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9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2908:29:44

    基于这种判断,王在晋的策略是尽量节约用度,凭险固守,每年以最小的消耗来稳定局势。其实,明王朝存亡的关键,不是后金有多强,反倒是明王朝自身有多虚弱。虽然如此,但是以孙承宗、袁崇焕为代表的一帮人,对于朝廷的财政问题是浑然不觉,根本不知有所谓“量力而行”、“尾大不掉”这些概念,他们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大肆增兵添饷、怎么扩大政绩工程、妄想只要能拥兵十几万,似乎就能解决辽东问题了,其结果只是占一些人家不要的地盘,纯属白费银子。所以,他们跟王在晋是谈不拢的。

    孙承宗是天启二年九月正式接替王在晋的,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庞大的军费开销就逼得朝廷开始出不动气。天启三年七月,工科给事中方有度上疏,痛斥孙承宗“上病国家,下厉人民”。方有度在疏中,援引了户部侍郎毕自严提供的数据,以阐述辽东巨额军费的危害。

    方有度说道,北方九边重镇,蓟镇、辽东、保定、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的“正供”加到一起才340多万,而如今孙承宗在辽西一处的10万军队,每年吃喝拉撒就要耗费饷银400万。如此巨额的军费开支自然要靠摊派来解决,而这些无疑加到了农民头上,商人不会为此出一分钱,而此时大明王朝又面对着长达70年的气候冰河期。这种冰河期会导致海水、河水的蒸发量下降,从而导致空气中的含水量下降,进而产生干旱,干旱的后果就是粮食产量下降,大面积的饥荒开始,流民增加,而政府既要赈济又要维稳,这些更使得已经捉蹙见襟的财政雪上加霜。

    王者不臣认为,如果想要逃离这样一个凶险的死弯,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少运动、多调养,别去瞎折腾,静待灾变过去。

    其实,后金从来都不要广宁,看看地图都知道,就是说后金连宁远、锦州、大凌河、右屯等等地方,是通通都不要的,所以孙承宗、袁崇焕折腾关宁锦防线一直延伸至右屯,去获取什么“纵深”是毫无意义的。崇祯朝,袁崇焕和皇太极议和,皇太极提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明金双方以大凌河、辽河为缓冲区,由此可见,后金的统治重心只是沈阳和辽阳,而且为了防备明军的进攻,努尔哈赤还特地将金国首都从辽阳搬到了沈阳。

    天启二年王在晋来到辽东后,他看了一下形势,就明显的看出了辽东战争已经结束了。王在晋在给天启的奏疏中说道:

    “奴将弃广宁,而画河以守,我即不能长有广宁,而西虏得之,犹胜奴之踞之也。如此则边境安,而国家安矣。臣尝谓必有复全辽之力量,而后可复广宁,必有灭奴之力量,而后可复全辽。不然启无巳之争,遗不了之局,而竭难继之供,不可不虑。”

    在这里王在晋认为后金不会占据广宁,因为广宁离后金的补给线过长,不好防守,如果让蒙古人占据广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收复广宁,必须要有收复整个辽东的能力;如果想收复辽东,必须有消灭后金的能力。否则的话,只能使辽东问题成为财政的“尾大不掉之患”,那将导致不堪设想的恶果。

    王在晋对辽东问题的洞察明显比孙承宗清楚的多,翻看两人的履历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在晋作为地方上上来的干部,经历了户、兵、工、监察、河道等部门,而孙承宗走的基本上是翰林院、部院到内阁这条线。

    孙承宗、袁崇焕的战略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延续了袁应泰、王化贞的进攻战略,事实已经表明这种战略是错误的,而李成梁、熊廷弼、王在晋、张鹤鸣、高第力主的都是坚壁清野式的防守策略,尤其是王在晋清楚的看到明王朝的财政问题,所以才力主收缩的战略来使明王朝恢复元气。

    从1622年一直到1644年,20年的时间里,朝廷每年在关外扔了几百万两银子,如果将这些银子用来发军饷或者赈济灾民,明王朝的内忧是不是会减少很多,而且积攒的银子也可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后金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在战场上解决。我们不能说孙承宗的错误战略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但他无疑是明朝灭亡的一个推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