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人命关天

正文 第29集 忧愤自裁(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01)</p>

    迭印:一张张《卫生战线报》,每张报头版头条通栏大标题:“发生在津水医院里的咄咄怪事”,被从印刷机中推出的情景------</p>

    大街上《阅报栏》内,同一张当天新《卫生战线报》(特写),及头版头条《发生在津水医院里的咄咄怪事》(特写);报栏前围满了人,争相阅报、有人专门朗读出声的情景------</p>

    长途汽车站。卖报女孩,肩背绿色邮包,手擎同一张《卫生战线报》,朗声叫卖的情景------</p>

    一张被人手拿的同一份《卫生战线报》。(特写)报纸头版头条“发生在津水医院里的咄咄怪事”。拿看报纸的正是津水医院院长郑智省。这是某日清晨,在卫生局家属院,前排逢中郑智省自家小院客厅。他正全神贯注翻阅该报该&#25991。</p>

    解说员画外音:出于对事业的执著和工作的需要,每常除单位里订有各级各种专业报外,为图双休日、下班后看着方便;郑智省又特以自费订了两份专业报;让邮递员提前送家里。这份《卫生战线报》便是其中之一。也还别说,正因新报看得及时,提前了解行内外要事,同事们都赞他是“早知道”;但今天看报后的心情却与往日大不相同!说句夸张话:报上的头版头题&#25991章,使他看后简至似五雷轰顶;内心里一时间也五味杂陈------</p>

    此时,年近五旬的郑妻黄玉秀,正厨房内外忙活。她将一碗新做的鸡蛋茶,轻轻放在丈夫面前桌上;向门口走几步又不放心停下说:“老郑呀,您这段工作太忙肺有炎症;俺给你烫碗鸡蛋茶喝败败火;你可别只顾看报放凉了啊!”</p>

    郑智省却没好声气说:“知道了。一件鸡毛蒜皮小事值当反复交待,你烦不烦哪?”</p>

    玉秀当即陪着笑脸说:“好,好。不说了,不说了;你记着喝别放凉就是了。”边说边慌忙退了出去。但稍停,却又重新返回屋里,站在丈夫面前,低心小意地:“他爸------”却试几试欲言又止。</p>

    郑智省抬起头不耐烦地问:“又有啥事?”玉秀终于鼓起勇气说:“他爸,是这样:俺想问,您同环卫处的向主任熟吗?”郑智省边看报纸边随意地:“都在同城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又同在爱卫会兼着职,时常开会在一起,怎能不熟哩?”玉秀当即兴奋地:“那可太好了------”</p>

    郑智省猛然抬头怀疑地:“你突然问这干啥?”玉秀诚实地:“他爸,是这样:自从前年公司改制俺被缩减下岗后,不一直在环卫处当临时工,分包咱家门前路段扫大街吗?最近听说向头听人耳边鼓噪想搞创收,要每人交两千元上岗费,招十名新工人顶替50岁以上老工人;这样以来俺这些老人,便都又面临重新下岗的可能;俺想------”</p>

    与此同时。县“卫训班”大院某教室。上课前,学员们陆续走进教室。一男学员举着一张《卫生战线报》,站在座位上大声宣布说:“报告大家好消息。市办的《卫生战线报》头版头题,刊登咱县医院重要信息!你们都想听吗?”</p>

    有人催促说:“马家驹,别卖关子了;新闻共享嘛。既有重要信息,又是咱县医院的,你就快读读嘛。”又有人附和地:“对嘛。也让我们培养点集体荣誉感。快读吧,不然就上堂了。”  </p>

    马家驹却又不怀好意的扫一眼座位上的郑升平,怪笑一声地:“对不起,这信息虽重要,但对某些人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好信息;俺真要读了,恐怕有人不愿意。”</p>

    原同马家驹一起进来的邵林,怪笑一声不怀好意地:“你快读吧;&#25991章又不是你写的,只要不添言不去语,每人各取所需;你管他谁听了愿不愿意呢。”</p>

    马家驹:“好,那俺可读了啊?为节省时间,上课前俺先读&#25991章标题、副题和&#25991后结束语;若大家愿听的话,下课后俺再读正&#25991。”</p>

    邵林当即给奉上一杯茶鼓励说:“喝口茶润润嗓子,抓紧时间马上读吧。”</p>

    马家驹接过杯子喝罢茶后煞有介事地:“《卫生战线报》今日头版头题,记者调查‘发生在津水医院里的咄咄怪事’------”</p>

    他读完大标题故意打个停顿,以观察听众的反应;看到反应的确很强烈,便接着声音更宏亮地:“副标题:从大张旗鼓为专家造势,到‘冒名顶替专家坐诊’骗局;再到‘发生医疗事故,致死患者化鬼鸣冤’故事;揭开该医院系列惊心动魄黑幕。怎么样,&#25991章写得入木三分精彩奇异吧?</p>

