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7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2208:51:36

    毛佩琦在他的论文《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中写道:

    1621年英人伯顿在他出版的《忧郁症的解剖》一书中赞誉中国人勤劳整洁、彬彬有礼,有组织良好、效率很高的政府,有完善的选拔举用人才的文官制度,其科举考试贯彻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等等,以此对照着英国当时黑暗的贵族政治进行辛辣的讽剌。X X 网 站 w-w-w.-x-Xx.c-o-m。

    他说:“中国人从哲学家和博士中挑选官员,他们政治上的显贵是从德行上的显贵中提拔上来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由于出身的高贵。他们官吏的职务,不论在战时或平时,就是保卫和治理他们的国家;而不像许多人那样,只知道放鹰打猎、吃喝玩耍。”

    这样,他便开启了“中为洋用”的风气。X X 网 站 w-w-w.-x-Xx.c-o-m。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17世纪前后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一方面西方的传教士带来了钟表、几何原理、机械、福音,另一方面,东方的内阁制度、考试制度、儒家文化也由这些传教士带到了西方。“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同时并举,在17世纪的欧洲不可避免的刮起一股中国热,在文艺复兴和儒家文化的推动下,终于迎来了欧洲的启蒙时代,结束了长达1200年的中世纪。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人用道德代替神学。”

    1584年西班牙教士门多萨出版了《中华大帝国风物史》,书中说道:“中国的法律不仅惩恶,而且赏善。”

    1624年,英国人赫伯特发表了《真理论》,他认为中国人没有享受过“天主的光辉”,但他们一样生活的很好,他借此向神学发动进攻,为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X X 网 站 w-w-w.-x-Xx.c-o-m。

    1735年,法国出版了一部有影响力的书,书中说道:“在中国,一位学者,尽管是农夫之子,也很有希望达到总督的高位,并且甚至还会成为国家的宰相。因为,作为孩子都是平等的。”

    1756年,为了反对英国首任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的独裁统治,英国议会开始用中国的文官谏议制度来对他进行抨击。

    1697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出版《中国近闻》,他在序言中写道:“我们从前谁也不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使我们觉醒了。”

    英国另一位自然神论者廷德尔发表《基督教探源》一书,直斥“神学”是不合理的,他主张用孔子“简单朴素的语录”来代替神学。

    经过耶稣会士们近百年的传播,终于从1685年到1789年,在欧洲形成了100年的“中国热”,1769年有人写文章说:“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

    在这种情况下,百科全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霍尔巴哈更是主张以儒家理性道德观念代替基督教神性道德观念,并且像中国那样把政治和道德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西方的旁观者,他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政治和道德结合起来的国家,是一个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白了,要使国家历久不衰,必须仰赖道德。”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在欧洲的宗教政治行将结束之际,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它自然法则和理性原则给欧洲带来一股新风,对于中世纪宗教政治的瓦解和启蒙运动的产生无疑具有加速度作用。与此相反的是,儒家文化在中国经过二千多年的运转却走近了一个死胡同,拜金主义、女色主义、非君主义都在不断的冲刷儒家文化的根基。

    介绍了这么些内容,我们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源上来,那就是万历朝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基督教大约从唐朝起开始传入中国,后来唐武宗灭佛,导致基督教一度中断,元朝时基督教二次传入中国,洪武灭元后,基督教再次中断,到了16世纪末,基督教三次传入中国。

    当葡萄牙人来到中国沿海的时候,他们最初是来到一个叫澳门的地方,两广总督对他们说,只要你们消灭海盗,就把澳门岛给你们。后来这些葡萄牙人消灭了盘踞在广东沿海一带的海盗,他们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澳门岛,这样他们便在远东有了一个合法的落脚点。他们在岛上修建了澳门城,城上有坚固的火炮,曾经打退了荷兰人的进攻,而且还修建有教堂、神学院,大量的神父从欧洲来到这里。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