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红色铁幕

正文 第十五章:莫斯科的审判(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黎明中的中欧密林永远是那么的森黑,几乎没有任何一丝光线,静静流淌着的小河在点点星光的点缀下忽闪着亮光,几束微微摆动的小树枝忽然被人扒开,几十个黑影从树林里钻了出来,快速淌过这条只淹没到膝盖部位的小河,噼里啪啦的水声伴随着激荡起的碎银在空中传响着。</p>

    “安全!”前卫组的士兵小声提醒着,借着夜视仪的惨绿色微光,民德特种部队勉强可以看见几十米远的地方,通过电台那充斥着电流声的呼叫声音,几支小分队开始向预定地点靠拢。托马斯上尉观察了这一带地形后才发布原地休息的命令,这里的树冠密密麻麻地遮掩住整个森林,山路崎岖,几乎没有路。战士们都是踩着积雪和树叶在前进,这样的行军很耗费体力,稍有不慎整个人就滑到在地上。</p>

    托马斯裹了裹身上的皮质作战服,靠着一棵比较干枯一点的树干,打开手电,在微弱的灯光下找着地图上自己所在的地点。“英国人可能在F区和H区的交汇处,从这里往东3公里,就是我们的补给线。”</p>

    “那这些英国人的目的是我们的补给线?”一个坐在雪地上的士兵问,“可能刚才是,不过现在不是了,哎……有谁会放任自己的对手不管呢?”托马斯上尉轻轻叹气,从嘴里喷出来的热气很快就在空中凝固成液态。</p>

    轻轻的脚步伴随着作战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声让托马斯马上从思考中惊醒,虽然只是很微小的声音,但在这片静的出奇的森林里,所有声音都能很清楚的听见。接着通信组就收到消息:“指挥点,这里是前卫组,发现敌人,他们正在靠近,我们准备向中央区域靠拢。”</p>

    “告诉所有小组,全部收缩过来,敌人是有备而来,切不可盲目迎战。”托马斯立即将命令告诉通讯组,那些证坐在原地休息的民德士兵全部爬起来拍拍沾满雪的作战制服。虽然他们很累,这里恶劣的环境和地形让自己在行军的时候付出比平时多两倍的体力。况且从阿尔卑斯山脉吹来的冷空气让这里的气温也比其它地方更低,凌寒刺骨的风无时无刻不在耳边回荡着。</p>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分队发来信息,托马斯上尉才知道,自己是被别人牵着鼻子兜圈子。在英国人留下的线索追寻下,英国人把他们带向有利于自己歼灭他们的地方。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根据这些信息,托马斯初步估计敌人的兵力大约在一个连左右,并且他们正从四面八方收紧口袋。</p>

    “准备的怎么样了?”托马斯上尉拿起话筒询问爆破组,耳麦的另一边回答,“呵呵……全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过来。”</p>

    —轰—轰—轰—爆破组布置的简易定向反步兵雷被触发了,断断续续的碎雪从树梢上被震下来。这种苏联POMZ—2反步兵雷在经过民德特种部队的改装后威力似乎更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装了6组钢珠,只要触发引信室,呈扩散型的爆炸方式就会将这些钢珠弹射出去,在50厘米的半径距离上,这些钢珠可以打穿5毫米厚的均质钢板。可以想象在英国人踩响地雷的那一刻起,受波及的人命运有多么悲哀。</p>

    爆破组不仅在地面上设置这种地雷,同时还在树枝上布置空雷。黑漆漆的夜色,英国人几乎看不见那跟细细的,透明的拌线,当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p>

    “自由攻击!”托马斯一声令下,瓢泼大雨样的子弹瞬间朝那些鬼鬼祟祟的英国特种部队喷涌,数十道明亮的火舌照亮了整个森林。一片惨叫声顿时响起,纷飞的手雷爆炸出一朵朵刺眼的亮光,浓烟在交火区域四散开来。</p>

    一个头戴着MKIV型军用头盔的英国SAS特别空勤团队员的身影正在火光中隐现。—哒哒哒—AMD—56突击步枪喷吐出的1灼热子弹闪动着星星飞舞的曳光痕迹,随后听到的是一声惨烈的嘶叫声。托马斯上尉放下手里的突击步枪,“各自为战,注意互相掩护。”</p>

    寒冷的冰雪森林因为骤然腾起的烟幕而变得狂热起来,双方都在开火,子弹四处乱窜,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和甜甜的血腥味。托马斯上尉总是不慌不忙的抬起手中那把突击步枪,对准目标就是三点短射。</p>

    “注意封好口子,别把德国人给放跑了,抢救伤员。”斯威特中尉阴沉着脸,不愧是民德的精英部队,第一次交火自己就落于下风。树林里那些断断续续的枪声一点都不杂乱,显得很整齐。再加上民德部队刚刚设置的诡雷,让自己的士气不知不觉的就地落下来。</p>

