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乱世奇公子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宛县布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宛县布局

    燕山以南乃是大周的五州平原,地势平坦沃野千里,不过却也是一马平川再无险阻。因此若兰山关一旦被破,北方游族的铁骑几rì之内便可席卷五州。

    不过近千年的历史中,北方游族的铁骑却从未有踏入过五州平原,这全耐兰山关险峻之功。因此兰山关元帅无不是朝廷十分信任依仗的大将,官阶为一品,与当朝宰相品阶一般,比各地都督官职要高上好几级。

    五州平原,顾名思义乃是由五个州组成,分别为燕、齐、灵、卫、钦,燕州最北紧靠燕山,钦州最南与中原接壤。五州之上,又设有五州都督府统管,将五州归为一体。一直以来,五州平原都被做为兰山关大营的后勤基地,为其提供粮草被服。

    宛县是燕州最北的县城,虽在燕山脚下,但已在五州平原了,视野之下一马平川,因此只要走出燕山官道便可看见宛县城。

    rì头渐渐偏西,李清风一行终于走出燕山官道,举目望去这宛县城便在眼前。

    “公子,我始终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监视我们。”

    走出燕山官道后杜三突然对李清风如此说道,凭着武人的直觉,他一直感到有人在监视着队伍。但他每次或抬头或回头总不能发现对方,一路上不由得小心戒备着。现在走出官道,杜三终于松了一口气,连忙告诉李清风。

    “我也有这个感觉,应该有好几拨人。”赵极说道。

    “嗯,看来真是yīn魂不散了。”李清风稍微一想后说道。

    “怎么办公子?”

    “来者不善,但现在也不必理会,先到宛县再说。”接着李清风又对叶明月说道,“明月,到京师之前你和叶辰务必要一直跟在我左右。”听到李清风的话,叶明月姐弟连忙点了点头,他们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宛县衙门内,一个身穿七品县令官府的人,一会儿在大堂内来回踱步,一会儿又瘫坐在太师椅上冥思苦想,更甚至不停的挠头,像是被什么棘手的事给缠住了。

    “县尊大人,县尊大人。”一个马脸捕头跑了进来,对着正在沉思的县令大声喊道。

    “刘捕头,嚷嚷什么呢?没瞧见本官正在思考案情吗?”县令白了这个马脸捕头一眼说道。

    “大人,还在想这几天的案子呢?”

    “嗯,一周之内三起命案,我要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提刑大人恐怕会直接把我这乌纱摘了,哎,到现在一点头绪也没有啊。”县令一阵无奈摇头说道,“说吧,又是什么事?”

    “是这样的,刚才有几个兰山关的大兵说他们护送着膜托人使节,今晚上要在咱们这儿过夜,让咱们准备接待一下。”刘捕头说道。

    “膜托人使节?我怎么不知道,谁带队护送的?”

    其实膜托人使节来访的消息,早就由兰山关元帅府以奏折的形式上报给了朝廷,不过七品县令官职太低,自然不可能知道奏折中的事。

    “陈申将军,不过主事人不是他,我问了是一个叫李清风的人。”捕头答道。

    “李清风?”听到名字,县令大人明显吃了一惊,旋即思考起来,“刘捕头,你马上带人去驿馆好生收拾一番,好酒好肉的布置下去,本官要亲自去城门迎接,哈哈哈哈。”

    刘捕头不明白县尊大人为何突然大笑起来,但既然大人有令,他便急冲冲的带人拾掇去了。

    从燕山官道出来,到宛县不过三两里路,半个时辰不到,李清风一行人便到了宛县城外。

    “哈哈,陈将军,好久不见,怎的有空来宛县,咦,这不是少将军吗?”

    这县令原本与陈申相识,老远便着打招呼。不想突然看到了赵极,兰山关元帅的儿子他可是认识。

    赵极脸上颇为尴尬,他可不想让外人知道他堂堂兰山关的将军,竟沦落为给别人当护卫的事。听到县令叫自己,冷哼了一声,没有理会,这让县尊大人脸上有颇为尴尬。

    “林县令,怎么亲自出来了。”陈申连忙答道,怕赵极把气氛弄僵。

    “我大周是礼仪之邦,膜托国使节来访,我自然要出城来迎接。”

    林县令说罢便向队伍中看去,一个身着白衣儒服、头戴青sè纶巾的儒雅书生正微笑着向他点头示意,只见他立于行伍之间,有如鹤立鸡群一般。心道此人应该就是李清风了,于是开口问道,“想必这位就是清风公子李清风?”

