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0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2408:14:00

    嘉靖十八年的南巡和嘉靖二十一年的刺杀是嘉靖王朝的大事件,我们这位皇帝刚刚上位的时候踌躇满志,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他进行大议礼,系统的改正祀典,改变了连续几朝宦官专政的局面,他采纳张璁、桂萼的建议清丈瞒报土地、清退皇庄、在江南试行一条鞭法,在人们看来大明朝似乎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但当他出去南巡的时候,看见沿途百姓的哀嚎,而这种哀嚎却是对嘉靖之治的一次奇妙讽刺,宫女们宁愿不惜生命也要杀死他,更是对他人格的一次否定。从嘉靖十八年起我们的皇帝便不上朝了,从嘉靖二十一年起皇帝搬到皇宫外面的西苑居住,远离了包括嫔妃在内的所有女人。

    皇帝这个时候似乎患了抑郁症,他整日闷在屋子里不愿意出去,他对于一切政事失去了兴趣,每日在烟雾缭绕的炼丹房度过,也许只有跟这些虚无飘渺的道士们在一起,他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

    从嘉靖十八年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这二十七年的时间里,皇帝除了见了群臣寥寥几次之外,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由于他信奉“二龙不相见”的预言,他的儿子们从出生到长大他也没见过几面,无论是郊祀,还是庙祀他也懒的去了,都由官员们代办。皇帝自我封闭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麻木了世间一切情感。嘉靖时代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皇帝似乎也到了他的末日,但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嘉靖时代才刚刚开始,精彩的篇章才刚刚上演。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早、最朴素、最深奥的哲学思想,道教也是中国本土宗教,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道教产生于东汉那个动荡的岁月,但在老子创立道家思想的时候,道教就已经具备了雏形,两汉四百年道教更是据于统治地位。道教主要分为两派,一是符箓派,二是丹鼎派。符箓派主要是依靠画符祛病、祈福、捉鬼;丹鼎派主要是依靠鼎炉炼丹以求长生。符箓派属于张道陵创建的天师教,继承了道教的原教旨主义,由于以画符治病为主,所以行走在民间,面向底层民众,从另一个方面说也具备反叛特征;而丹鼎派因为炼丹所以需要资财作为后盾,所以面向的是权贵,两派之间也互相看不起。到了明代,符箓派是南方的正一教,而丹鼎派则是北方的全真教,嘉靖皇帝所修炼的应该两派都有。

    邵元节是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的道长,这龙虎山上清宫是南方正一教的总部,皇帝将邵元节召进宫来,恰逢冬季没有雨雪,邵说他能祈来雨雪,嘉靖让他做法,果然没多久天空降了一场大雪。皇帝封他为真人,统率天下道教。

    2012-05-2408:14:53

    嘉靖十一年,婚后十年无子的嘉靖开始在宫内设置道场祈求子嗣,一年后嘉靖果然降子,他对道教的信仰已经开始升级。神仙段朝用是合肥人,自称有“化物成银”**,而且可以将化得的银制成仙器,武定侯郭勋一直都喜欢跟这类人混在了一起,他将段朝用召至府中,让其炼银。段朝用拿自己的银子或者偷了郭勋家的银子炼了一些器物出来,郭勋大喜,忙将段朝用介绍给了嘉靖。正在愁钱花的嘉靖不禁大喜,在听说喝下用这些仙器盛的水能变成神仙后,皇帝更是大喜。

    段朝用拿郭勋给他的一万两银子又炼成银子后给了嘉靖,但很快他没了银子来源,他的法术不灵了,嘉靖皇帝最终还是知道了段朝用骗人的伎俩,他将段朝用抓进狱中。到了此刻,皇帝对黄白之术仍是深信不疑,他认为黄白之术自古有之,只是段朝用法术不行而已。

    当邵元节年纪渐大力不从心的时候,便推荐陶仲文。陶仲文做过县级小吏,对神仙方术很感兴趣,邵元节推荐他入宫,陶仲文入宫后施法解决了几次小麻烦,获得了嘉靖的信任,皇帝封他为真人,接替邵元节统领道教。陶仲文的工作主要是炼制丹药,这是一种由铅、汞及其他重金属、草药混和而成的丹药,或许还要加上**的经血,这种丹药短时间内对身体能起到刺激作用,但长期服用必然给身体带来摧残。皇帝封陶仲文为真人,让他接替邵元节统领帝国的道教,而皇帝也封自己为“忠孝帝君”、“万寿帝君”。

    皇帝虽然一意玄修,但他始终没有放松对朝政的控制,他的那一双锐利的眼睛一直盯着朝堂,每一道奏章他都似乎必看。

    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这是《皇明大政记》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无疑将嘉靖的那种**生动的描绘了出来,我们由此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你认为这位皇帝不理朝政,那么你就错了,一切仿佛都是掩饰,我们不知道这位皇帝究竟要干什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