    —哒哒哒—,急促的突击步枪射击声在树林深处继续回荡着,一些不知名的小鸟被这些突然降临的声响惊动了,扑腾着翅膀开始乱飞。沉闷的爆炸声使更多的碎雪从空中飘扬下来,民德的那些枪榴弹—咻—咻—的飞跃,所到之处必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昏黄的火光在夜幕中的树木间看起来是那么的清晰可见,就如同一条条明亮的蟒蛇一样。</p>

    “前卫组继续保持火力压制,后卫组注意防范敌人的侧翼迂回战术,A组和B组注意周围情况,C组突击!”隐蔽在一棵大树后面,半蹲着的托马斯上尉捂着耳朵,拿着话筒大吼。旁边背着电台的通信兵时刻注意着周围情况。</p>

    森林里到处都是摇动的暗影,民德特种部队一个个像幽灵一样的从各个地方冒出来。在战场上这些民德特种部队大显身手,飞刀,绳子成了最好的杀人武器。这些身怀绝技的士兵总是偷偷的潜伏到敌人面前,然后突然从后面把绳子套在敌人的脖子上活生生勒死,或者干脆跳起来射出几把飞刀,有的更加干脆,直接从后面冲上去扭断他们的脖子,卸下四肢。</p>

    但英国SAS特别空勤团也不是一个花架子,短兵相接自己吃亏,干脆撤出一段距离采用火力覆盖的办法来打压民德特种部队。由MP5SD,SP—61,MP5A3,HK MP2突击步枪组成的严密火力网将子弹横扫过来,把密密麻麻的树叶打的乱颤。托马斯几乎被这种凶狠的火力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只能匍匐前进,依偎在树干后面和前方的英军展开对射。</p>

    几个勇猛的民德特种部队士兵突然站起来,将手里的手雷投掷出去。但也就几秒钟的时间,这几个士兵被密集射击的子弹打成窟窿。“走!走!走!各小组注意交叉火力掩护,撤出去。”几声手雷的爆炸声,让英国人的火力压制变得稀疏起来。借着这个空档,托马斯上尉爬起来,下达部队撤退的命令……</p>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都—莫斯科:红场。</p>

    伴随着新一轮初生的太阳,由莫斯科军区直属部队组成的国家护旗仪仗队开始了升旗仪式,在亚历山大罗夫红旗歌舞团奏响的《牢不可破的联盟》中,一面面工农红旗围绕着克里姆林宫宫墙升起。那些佩戴着崭新近卫军绶带的士兵面孔看起来很严肃,搭配着那一身军礼服,护旗队和伴随军乐升起的苏联国旗显得格外庄重,神圣。</p>

    相传这种近卫军绶带来源于沙皇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圣乔治丝带,作为沙皇俄国最高荣誉的圣乔治勋章,它的颁发者总会被授予这种丝带,象征着战士的勇敢精神。十月革命后圣乔治勋章被取缔,而这种丝带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直到卫国战争结束以后,苏联在这种丝带的基础上改进并颁发了近卫军绶带。</p>

    5亿苏联人都迎来了自己国家这一庄严的时刻,升旗仪式结束以后,聚集在红场上的莫斯科公民们和往常一样进入列宁墓,瞻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遗体。</p>

    作为苏联1号国家岗位,列宁墓的守卫士兵从未被撤销过。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卫国战争时期,这些卫兵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整整持续了16200天。</p>

    其实严格的说现在人们所看见的列宁墓是经过改建的,在1924年1月21日6时50分,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创建者,共产主义理论发展者,苏联的缔造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病逝于莫斯科郊外的哥尔克村。当列宁的遗体被运回莫斯科时,苏联国家建筑师谢舒夫就被委任修建列宁墓。</p>

    当初的列宁墓很是简陋,几乎就是用几块木板搭建起来的,直到1930年苏联政府才使用黑色大理石和红色花岗岩在原型的基础上重新修建,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列宁墓。</p>

    可以说整个列宁墓的内部光线都是从水晶棺里扩散出来的,整个光线明亮而不刺眼,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而水晶棺里被覆盖苏联国旗,仰躺着的列宁遗体在灯光的作用下不免让人产生一种假象:这位同志只是安然的睡过去了,并没有死去。</p>

    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和这里的所有人一样,在瞻仰完列宁的遗体后,将手中的红色康乃馨放在了悼念大厅。当格列奇科元帅刚走出列宁墓几步,一辆精致的高档嘎斯轿车就停在了他的面前,车上下来一名近卫军少将。</p>

    “元帅同志,他们都到齐了,现在正等着您。”</p>

    格列奇科笑笑,“所有人还是和原来一样那么有干劲,好吧,咱们这帮老骨头至少还能动,再不动动可就真的动不了了。”</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