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23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7-0621:10:36

    对于湖广总督何腾蛟来说,留在湖广的这四部分军队,他对李自成的余部控制是成功的,在他的劝说下留在洞庭湖的四支李闯余部开始向西面转移,他们出现在抵御清军南下的前沿阵地上。

    永历元年(1647年)八月,明朝降将孔有德进攻武冈,刘承胤决定投降,但在投降之前他让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护送皇帝返回桂林,就这样永历皇帝一路颠簸又回到了桂林。

    清军入关后进军非常顺利,表面上看大批明朝官吏投降,但由于进展过于迅速这其中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一方面一些官吏和武将都是随大流,二是很多投降的官僚都是奔着利益去的,一旦利益得不到满足则会反正,三是满洲人入侵后,实行的一些野蛮的政策也招致汉人的极度反感。这三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在永历皇帝退到广西后出现了一场汉人官僚和回族官僚反正的**。他们是江西提督金声桓、广东提督李成栋、广西巡抚耿献忠、大同总兵姜镶、延安参将王永强、甘州副总兵米喇印。

    尤其是金声桓和李成栋的反正使人们看到收复湖广的希望,为了稳定广东形势,永历皇帝于永历二年(1648年)还都肇庆。大顺农民军、大西农民军,还有南方以及西北的一些清廷降将陆续反正,这使得南明政权的御清形势出现第一次可喜的局面,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地方达到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西还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的一部分,以及浙江、福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清廷在北京制定了一项新的政策,那就是不能依靠汉人充当马前卒,改由满人和蒙古人来进行南方的战事。虽然永历政权控制了南方七省,但各方力量都不能调动,各方力量都是孤立的,被清军各个击破已是势所必然。

    1649年南下清军首先进攻江西南昌的金声桓部,得不到支援的金声桓在南昌城被围八个月后自尽而死。接着,湖广总督何腾蛟兵败被杀,李成栋在江西渡河的时候被淹死,永历二年的御清形势在清兵再次南下后急转而下。

    外部的形势不乐观,朝廷内部的形势也不乐观。永历朝廷还都肇庆后便又闹起了党争,这次党争的参与者是楚党与吴党,党名是以双方各自领袖的籍贯而冠之。吴党主要是由那些一直跟随在永历皇帝身边的那些官僚组成,而楚党是由那些反正的官僚组成,事情了这般地步,永历对这些党争早就无法控制。当清军再次南下广东后,永历朝廷退到广西梧州,后又退到了更远的南宁。

    虽然在1650年之前永历政权一直在湖南、广东、广西之间游击,但帝国还有三个地方可以容纳他,一个是被张献忠占据的四川,另两个是既没有被农民军,也没有被清军涉及的云南和贵州,对于永历朝廷来说,无论是云南还是贵州都是净土,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大明气息。

    帝国到了此时,李自成的余部早就被打散了,湖广的明军也同样被打散了,何腾蛟死了、李成栋死了、瞿式耜不久之后也将死去,而张献忠的大西军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张献忠死后,他的队伍由孙可望、李定国统率,两人打算离开清军即将逼近的四川而南下贵州。

    2012-07-0621:11:25

    孙可望和李定国离开四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四川当地遗留的明朝官僚和士绅对张献忠十分排斥,甚至超过了对李自成的排斥,再加上四川向来是一个不轻易屈服外来势力的地方,所以张献忠的部队和其他一些地方上的清军一样遭到了从士绅到盗匪的一致抵制。

    孙可望和李定国进入贵州非常顺利,他们通过遵义就进入贵阳,本来孙可望和李定国就打算驻扎在贵州,但此时云南却发生了土司叛乱,一个叫沙定洲的土司造了世代镇守云南的沐氏家族的反,帝国的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被逼到云南的西北角,沐天波给孙可望写信让他带兵入黔平叛。

    沐天波的邀请正合孙可望的心意,云南对于他来说是一块好地方,因为这里是帝国的边陲,便于割据。孙可望和李定国进入云南后,孙可望在西,李定国在东迅速平掉了沙定洲的叛乱,此后,孙可望就取代了沐氏家族实行对云南新的统治,他逼迫永历朝廷封他为秦王,这是明代史上第一个异姓王。

    在孙可望的愿望得到满足后,以及李定国誓死为明廷效力的情况下,这支从四川南下的生力军很快出滇反攻,就这样在永历六年(1652年)帝国的西南和东南一起发动了全面反攻。西南方面有张献忠留下的三名大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东南方面有张煌言、郑成功,双方同时发动攻势,在永历六年迎来了南明御清的第二次**。

    李定国带兵8万出击湖南,取得靖州大捷,随即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击毙清廷降将孔有德,接着,李定国又北上湖南取得衡州大捷,击毙南下的满清亲王尼堪。与此同时,孙可望在湖南也取得辰州大捷,刘文秀出击四川取得叙州大捷,停溪大捷。受西南御清形势的鼓舞,各地逃到山区的明军纷纷出动反击,士绅也组织民兵自卫,东南方面,张煌言、郑成功乘船抵达南京城下。但南明抗清的形势只是局部的反攻而已,它于大的形势并没有任何作用,当清廷组织力量反扑的时候,他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立刻化为乌有。

    当吴三桂从陕西挥师南下四川的时候,刘文秀迅速被打败,而李定国在湖南受到孙可望的排挤,李定国被迫撤到广东,由于李孙的分裂导致两人在广东和湖南都遭到大败,御清形势再次毫无悬念的进入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孙可望将永历皇帝带到贵州西南偏僻的山区安隆,在那里孙可望给永历修建了皇宫。

    从1652年起永历就受到孙可望的挟持,孙可望想通过挟持永历皇帝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割据版图,他甚至想对永历取而代之,尽管这种想法从来没有公开表露出来。在这方面,孙可望远不如李定国,李定国誓死效忠南明朝廷,他希望这辈子能建功立业,扶持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以此来光宗耀祖,无论李定国有没有实现这个理想,历史已经认定他实现了。

    朱由榔在贵州这个偏僻的山区一直呆了四年,从永历六年呆到永历十年,在这期间他秘密让人带信给广东的李定国,让他将自己从这个地方弄走。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