    “嗨,别急,通有更绝的呢!且听&#25991后结束语:试问多年来一向标榜,‘廉洁自律模范’的该院院长,你的副手都发了大财,开上了私车,住上了豪宅;某些小中层,不仅开私车,住豪宅,还有钱送儿子出国留学;而你个堂堂的一把手正院长,倒真那样廉洁寒酸得,为了生计,老婆不得不去扫大街赚钱贴补家用?甚至连女儿考上重点大学亦无实力去上,不得不回头去读不收学费的师范?还更穷得全家人至今仍住70年代建的‘鸽子笼’式小院?</p>

    “那俺问你:你‘赚’那么多昧良心钱都干啥用了?是捐助‘希望工程’还是‘儿童福利院’?哼,只有鬼才相信!一个无视患者健康和生死疾苦,医院里的院长,能发那善心吗?你的钱极有可能,像当今许多贪官一样,早已分批存向国外,以备下半生享用------”</p>

    座位上的郑升平,终于按奈不住心火上攻,突兀站起,大声喝斥说:“马家驹,快闭上你的臭咀,不然老子对你不客气!”正站座上得意忘形的马家驹,没提防对方一声吼,腿一颤从座位上滑下来,险些摔到。郑升平乘势从对方手里夺下报纸,三两下撕得粉碎,并恨恨地:“哼,什么混账报纸狗屁&#25991章,简至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胡说八道!俺一定控诉它报社和&#25991章作者犯诬陷罪!”边说边气吭吭冲了出去。</p>

    (02)</p>

    家客厅内。郑智省:“照我说那扫大街也不算啥好活;他不让干咱乐得在家清闲;专职给俺爷仨做饭。”玉秀不满地:“你真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俺以前干着,每月净多收入上千元;基本够咱全家四口每月菜金钱;俺若不干的话,单你每月工资扣除伙食,就不够儿子的期房还贷啦。”</p>

    郑智省:“升平现时已上班有了收入,给他买房还贷他也应出一份力嘛!”</p>

    此时,儿子升平正好从外边回来,听此在屋门外伫步。</p>

    玉秀据理力争说:“儿子已上班有了收入是不错;可就他那几个钱,若都用在还贷上,以后他们结婚分家过,你让他们小俩口去喝西北风?”</p>

    郑智省:“经济紧张点看似坏事实为好事,可让他们早点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习惯嘛。”玉秀不满地:“你------没见过你这当爹哩------”</p>

    此时儿子升平一气跳进屋,满腹牢骚说:“妈,您老不用再多费口舌同他争了。你俩共同生活几十年,您还不了解俺这位老爸啥思想,啥品性?人家可是卫生系统公认的廉洁自律模范呢;千万别指望他给自家和妻子儿女托啥关系循啥私情;俺买房子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束紧裤腰还贷,不给廉政模范增加负担。要不,记者的‘调查报告’又会少条质问的内容了。”</p>

    刚好此刻进院,正停放车子的女儿升蕴接口说:“是呀,原本全系统闻名的廉政模范,却不仅被涂上一层暗灰色,还要受到无端诘问和怀疑;爸,不知您是咋想的?反正俺看了听了就深为您老鸣不平。”</p>

    听了儿女的牢骚话,玉秀顿觉一头雾水问:“你们这俩孩子,有话不能同你爸好好说!什么‘记者调查’少啥‘内容’的?还什么‘无端诘问和怀疑’连你们‘都深为您老鸣不平’的;你们这都是说的哪里话?俺咋越听越糊涂?”</p>

    升平善意揶揄地:“俺那妈妈耶,不在俺老爸常批评您,不读书不看报,不出三门四户啥事不知。俺老爸的县医院发生了全市闻名的特号新闻,您守在身边竟还不知?这要让小区里左邻右舍听见,还误认您老矫情哩!”</p>

