同要求环境。从而使单纯的炮成为战斗平台,不论是炮弹,无人机,还是鱼雷,能够实现适应多种武器准备的灵活发射投送。这就是我对于炮膛和发射药的设想。”</p>

    </p>

    听老刘前前后后这么一通科普,龙大校现在对于老刘的战列舰理论是有了底气。庞大的舰身,威武的舰型。想象着就是大气磅礴。果如此战斗力,先不用说打航母,对付当今的巡洋舰,应该是所向披靡。再加上老刘的平台理论,一切两三吨级别的武器,都从舰射提升成为了空射,而且重量还不用减。越想越美的龙大校脸上乐开了花。对老刘的想法拍手称快,赞叹有加。看着龙大校喜形于色的样子,老刘继续说到:“你先别高兴地太早。有一个关键的部分,还没说呢。”龙大校一听立马又聚精会神了起来。</p>

    </p>

    “刚才我一说‘一击中的’,你就快了手舞足蹈了,其实这远远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我考虑最多的地方。我们做到‘一击中的’,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构想新的操作过程,组织新的作战系统。我们发射的是炮弹,简单,廉价的炮弹,不是导弹。对于几百上千公里外的移动目标,我们怎样瞄准?怎样确定目标?就像是拿着狙击步枪,去打几公里外的苍蝇一样。”经此一问,龙大校又是云里雾里了。就算是你跑100公里,它移动100米,那你也就是给人家放了个爆仗,听了个响,白费功夫啊。</p>

    </p>

    “想象一个过程,你在别的城市,要立刻来和我握手。是不是,首先,来到青岛。然后确定我是在单位,在家里,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如此等等,直到你能够目视到我的时候,你的行动才变得精细了起来,你我此时才产生了互动,我向左,你也向左,我向右,你也向右,最终我们的手握在了一起。前面的过程,不论你怎样达到青岛,都不重要,就算是你打直升机来,也是这个过程。整个过程中,只有你能够目视我的时候,我的位置才变得精确,其它的时间,都只是一个范围,都可以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无所谓的。你出发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开会,这影响到我们此时此地的握手吗?不影响。”</p>

    </p>

    “有了这个过程,我们的瞄准就好理解了。近在咫尺的时候,再进行精确的瞄准,其它的时间里,都是简单的范围性指引。你来到青岛的时候,最先落脚在飞机场,火车站或者码头,这些重要吗?统统的不重要。因此我们前期不需要精确的瞄准,只需要一步步投送的逐渐缩小的范围里。只等进入目视距离才进行瞄准。这系统中目视的眼睛,就是无人机。无人机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和灵魂。无人机担负着远距离,超视距的侦察与引导。无人机系统是整个的战列舰平台中,关键的关键。没有强大的,功能完善的无人机系统,战列舰就没有建造的基础。”</p>

    又听了这半宿,龙大校又琢磨上了。有无人机的指引,炮弹就能够准确的击中目标,真正的指哪打哪。无人机是不错,但是人家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打下你的无人机,你的炮弹不就成了无头的苍蝇了吗?龙大校这边正狐疑着,那边老刘继续起来。</p>

    </p>

    “当年的飞鱼一击中的,厉害吧。但是你想想,如果用十枚导弹,击沉一艘舰船,是否也是一个巨大的战果。假设我们有十枚导弹,我们来把它改进一下。把导弹的寻的导引部分拆下来,装配在十架无人机上,形成独立的侦测导引系统。剩余的部分就类似于我们的炮弹了。如此一分拆组合后,只需要加载一定的通信设备,使一个变成了两个,十个变成了二十个。都是实际的内涵却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p>

    </p>

    “首先,对于对方舰艇来说,原来需要对付十枚导弹,现在不仅需要应对十枚迎面而来的炮弹,还要应对天空中忽远忽近的,十架时时地瞄着你的无人机。数量是增加了一倍,但是对于对方的应对能力,是不是提高一倍就可以了,那就留着他们去研究吧。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迎面而来的是傻瓜炮弹,一切的信号和控制,来源于远远地躲在后面的无人机。对着炮弹进行干扰,好像是没有用的。但愿在第一时间,能找对应对目标,是炮弹,还是无人机?找对方法,是干扰雷达,干扰通信,还是干扰激光导引?是先攻击近的,还是攻击远的,那就自己看着办吧。</p>

    </p>

    “另一方面,十架无人机,完全可以进行高低搭配的组合。性能高的,能力强的,造价也高,金贵,离他们远点,回收回来,还好再用。那些一炮能发射200来个,上面只相当于加载了一部山寨手机和一简单的数码相机的,就让它们冲锋陷阵去吧。回不回的无所谓了。不要说十架,就是一架高的,两架中的,三架低端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围绕着对方一飞,也足够他们忙活一阵子了。再考虑到炮弹的袭扰,无人机的整体生存能力,一定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p>

    </p>

    “再者,这个游戏不是只能‘十加十’的,无人机是可以引导多批次的炮弹,可以是‘三加一’,也可以是‘六加一百’,一切视目标而定。简单的固定的目标,一发炮弹足矣。移动的,有应对反击能力的,肯定要较多的弹药。何况,无人机是飞的,它可以专门监控一个目标,但它还是可以大面积侦测的,会自动寻找下一个目标,并再次指引攻击的。如此分析,与导弹的攻击来比较,收效有大大的提高。</p>

    </p>

    “还有一点,炮射的方式,能够使无人机直接能够达到预定高度和速度,进入巡航状态。对于留空时间,有显著的提高。通过节省无人机起飞阶段的燃料消耗,以及提升速度所消耗的燃料,使得留空时间增加30%。并且可以使飞行的高度大大的提高,使得侦测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对我们的无人机,担负舰船预警机的作用意义显著。同时,也减轻了回收作用的强度。真正的一劳永逸,一举多得。”。。。。。。</p>

    </p>

    一个滔滔不绝的说着,一个聚精会神的听着。间或的零食,大杯的啤酒。从500毫米巨炮,到舰船的补给,从舰面的布局,到内部的结构。事无巨细,刘长礼讲了个透彻,龙大校听了个明白。十斤散啤不算,那两包也只剩下了三瓶。外面,天已大亮了。龙大校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这一宿真是收获颇丰。你赶快准备好资料,我马上发下去,让他们也开阔一下思路,好好学习学习,咱们就按照你这个方案进行了。”</p>

    </p>

    刘长礼的方案确实给大家带来了震撼。当真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刚开始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考虑再三,别的方案也无出其右,还是这个方案最是能集大成。因此纷纷同意以这个方案为基础,进行讨论落实。接下来。。。接下来,麻烦就大了。战列舰都敢想,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p>

    </p>

    大家纷纷各提方案,各抒己见。一时间林林总总的,都加载了上去。加了减,减了加,如此反反复复,经过了三周,总算是把初步方案确定了下来。接下来,安排各相关部门细化设计,相互的协调,把龙大校和刘长礼天天忙得团团转。等到初步有了眉目的时候,龙大校给宋忠民副司令打了个电话。请示领导方便,去汇报一下工作。这又不是外人,宋副司令就让他周日到家里去聊聊。</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