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红色铁幕

正文 第二十章;西欧密云(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由于法国的站队问题,整个西欧战略局势开始逆转,首当其冲的就是夹在红色法国和东德之间的联邦德国。以德国工业基地,鲁尔工业区为中心建立的联邦德国政权仅仅拥有原德意志版图不足10%的土地面积。随着法国越来越倾向共产主义苏联,致使这个本就没有多少战略纵深的国家不得不将全国划分成若干个临时战区,以防止红色阵营将这个脆弱的政权在一夜之间就踏平了。</p>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于1943年夏天在东部战线的库尔斯克草原上遭到灾难性打击后,德国军队的高层就有意识,德国很可能最终会输掉这场战争。而更有一群反希特勒的密谋者企图刺杀希特勒这位第三帝国的最高领袖来换回失败的败局。</p>

    虽然以德国陆军参谋长德维系·贝克为首的密谋集团的刺杀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处决的刑场上,贝克仍然呐喊着:“神圣德国万岁。”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短短几年后,德国不但在次沦为战败国,同时也面临着被分裂的事实。</p>

    贝克的刺杀行动也给了希特勒本人很大的震惊,东部战线上日益严重的局势几乎逼着希特勒开始谋划第三帝国未来的出路。很显然德国单独与苏联作战,德国想要取得胜利是很困难的。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苏联的坦克工厂正加班加点的制造大量的坦克,在装甲坦克的数量上,德国已处于明显的弱势。</p>

    如果德国单方面与苏联讲和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暂且不提斯大林本人的性格,单单德国军队在苏联所犯下的罪行就足以让苏联红军愤怒到炮轰柏林的地步了。在单方面努力行不通时,希特勒就将眼光转向英美。</p>

    德国入侵苏联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所导致的,所以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英国在1940年以后基本没有与德国在军事上有较大的冲突,似乎与英美达成协议共同进攻苏联以防止德国垮台的机会要大一些。但通过“啤酒馆暴动”“国会纵火案”,“水晶之夜”,“慕尼黑体系”等等一系列手段走上德国政权巅峰的希特勒更是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枪才是谈判最佳的砝码。</p>

    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成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希特勒并没有开放西部战线以表示自己的战略企图,相反将东部战线的火线将军—奥托·瓦特尔·莫德尔调到西线以阻止英美联军继续向德国本土开进,希特勒渴望用一场胜利把英美逼到谈判桌上去的思想越来越强烈。</p>

    与德军颇有进攻精神的将军,例如:闪击苏联北方的曼斯坦因,纳粹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兵指莫斯科城下的古德里安相比,莫德尔更善于防御作战。除了调换将领,希特勒还增加了26个师到法国,以寄予老将和士兵们希望,能充分完成自己的战略构想。</p>

    可事实却与之相反,东线的苏联红军正在势如破竹的向德国挺进,法国战场情况也越来越糟。直到1944年10月,西部战线已由原来的法国北部扩大到地中海,莱茵河一线。伦敦和华盛顿不能容忍一个苏联占领整个德国,要尽快的占领德国这是最主要的任务。于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市场花园”行动就展开了,莫德尔这次给了蒙哥马利一记响亮的耳光,盟军的伞兵部队在莱茵河西岸被德军无情碾压,整个作战计划的失败也打破了盟军快速渡过莱茵河抢占胜利果实的企图。</p>

    与此同时,希特勒更是调集了两个集团军的力量去执行阿登反击作战,打铁要趁热这个道理德国人还是明白的。可这次反击计划在盟军的庞大军力面前毫无悬念的失败了,西线盟军70个师的作战部队让希特勒的战略计划彻底破碎了,而反观东面,从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一路冲过来的苏联15个方面军即便没有盟军的协助,依然可以把德国推平几百次,所有人都知道,第三帝国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p>

    毫无疑问,希特勒彻底的输了。暂且不提德国选错盟友:意大利那负一百的战斗力丢掉了整个西西里亚以及北非,连带德国毫无意义的损失了50个师,以至于德国的将军们都不断抱怨:“应该把意大利送到盟军一边,这样盟军就等于送给了我们100个师的部队。”</p>

    光是德国的两线作战就是希特勒最大的败笔,1945年4月18日,柏林在苏联突击集团军群的猛攻下成为一片废墟,之后苏联3个方面军更是抢在盟军之前占领了德国中南部地区。而此时的盟军还被困在德军负隅顽抗的鲁尔工业区以及洪水泛滥的莱茵河地区,西边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只前进到易北河就与美军第一集团军会师,但南部的苏联军队却接连攻占了众多德国工业城市,把美军挡在鲁尔以北,英美国家仅仅获得了汉堡,北莱茵,萨尔这些德国西南部地区。</p>

    这就直接形成了东西德国的最初版图,西德以科隆为首都,其领土面积仅仅只有北起布莱梅,南至萨尔的极小土地,而东德以柏林为首都,却拥有德国中南部的大部分土地。</p>

    准确的说,在1949年以前,德国还是在同盟管理议会的管理下存在的。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以及西方与苏联意识形态的不同,最成为分裂德国的最主要原因。1948年,英法美三国计划将其下管理的三个德国领土合并,组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并且直接跳开苏联在西德发行统一的西德马克,这一做法刺痛了莫斯科,苏联采取强硬措施,在东边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在东德独自发行自己的东德马克。</p>

    整个共同管理议会倒塌了,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以柏林墙为基准,两国实行截然相反的政治经济体制,从此以后,这里成为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对抗的军事前沿。</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