    升蕴亦善意批评说:“是呀,老妈,记得去年底为俺爸多订这两份报,您没少唠叨,说什么‘订那报纸是挡吃还是挡喝?单位里啥报没有,净况外多花些钱’。如今可看出自家有报好处了吧?起码好事坏事自家先知。”</p>

    玉秀当即恍然大悟的,抢过丈夫刚看的新报好奇的看起来。郑智省却情绪复杂的趁机站起,进卧室蒙头便睡;但两耳却静听着客厅里娘儿仨的对话声。玉秀先仅扫一眼标题便当即转颜失色;紧接看过大部份内容后,更情绪激动难奈;但当看过最后的结束语时,反而不怕却心火上攻义愤填膺了!她拍着报纸愤愤不平说:“这是什么混账报纸狗屁&#25991章?尤其&#25991章后的一段结论,简至是混蛋透顶的强盗逻辑!竟还挂名‘记者调查’哩;难道不懂‘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的通常道理?贪污和受贿没有确凿证据是能随便怀疑的吗?”</p>

    升平劝慰说:“妈,您老也暂且消消气;为这些鸡鸣小报,鼠辈作者的狗屁&#25991章,气坏了自己身子划不着;早一会儿在‘卫训班’,为读小报&#25991章的事,俺差点与同事打起来,可怒而出门稍停后却又不气了。你想呀,如今搞市场经济,报纸广播电视,甚至连出版社都搞自负盈亏;记者、编辑的收入都与业绩挂勾;再加上如今小报如林,都登如实消息,不造点谣言,报咋卖得出去?报卖不出他们吃风喝沫?如今连专家明星受到恶意人身攻击,尚能揉揉肚子将恶气咽下去;又何况我们平民百姓?而当真该气的倒是我们自己,尤其俺老爸------”</p>

    玉秀不解亦不满地问:“升平,你这孩子!你爸咋该气了?他身为医院院长,多年来廉洁自律,一心为公;别人看不到,咱自家人能心里不清楚?那什么混账小报上的狗屁‘记者调查’里,还大睁两眼说瞎话,胡说什么你爸‘手中有钱却装穷叫苦’:全家人住七十年代的‘鸽子笼’小屋;让女儿放弃重点读免费师范;让老婆扫大街赚钱贴补家用;还胡乱怀疑你爸是将钱存到了国外,好备下半生享用,等等;这些混账话连有点良知的局外人看了都会气愤,大鸣不平,深表同情哩,你俩是他最疼爱的儿女,却不去同情、劝慰,反说该气呢?”</p>

    升平却认真解释说:“老妈耶,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我俩气俺爸,却同单位里和社会上,那些‘恨人富,笑人穷,怀疑廉洁干部都贪污’的别有用心人,有本质的不同。我俩是太为俺老爸抱屈,却又气他这人活得,院长干的和那什么‘廉洁自律’先进当的窝囊!”</p>

    升蕴亦同感地:“是嘛,俺老爸若像医院其他人那样,即便不建什么几进豪宅,仅换处比这‘鸽子笼’稍大的房舍;俺兄妹不求其出国留学,只要自己考取‘重点’,他能供俺去上,俺就谢天谢地,再无啥气;或者老爸真当个廉洁自律模范,受人尊敬,令人服气;起码不再说东说西,评头论足;甚至怀疑诬蔑;俺们即便穷点苦点,也便毫无怨言,更谈不上再有什么气啦;可是如今------”</p>

    升平丧气紧接地:“那真如俗话说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一头不得一头。”卧室内。躺床上辗转翻身心绪一直不安的郑智省,复杂悔恨的脸(特写)。</p>

    解说员画外音:如果说,就是这篇登在《卫生战线报》上的“记者调查”,便招致郑智省的自杀;未免还欠公允;因仅从当事人死后有意留下的“遗书”——《日记》上看,便知早在30年前,因一次特殊的际遇,就给他嗣后的悲剧命运,从此埋下祸根;但这所谓的“记者调查”,不能不说是直接动因;刚刚儿女的一番议论,便是由此引起的嘛!凭心而论,儿女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其态度亦算诚恳;一想到多年来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不仅没给妻子儿女,带来普通人家都该享受的幸福和荣耀,反给他们招之永久的痛苦、无尽的耻辱;他的一颗心便针扎般的疼痛;此刻,他还咋敢继续直面他们?</p>

    于是,郑智省当即下床走向外边,低着头淡淡地:“我去单位上班了。”边说边逃也似地离去。</p>

    (03)</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