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2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408:37:42

    第一章 高拱的穷途末路

    第二章 牢固的铁三角

    第三章 万历皇帝

    第四章 万历新政

    第五章 夺情危机

    第六章 海瑞与张居正

    第七章 倒张清算

    第八章 万历亲政

    第九章 国本之争

    第十章 首辅申时行

    第十一章 三娘子

    第十二章 宁夏战役

    第十三章 万历朝鲜战争——疲弱王朝下的惯性辉煌

    第十四章 播州战役——一场由家族内部纷争引发的帝国全面战争

    第十五章 东林党

    第十六章 矿税斗争

    第十七章 17世纪的中国无产阶级工人运动

    第十八章 妖书案和梃击案

    第十九章 17世纪的基督教在中国

    第二十章 李贽——自由与虚伪的苦难者

    第二十一章 努尔哈赤

    第二十二章 萨尔浒战役——帝国的滑铁卢

    第二十三章 波澜壮阔的万历时代

    第二十四章 红丸案与移宫案

    第二十五章 天启皇帝朱由校

    第二十六章 党争的继续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408:39:20

    第二十七章 清洗东林党

    第二十八章 千古奇冤熊廷弼

    第二十九章 孙承宗和他的错误辽东战略

    第三十章 奢安之乱和许鸿儒起义

    第三十一章 《三朝要典》和五人墓碑记

    第三十二章 意志决绝的天启王朝

    第三十三章 崇祯皇帝

    第三十四章 温钱互攻

    第三十五章 已巳之变和东林内阁的垮台

    第三十六章 中兴之梦

    第三十七章 体仁内阁

    第三十八章 应社与复社

    第三十九章 周延儒的二次组阁

    第四十章 杨鹤的主抚和洪承畴的主剿

    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十面张网”

    第四十二章 景山自缢

    第四十三章 偏激而又无序的崇祯王朝

    第四十四章 弘光政权的建立

    第四十五章 顺案与逆案

    第四十六章 南渡三案

    第四十七章 左良玉兵变和弘光政权的覆灭

    第四十八章 隆武、绍武与鲁王监国

    第四十九章 风雨飘摇中的永历政权

    第五十章 明末三巨头: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第五十一章 明朝灭亡的原因

    第五十二章 风云激荡的明朝时代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408:40:26

    第一章高拱的穷途末路

    一直身体不好的隆庆皇帝于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龙驭殡天。六月,十岁的明神宗继位,是为万历皇帝。

    此时的内阁大学士有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人,守旧派在隆庆朝已经全部被革除掉,留下的都是革新派,但是就在这个貌似整齐划一的革新派中实际上早就出现了裂痕。

    高拱与张居正虽然都是革新派,但两人的性格和行事风格也不同。高拱是属于性格外露之人,行事较偏激,而居正则内敛、稳重一些,张居正对高拱是看不起的,他自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准则,高拱的那一套他很不以为然。虽然如此,但当高拱在隆庆一朝高歌猛进的时候,张居正对他也无可奈何,但他那双眼睛紧紧的盯着高肃卿,时刻想着取而代之,因为他认为国家需要的是他,而不是高肃卿。

    在处理徐华亭一事上,张居正第一次掣了高拱的肘,私下里张居正还对高拱这种无聊的做法进行了讽刺,这些话传到了高拱耳朵里,高拱顿时对张居正不满起来。高拱让家里的奴仆在外面放出话来,说张居正收了徐阶三万金,眼见此事已传的沸沸扬扬,高拱便去诘问张居正,两人爆发了第一次龃龉。

    长期的矫情、虚伪在两人之间堆积的互相尊重在这一刻轰然倒塌,高拱又联想到户科给事中曹大野曾弹劾自己十大不忠事,弄的自己很狼狈,而这个曹大野是曾省吾的门生,曾省吾又是张居正提拔的人,是不是张居正授意言官弹劾自己,想通了这一层,高拱对张泰岳越发忌恨。

    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高拱和张居正就是那两只虎,好在这么些年来高拱替张居正清除了徐阶、李春芳、陈以勤、赵贞吉等仕途上的障碍,张居正也乐意看着高拱跟这些人斗来斗去,现在摆在张居正面前的就是高拱这一道障碍,扳倒了这道障碍,自己就是帝国的首辅。

    眼见隆庆皇帝身体不行,在隆庆六年的时候,张居正就开始谋划。他开始跟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联系,并通过与冯保的联系加强了跟万历生母李皇妃的关系,三人在隆庆末年就形成了一个稳固的铁三角,这一切都在隆庆末年悄悄铺开,而高拱却浑然不知。

    在隆庆逝世前夕,隆庆将后事托付给了高拱,高拱为辅政大臣,这是公开宣布的事情,宫内宫外都知道这点,但是当皇帝殡天后事情又起了变化。

    冯保在隆庆元年就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领东厂事,成为内廷的第二号人物,不久,掌印太监的位置空了下来,按理冯保应该升掌印,但高拱不喜欢冯保权力太大,所以他推荐了御用监陈洪为掌印,当实践表明陈洪不胜任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又推荐了尚膳监的孟冲,这个时候,冯保对高拱的忌恨达到了顶点。

    虽然高拱曾在裕王的藩邸充当他的老师,但高拱对裕王的妃子李氏并没有建立一种很好的关系,他反而对裕王的妃子采取了一种轻视态度,这些对高拱不利的因素统统被张居正利用起来成为有利因素。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