    “在下正是李清风,县尊大人有礼了。”李清风抱拳向林县令施了一礼。

    “哈哈哈哈,想不到林某今rì能有幸见到当年京师三公子之最的清风公子,果然气度不凡。”

    “大人过誉了,我们还是进城再说吧,今晚免不了要打扰林大人。”

    “本官已命人将驿馆收拾了,公子请,少将军、陈将军请。”说罢林县令命人当先带路朝城里走去。

    来到驿馆,其时尚早,还不及吃晚饭,陈申便带着手下兵士以及膜托人兵士随驿卒下去休息去了。萧定远和小公主作为使者,不方便与大周地方官员见面,也到馆内歇息去了。只是这林县令送他们到驿馆之后,却迟迟没有离去,一直跟着李清风来到了驿馆的客房之中,此时正与李清风在房内品茶讨论时事。

    原来这林县令名叫林无涯,与李清风一样都是出自圣人学院,但他比李清风要长两届。不过,李清风十五岁就提前结业了,出学院却是更早。直到李清风离开京师三年后,林无涯才从圣人学院毕业,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九品县拯,积功五年升至县令,如今已经做了两年宛县县令了。李清风惊才绝艳,隐隐有大周第一才子之称,这些年虽然销声匿迹了,但当年在京师名头极响,他自然听过。

    “清风公子,实不相瞒,本官是向你求救来了?”在大套了一番交情之后,林县令终于讲出了此行的目的。

    “呵呵”,李清风会心一笑,说道:“林大人,既然我们都是圣人子弟,有什么事不妨直说,我一定尽力而为。”

    “是这样的,上周本县接连发生三起命案,林某愚钝,到现在仍是一头雾水。眼见提刑大人夏巡将至,少不了要被责罚。”林无涯接着说道,“公子大才,可一定要帮我侦破案情揪出元凶,度过这一劫啊。”

    “哦,大人可带有卷宗。”

    “有,我来的时候随身带着。”随即,林无涯从袖子里掏出三幅卷轴交给李清风。

    接过案件的卷宗,李清风打开细细看了一遍,又细细思考了一遍,眉头一展已有计较。这三件案子显然是三个个案,没有关联,时间上相近却只是偶然。

    “怎么样?清风公子。”林无涯见李清风逐一看完卷宗,连忙问道。

    “如果案卷记载不错,大人现在就可以升堂问案了。”李清风答道。

    “三个案卷我都查阅无数遍了,绝无差错。”林县令说道。

    “那就好。”李清风突然眼睛一转,对林无涯又说道,“凶手自是跑不掉,不过在此之前,我也想请县令大人帮我一个忙。”

    “公子只管说,在宛县境内还没有我办不到的事。”林无涯此时十分高兴,本来眼看提刑官夏巡将至,若这三件案子破不了,他必然受到责罚,甚至可能丢官。若李清风能帮他找出凶手,不仅是保住了乌纱,而且还成就了他一段政绩。因此,李清风有事相求,他自是爽快答应。

    “还请县尊大人附耳过来。”李清风一副谨慎的样子,林无涯连忙低头附耳过去,只见李清风对其一阵耳语,林无涯听的大惊失sè。

    “他们若是不出现怎么办?”林无涯回过头来突然问道。

    “诶,大人只管按我说的去安排,其它不用管,现在我们去升堂办案吧。”李清风似乎并不愿意多说。

    “好,若此事成功,清风公子真是又送我一件大功劳,请。”林无涯见李清风不愿多说也就不再多问。只是心里不禁想到,如果李清风所说之事能成,便又是一大政绩,自己三年的考校期马上就要到了,说不得顶上的乌纱又该升升了。念及此,林无涯不由得脸露微笑,连忙伸手请李清风同行。

    走出房间,李清风叫上了杜三赵极和叶明月姐弟,与林无涯一同大步向县衙走去。林无涯见李清风居然能对赵极呼来喝去,当下神sè更加恭敬起来。</dd>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