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5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1508:28:57

    第十三章万历朝鲜战争——疲弱王朝下的惯性辉煌

    日本的战国时代大约从平安中期开始,经历一百五十年,在丰臣秀吉的主导下基本完成了统一。此时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陆军,大约有三十万人,他们装备的有铁炮、倭刀,单兵作战素质强,但缺陷是没有骑兵和大炮,所以在大规模的主力会战中往往落于下锋。

    由于岛国现状,日本人的头脑中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思维,这就是“大陆政策”,也就是将占据中国大陆作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手段,围绕着其“大陆政策”,日本先后有三次实践,即大唐龙朔年间跟唐军大战朝鲜白江口,明万历年间入侵朝鲜半岛,20世纪三十四年代发动的大陆战争,三次实践最终都无果而终,这也说明战争的长期性和消耗性,三场战争日本都是硬撑着,结果搞的自己很狼狈,也面临笑谈的窘境。

    虽然在日本结束战乱后的确适合发动一场战争,通过战争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平台,丰臣秀吉对明朝和朝鲜两国国情也有研究,朝鲜重文轻武、党争不断,明朝的国防能力同样显得疲弱,但丰臣秀吉显然没有从技术角度考虑,日本有没有近代化的海军,本国的步兵遇到骑兵怎么办?粮草的消耗问题,这些实际的问题都不在丰臣秀吉的考虑范围,所以,丰臣秀吉待在日本国内眼光的狭小也是他敢于发动战争的一个原因。

    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份开始,丰臣秀吉调动了十五万人,分为九个军团,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作为先锋军将领分别执掌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秀吉二十岁的养子宇喜多秀家作为侵朝总司令。

    此时朝鲜正处于党争激烈的时期,先是西人党和东人党在斗争,继西人党被斗倒后,东人党又分裂为走强硬路线的北人党和走稳健路线的南人党,此时朝鲜的军队也疲弱到了极点,十多万的军事编制人员,缺员到估计只剩下几万人,而且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日军从釜山登陆,攻下釜山后,又攻下多大浦镇和东莱城,在这几个地方日军遇到了朝军顽强的阻击,但凭借着铁炮的优势,还是拿下了这几个地方。随后小西行长从西边路线,加藤清正从东边路线,两路军团为了抢功,开始向汉城进发。

    此时沿途朝军纷纷撤退,王廷从咸镜道调选跟女真人作战的骑兵南下参战,这数千骑兵由申砬率领,但是在忠州遭到了日军铁炮的阻击,那种爆炸的火药惊扰了战马,导致朝鲜骑兵大败。忠州一失,朝鲜王京再无屏藩,帝国的首都就这样暴露在日军面前。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1508:30:29

    五月二日汉城沦陷,五月五日朝鲜国王宣宗到达平壤。

    虽然朝鲜陆军是望风而撤,但朝鲜的水军却是一支独秀。朝鲜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水军,朝鲜水军以体积较大的板屋船为主,装配有佛朗机火炮,还有外表有刺能喷烟的龟船,而日军根本没有水战的概念,基本上以运输船为主,外加少量的战船。日军的战船是以体积小的安宅船为主,装配有杀伤力很弱的大筒,而且船只的航速也不如朝鲜水军的船只,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水军落败已是必然。

    从五月七日开始,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庆尚道右水军使元均、全罗道右水军使李亿祺的联合舰队连续发动玉浦港、赤珍浦、泗川港、唐浦港、唐项浦港之战,共击沉、焚毁日军运输舰、战舰一百余艘,使得日军运过来的粮食、物资沉入海底。十五日,日军一二三军团共五万人云集临津江南岸,朝军一万二千人驻扎在北岸,临津江会战正式爆发,临津江会战结束后,开城、平壤相继陷落,朝鲜王廷随即撤到义州。

    在朝鲜王廷退到义州后,政府军已经隐退,八道兴起的义军开始成为对日作战的主力,朝鲜一直有兴起义军反抗外来侵略的传统,早在蒙古人入侵的时候,朝鲜就兴起过义军,如今日本人来了,自然也如此。庆尚道的郭再佑、平安道的郑仁弘、黄海道的李廷馣、江原道的金千镒、忠清道的赵宪、京畿道的权慄、咸镜道的郑文孚、全罗道的高敬命,此时的御倭形势已是风起云涌,但义军只能起到骚扰作用。

    与此同时,朝鲜的水军也没有闲着,在李舜臣、元均的率领下,朝鲜水军经过闲山岛、安骨浦两场海战,基本消灭了日本水军主力,制海权也被朝军所掌控,随着日军运送物资的困难,陆军的攻势也应声而降,闲山岛、安骨浦的两场海战也成为第一次朝鲜战争的转折点。形势已经明朗了,由于八道义军的不断骚扰,加上丧失制海权,侵朝日军只能保证平壤、开城、汉城、忠州、釜山一线的安全,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只能龟缩在城里仿佛专门等待大明军队的到来。

    早在五月份,朝鲜的边报就已经传到了大明,廷议对朝鲜的倭情基本没有异议,皆建议出兵,但此时帝国正在西北打仗,而且皇帝想任用的平倭将领李如松也正在那里,所以皇帝免了魏学曾的职务,让主剿派叶梦熊接替魏学曾,就是想尽快结束西北战事,好派兵入朝。在此种情况下,皇帝派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兵三千先期进入朝鲜,一来保护在义州的朝鲜国王,二来探听日军的情况。但祖承训亲敌冒进,亲率大军奔赴平壤,在平壤城内中了日军埋伏,除祖承训和寥寥数人逃了出来之外,其他人包括明军将领戴朝弁、史儒、王守官、张世忠、马世隆全部战死。

    辽东败报并没有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皇帝对此也并没有太多谴责,但西北的战事仍然没有结束,在此之前,朝鲜的形势依然需要稳定下来,所以需要一个人去朝鲜跟日军谈判。这次谈判代表是兵部尚书石星找的人,叫沈惟敬,跟石星的小老婆是同乡,都是浙江人。沈惟敬因为经常往日本做生意,所以懂日语,加上他希望通过此事能够让明廷跟日本开放贸易,所以他对和平解决双方争端显得尤其热衷。

    沈惟敬抵达朝鲜是九月份的事情,沈惟敬进入平壤跟第一军团的小西行长谈判,行长本身也是商人出身,虽然朝鲜战争是第一军团一直在前面冲,行长的功劳也是最大,但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长对战争本身兴趣并不大,他跟沈惟敬一样更喜欢双方停战,能够达成贸易的条款,所以当沈惟敬来到平壤,他显示了热情的接待。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