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6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1808:13:07

    第十五章东林党

    从这一节开始让我们将视角从那充满硝烟的战场暂时转向朝堂上来,继续进行本书的主线。

    虽然在万历二十一年,在次辅王锡爵的争取下,皇帝让长子出阁读书,虽然也在万历二十九年,在全体臣僚以及勋贵的要求下,皇帝最终册立长子为太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中,皇帝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他杜绝跟臣僚的一切交流,既不赞扬他们,也不惩罚他们,空缺的职位也不弥补,他想让所有的官僚绝望,这自然是因为皇帝绝望而产生的一种报复。

    从万历的第二个十年起,帝国的政治生态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高层官僚和底层官僚对立起来,因为他们认为高层官僚防碍到了他们的利益,具体来说是畅所欲言的利益,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人,包括皇帝和内阁大学士都应该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遵照他们的行为规范和理念,在此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异议,即不是道德君子。在中国16世纪的晚期,在在朝、在野的低级官僚中由于共同的利益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政治团体——东林党,而这一切都要从1593年的那场京察开始。

    1593年照例六年一度的京察又开始了,在这一年春天朝廷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皇帝抛出三王并封的议题,而新进内阁次辅王锡爵对此持暧昧态度,众人纷纷将矛头对准王锡爵,直至跟内阁发生全面冲突,而1593年的京察给这一切提供了条件。

    1593年的京察主要是低级官吏借此机会整治王锡爵,而幕后的操纵者就是吏部考功司员外郎顾宪成。顾宪成是个控制欲很强的,而且又自认为懂政治,事实证明,顾宪成在万历面前完全是个小学生,他那点小伎俩别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虽然这次京察是由顾宪成在背后鼓捣,但实际负责的却是吏部尚书孙鑨、左都御史李世达、吏部考功司郎中**星,孙鑨上来就将自己的外甥吕允昌干掉,而**星上来也将自己的亲家王三余干掉,虽然这看起来他们是不循私情,但明显做的有些矫情,其用意就是给政敌释放出来一种强烈的信号。

    果然,内阁次辅赵志皋的弟弟被免职,首辅王锡爵控制的几个言路官员也没通过考察。这场京察于二月份结束,三月科道言官刘道隆以拾遗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杨于廷、兵部职方司主事袁黄、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虞淳熙,而吏部建议留用虞淳熙,刘道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虞淳熙本身是吏部的人,而且是孙鑨的同乡。万历二十一年一场由吏部引发的针对内阁的暴动就此引发。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